发布时间: 2017- 12- 11 16: 39
手机微信登录注册“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官方服务号”,进入官微点击“领券中心”,选择任意面额消费券“立即领取”,即可进入“文惠购”使用消费券进行消费……
在山东新媒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肖剑平正在解说“山东文化惠民消费服务平台”的使用攻略。与此同时,该公司参与设计的“山东文化惠民消费服务平台”上实时更新着各个文化产业的消费额度及占比,在记者采访拍照的瞬间,平台上显示着:消费总额20980450.42元,应收总额16561795.02元,优惠券额4335865元,实付总额12226006.16元,其中占比前三名的分别是文化艺术培训30.05%、工艺美术品19.16%、文艺演出16.27%……
文化惠民消费季的举办,在全国并非先例,北京、安徽等地均已探索并实践。山东省的文化惠民消费季有怎样的初衷与特点?给民众及相关文化产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优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随文化部“中央媒体文化山东行”一行,分赴德州、济南等地,考察以“享受文化品味生活”为主题的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下文简称“消费季”)的推广开展实施情况。
文化消费的“山东模式”
“这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举措;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文化小康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在谈到组织开展消费季的初衷时,山东省文化厅厅长王磊表示。
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是按照建立文化消费长效机制进行设计的,通过“平台+电商”的文化消费融合平台新模式,在文化消费的多个领域实现了创新,初步形成了文化消费的“山东模式”,即:应用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大数据平台,文化消费由时限性活动拓展为全年常态化活动;平台与文化电商相融合,文化消费企业全部实现“互联网+”;建立“双店”营销模式,线上网店与线下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新模式;多维度进行消费数据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文化事业产业和文化消费的有机融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消费群体的全覆盖,让全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开展消费季,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建立促进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因此,消费季推出了“一卡、一券、一平台”服务。这种用科技来推动文化消费服务的方式,正如王磊所说,“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以“文化+互联网”为指导思路,探索新型的文化企业经营模式,构建推动文化消费的内在驱动力;以文化惠民补贴作为推动模式形成良性循环的初始动力,使文化惠民活动成为助推文化消费、形成长效推动力的发动机制。
文化优惠促产业升级
“免费时观众多,卖票时观众少,促销后效果差,打折后不买账。市民宁可高价去撸串,也舍不得低价来看演出。”位于德州董子文化街文化产业园区一隅的德曲茶社,是目前德州一家传统曲艺文化的表演传承小剧场。但在消费季之前,仍面临着有名气、效益差的困局。
在消费季推广时,德州宏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德曲茶社的“掌门人”刘永涛并不是很理解:“让我们打折参加活动,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但参加优惠活动仅仅一个月之后,刘永涛便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咨询演出的电话与现场观众明显增多,看似票价打了折扣,却节省了大笔广告费,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淡季不再“淡”。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州黑陶,也紧紧踏上消费季的便车,围绕德州黑陶的品牌建设,积极策划了中国(德州)国际黑陶文化节,通过开展黑陶技艺展演活动,扩大黑陶消费市场,传播黑陶文化,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梁子黑陶的博物馆,陈列着历朝历代的陶器,以及当代黑陶精品,还有几位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着黑陶制作技艺,吸引了诸多观者的注意。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丽霞不断重复着她对消费季的切身体会:“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政策,刺激了文化市场,拉动了消费,使手工艺工作者有立身之本,传承了非遗文化。”
据《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显示,消费季在推动山东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方面,涉及“艺术精品欣赏”“新兴时尚采撷”“文化旅游览胜”“传统工艺体验”“数字文化畅享”“人文素养提升”六大板块。文化企业签约、上线交易数量不断上升,截至采访当日,在银联上线实现消费交易的企业已达196家,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交易门店198家。
据了解,消费季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等28个省直部门单位参与,推广实施覆盖17个市。随着消费季活动的不断推进,仍有大量文化企业申请签约。
文化惠民需建立长效机制
举办消费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惠民”。文化企业及文化产业得到优惠了,作为文化产业消费者的民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
在德州董子文化街“TheONE壹枱钢琴”音乐中心门口,记者刚好遇到一位带着孩子来学钢琴的学生家长,当问及是否知道消费季时,她频频点头,“家长省钱了,学生得实惠了。”原来在消费季刚刚开展时,她就已经享受到优惠政策,“每1000元能优惠200元,一年就节省下1000多元,相当于孩子两个多月的学费。”这位家长希望类似的惠民政策,能够覆盖更多与艺术有关的产品。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消费季开展期间,群众参与热情持续升温:银联钱包领取消费券用户51678人,消费用户36876人;文化消费服务平台注册领券用户成倍增长,第一周到第五周用户人数分别为2043人、4400人、8574人、14949人、23468人。省外领取券的消费者所在城市由12个市州增加到42个、62个、77个市州,范围不断扩大;“齐鲁艺票通”领券用户7327人。三个平台合计消费者近10万人。
消费季从7月至9月,历时3个月,那么,在消费季结束后,民众是否还会享受到文化消费优惠?山东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季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此,下一步将以开展消费季为牵引,大力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补齐文化产业短板,着力满足群众差异化、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比如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着力推出一大批思想主题突出、艺术水准高超、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等。
“将机制建设作为文化惠民消费季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形成促进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山东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将继续签约文化商户门店,持续开展让利活动,打通群众日常文化消费优惠渠道。同时着力整合山东全省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机制,进一步培养市民文化消费理念、引领文化消费意愿、激励文化消费行为,并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单位在促进文化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事业产业互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