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兖州区:让馆藏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发布时间: 2024-08-15 09:23 点击次数: 来源: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文旅信息员

兖州区图书馆古籍藏量20800册,其中善本2300余册,39部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连续多次被省文旅厅和省古籍保护中心评为“全省古籍保护先进单位”“山东省古籍保护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兖州区图书馆按照“七位一体”古籍保护工作模式,以多种形式对古籍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古籍保护工作在数字共享、宣传推广、活化利用、人才培育等诸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一是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古籍之本“守护者”。兖州区图书馆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双人双锁、出入库登记、古籍查阅登记、古籍日常管理等制度,不断完善和提升古籍存藏环境。同时,持续强化古籍专业队伍建设,累计选派20多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古籍普查培训班等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活动10余期,提高了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技能和水平,实现古籍保护可持续发展。

二是开展普查申报,做好古籍之名“发掘者”。根据省、市古籍保护中心部署安排,兖州区图书馆对馆藏古籍进行了系统整理、分类和排架,制作了全面系统的古籍目录,圆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申报工作。共上报古籍目录1199条,古籍2119部。目前,参与的《山东省济宁市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八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已正式出版。2023年初开展全区古籍类文物定级工作,组织协调兖州区三家古籍收藏单位上报第一批古籍定级数据142条,此项工作正持续稳步推进。

三是丰富宣传渠道,做好古籍之美“传播者”。兖州区图书馆积极发挥文化教育职能,通过网站宣传、公益讲座、展览、电视宣传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促进古籍利用和文化传播。今年以来,利用传统文化夏(冬)令营、4.23世界读书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三下乡”等活动,开展古籍展示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活动50余场,宣传古籍保护意义,展示保护成果。精心制作“兖州宝贝之馆藏古籍”系列短视频25期,通过公众号、兖州头条、哔哩哔哩、抖音等宣传媒体向社会推介,社会反响热烈。整合线下线上资源,举办“贺新春·品古韵”馆藏古籍珍品书影展、“古韵新声”流动服务、济宁市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成果巡展、“自古知兵非好战”—中国古代兵书专题展、“网络书香•阅见美好”讲座等古籍推介活动3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

四是推进数字赋能,做好古籍之效“开拓者”。兖州区图书馆加快馆藏古籍的数字化建设,相继购买《山东地方文献大典》《山东方志丛书》《四库全书》《二十四史》等电子书,通过局域网为读者提供服务,让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成果为全社会共享。同时,积极做好古籍文献资源的参考咨询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类参考咨询,发挥古籍在现代地方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