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积极探索“非遗+文艺”“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3种模式,全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力促推动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一是“非遗+文艺”。深入挖掘山东梆子、四平调、山东落子、端鼓腔、山东琴书等12个非遗项目,突出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非遗文艺作品。今年以来,创作的杂技《坛三彩》、山东琴书《送煎包》分别入选全国杂技展演、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均被评为优秀(剧)节目,山东梆子《闯关赴任》入选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系全省唯一,山东梆子《竹竿巷》等5件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展演;把非遗传承融入文化服务,加大送戏下乡、进校演出力度,努力实现双促双赢。1—8月,全市共开展送戏下乡11411场、送戏进校365场,山东快书进校园等2个案例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二是“非遗+研学”。坚持连点成线、聚珠成链,串联非遗项目和旅游景区,推出孔孟文化修身之旅、国学经典研学之旅等5条研学精品线路,10个非遗项目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乡约泉源 泗水寻芳”入选省级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坚持新建与升级相结合,高标准打造一批可赏、可品、可学、可购的文旅市集,“龙湾湖”“运河记忆”“莱河不夜城”“梦回牛楼”等4个文旅市集上榜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数量居全省第1位。以融合创新为主旋律,以“非遗+旅游”为抓手,创新打造非遗研学体验场景,优化提升祭孔表演、箫韶乐舞等非遗业态,持续提高景区文化品味。截至目前,27家旅游景区已经有非遗业态进驻,相关经验被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摘报》刊发推广。
三是“非遗+文创”。联合高等院校,将非遗技艺与时尚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衔接,设计开发一批非遗文创潮品,带动培育一批非遗工坊,推动非遗“老手艺”变成致富“新产业”,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截至目前,先后与山东大学等12家高校合作研发专利91项,设计开发“兖绣”“五谷画”“凤之羽汉服”等12个系列50余种重点非遗文创,打造鱼台柳编等8个非遗品牌,曲阜市琉璃瓦厂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渔家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4项经验入选首批山东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1位。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