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多彩非遗·徽韵流芳”202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在黄山市成功举办。在活动主题沙龙环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唯一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围绕“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介绍了山东经验做法,受到广泛好评。
近年来,山东结合自身非遗资源禀赋,围绕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出台了一批扶持政策,形成了一批创新模式,拓展了一批新型业态,打造了一批著名品牌,培育了一批产业集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企业和经营业户120多万家,年产值160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接近400余万人,涌现出一批以年画、中国结、木雕、葫芦雕刻、草柳编等为主业的特色村镇。全省共有县级以上非遗工坊1954个,认定公布省级非遗工坊60家。我省3个非遗工坊案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连续举办山东非遗购物节,2023年组织各地举办线下购物活动170余场,参与店铺3700余家,总销售额近4000万元,订单1.5亿元。山东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聊城大学非遗研修班开班仪式
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我省优势,突出市场主体,加强非遗工坊建设,培育一批传统工艺人才队伍,打造一批传统工艺类特色园区,在全省形成一批草柳编、风筝年画、葫芦雕刻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传统工艺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为推动我省乡村振兴、促进就业创业、提振文旅消费做出非遗贡献。
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
青岛平度草编展览展示
临沂郯城中国结非遗工坊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