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工作动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擦亮党建品牌 构筑文旅精神文明新高地

发布时间: 2025- 09- 01 10: 22 点击次数: 来源: 文明山东网

编者按: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集中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山东文明网和“文明山东”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城市”“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村镇”“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单位”“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校园”“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家庭”“德润齐鲁·道德模范”等系列报道,在全社会树立见贤思齐、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美德山东”品牌,为“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擦亮“齐风鲁韵 铸魂化人”党建品牌 构筑文旅精神文明新高地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齐风鲁韵 铸魂化人”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全方位系统性构筑精神文明新高地,助推文旅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党建领航,筑牢文明之基

坚持党建领航,融党建品牌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于一体,培根铸魂、强基固本。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形成“专家讲+关键岗位讲+青年骨干讲”三级理论学习体系。开展“齐风鲁韵 铸魂化人”艺术党课征集,编排创作《丹心永恒》《马克思进文庙》等一批艺术党课。

打牢支部基础。深入开展“四强”党支部、“四好”党员建设,以“齐风鲁韵 铸魂化人”为引领,打造“1+N”党建品牌矩阵,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建设过硬队伍。制定《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方案》,深化作风建设。开展廉洁文化“四个一”“齐风鲁韵 铸魂化人”廉洁文化视频征集,创演《老青天》《见莲》等廉洁剧目,荣获“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

民族歌剧《沂蒙山》演出剧照    

以文化人,厚植文明底蕴

聚焦打造具有文旅烙印的党建品牌,坚持做好文化“两创”文章,推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绘就齐风鲁韵新画卷。

创作文化精品。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年均新创大型剧目40余部、小型剧目100余项。歌剧《沂蒙山》实现国家级奖项大满贯,京剧《燕翼堂》获“五个一工程”奖,3部作品荣获“群星奖”,1人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

守牢文化遗产。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进“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6个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博物馆热”“非遗热”持续升温。

加强文化传播。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交出亮眼答卷,赴海外举办“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综合文旅推介活动超百余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享誉国内外。

融入大局,彰显文明担当

发挥党建品牌引领效能,激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文旅重点任务和全省工作大局,精神文明建设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勇担文化使命。出台《关于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圆满举办六届山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国际孔子文化节,努力在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上走在前、挑大梁。

繁荣文旅产业。实施崆峒胜境、琅琊古城、乐陵影视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文旅“雁阵形”产业集群27个。2024年,全省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8%。今年“五一”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309.6万人次、居全国第2位,旅游收入477.6亿元、居全国第一。

丰富文旅业态。写好“文旅+”大文章,创新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何立峰、谌贻琴批示肯定。举办匹克球旅游嘉年华、开发“半岛1号”海上游产品、筹划“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服务零距离 文化暖心行”冬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走进高马新村    

服务民生,擦亮文明底色

以群众满意为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全省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齐风鲁韵 铸魂化人”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成镇街综合文化站182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4万个,实现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提质公共文化场馆。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达到154、155家,国家一级馆分别达到128、133个,上升为全国第一。全省534家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延时开放,日均服务人次增长30%以上。

点亮群众文化生活。实现全省行政村免费送戏全覆盖,创新举办大地欢歌、四季村晚、乡村好时节、冬春文化惠民季等活动。三年来,组织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优秀群众团队“百团汇演”等100余万场,覆盖群众超亿人次。

深耕不辍、笃行致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力量。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