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德州武城:“三进”模式促非遗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 2024-04-07 14:19 点击次数: 来源: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近年来,德州市武城县创新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进”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让非遗在创新传承中彰显时代价值内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推进“非遗”进校园,非遗传承焕发新生机。一是以“研培”促“传承”。在武城县各中小学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代表性传承人入校为学生、教师授课,将非遗传承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各中小学累计授课1400余课时。二是构建“非遗传承人+专职教师”体系。各校选派教师,协助传承人系统性制定教学计划,分步骤开展教学。老城镇南屯小学组建实施省级非遗“抬花杠”教育师资队伍,由南屯小学校长任组长,抬花杠传承人崔振江、南屯小学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教师跟随传承人学习,成为传承的生力军。三是“非遗+教材”多维度开展非遗项目教学工作。编写省级非遗项目“抬花杠”校本教材,让非遗课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增加理论依据和统一规范。四是推出“非遗体验课”项目。组织传承人不定期开展非遗项目体验课,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非遗工坊,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五是成立“非遗培训实践基地”。在武城县职业中专成立“非遗培训实践基地”,对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武城旋饼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生产、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营销、电商等相关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自2022年以来共开展实践课程130余课时,参与学生300余人。

推进“非遗进社区”,非遗文化添彩新生活。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街道、社区积极性,利用街道综合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城市书房等文化设施场地开展“非遗进社区”相关活动。将民生实事、文化宣传等专项工作与“非遗进社区”工作相结合,建成11个文化体验活动场所并投入使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凝聚社区能人达人,指导社区组建由社区干部、离退休老干部、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为主体的工作团队,负责开展非遗资源的发掘保护工作,建立以街道为统筹、社区为支撑、非遗传承人为主体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成立“广运邻里艺术团”,包括梦圆艺术团、杨氏太极拳、老年大学艺术团、红色合伙人等十支队伍,实施各类为民服务项目,不断激发出非遗活力,2023年累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100余场次。

推进“非遗进景区”,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在非遗资源挖掘、保护和培育的基础上,按照“文旅融合、非遗先行”思路,推动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传统手工打结地毯技艺、四女寺的传说、抬花杠、武城架鼓等一批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全县A级以上景区均有非遗项目、传承人常驻展示。在各大重点A级景区景点的风貌改造、旅游服务设施、景物景观中融入非遗元素,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内容的普及推广。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