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法规文件>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70000MB2847723P/2024-00893 发布机构: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成文日期: 2024-04-21 文号:
有效性:

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山东邮轮旅游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来源:资源开发处 点击次数: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关于促进山东邮轮旅游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科技厅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公安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21日

关于促进山东邮轮旅游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推动海洋经济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邮轮产业发展环境,扩展邮轮旅游消费空间,为我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新动能,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创新引领,突出山东特色,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优质高效、舒适便捷、丰富多样、安全绿色的邮轮旅游产品,构建部门协同、区域联动、港城融合的邮轮旅游发展新机制,形成海上与岸上、港口与城市、邮轮旅游与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将山东全域打造成为中国邮轮旅游协同发展区。

到2026年,全省邮轮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年运营出入境邮轮艘次40个以上,年接待出入境游客达到20万人次以上,培育或引进1-2家驻鲁长期开展母港运营的国内外邮轮公司,推动青岛邮轮母港建设最具活力的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全省邮轮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邮轮航线、口岸等配套政策取得重要突破,邮轮产业链基本形成。业态丰富、品牌集聚、链条齐备、特色鲜明的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起势,邮轮旅游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二、完善邮轮旅游基础设施

(一)完善邮轮港口体系。持续打造提升青岛邮轮母港,与烟台港、威海港、日照港协同联动,整体打造母港、始发港、停靠港“一主一备两点”邮轮港口体系。依托既有码头设施新增或改扩建邮轮服务配套设施,同步建设邮轮岸电、邮轮泊位污染物接收转运等配套设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邮轮企业参与我省邮轮港口及配套设施投资建设。(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口岸办、省国资委、省港口集团、青岛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配套交通网络。适度超前规划邮轮客运交通枢纽,完善港区及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建立邮轮与航空、铁路、省际巴士、城市公共交通等联程联动机制,实现省内邮轮港与公共交通枢纽、重点旅游景区、消费购物场所间的便捷换乘。(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创新邮轮旅游产品体系

(一)丰富邮轮航线产品供给。巩固青岛始发的日韩航线,支持国际邮轮公司以日韩等航线为重点,开发运营涉及我省邮轮港的航线产品。开通省内港口与上海、天津、大连、深圳、厦门等城市间的国内沿海航线、“海上看山东”省内航线。鼓励邮轮公司以青岛为母港,开发东南亚、俄罗斯等中远程邮轮航线。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邮轮旅游的深度融合,支持邮轮公司组织运营具有齐鲁文化特点的邮轮主题航次,推动省内文化演出团体、优质演艺项目等上邮轮展演。(省委外办、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海事局、省港口集团、青岛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邮轮访问港吸引力。深化国际国内邮轮港口合作,增加互为母港和多母港航线操作,延伸扩展更多访问港客源腹地。支持中国(山东)-韩国(仁川、全北)互为母港和多母港邮轮航线运营。合理降低国际邮轮靠泊成本,鼓励邮轮船型多样化,吸引不同等级、不同品类、不同主题的邮轮来鲁停靠,扩大访问港邮轮艘次、入境游客数量和换乘比例。(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国资委、省港口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岸上主题产品。支持青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打造“国际邮轮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快胶东经济圈旅游一体化建设,推动邮轮旅游和城市旅游联动发展,支持访问港邮轮连日挂靠,探索岸上“多日之旅”,串联全域尤其是优质滨海旅游资源。结合我省特色重点打造“邮轮+亲子”“邮轮+研学”“邮轮+会奖”“邮轮+康养”四大邮轮主题旅游产品。开发适合邮轮旅游出行的“观崂山”“游海岛”“体验齐鲁文化”“品黄河文化”等岸上精品旅游线路。(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港口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延伸邮轮旅游配套产业

(一)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支持我省船舶制造及相关企业发展邮轮高品质内饰材料、新能源动力应用、电机设备、压载水处理系统等关键装备技术,积极融入邮轮配套产业链。推动省内优势船型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完成邮轮级高端客滚船自主开发设计和实船建造。(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配套服务产业。积极引入船舶管理、教育培训、劳务输出、金融保险、市场营销、信息咨询、检测认证、交易服务、邮轮会展等衍生服务产业。支持将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纳入RCEP山东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首批功能区域。(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省港口集团、青岛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发展邮轮物供产业。支持我省企业积极参与邮轮船供市场,培养本地骨干船供企业,推动提升国际邮轮本地物资和商品采购比例。发展邮轮船供“全球采购、集中配送”模式,完善国际供船货柜转运制度,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在鲁设立国际邮轮物资配送中心,创建与国际配送业务相适应的检验、检疫、验放等海关监管制度。(省交通运输厅、省口岸办、青岛海关、省港口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培育壮大邮轮旅游市场

(一)打造邮轮消费品牌。整合做强省内港口出境免税业务,积极申建口岸进境免税店,优化口岸进出境免税店布局,丰富产品品类,提升旅客服务感受。以沿海城市为重点,推进邮轮旅游消费体验中心(综合服务区)建设,打造集游客接待、邮轮服务、休闲度假、消费购物为一体的邮轮旅游消费集聚区,拓展邮轮消费空间和内涵。支持在青岛邮轮母港举办节庆、会展、论坛等,打造邮轮行业活动首选地和品牌活动集聚地。依法规范邮轮旅游市场秩序。(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山东省税务局、青岛海关、省港口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培育引进市场主体。支持我省重点企业新建、购置邮轮开展自主运营或参股、控股国内外邮轮公司,鼓励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参与邮轮产业领域投资,扩大省内邮轮船队规模。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导大型邮轮运营、制造企业到我省成立基地公司,支持各大国际邮轮公司、行业协会、金融服务机构等在鲁设立区域(功能)总部或其他分支机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港口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宣传普及邮轮文化。打造“沿着黄河遇见海 登上邮轮看世界”主题邮轮旅游品牌,持续针对北京及沿黄流域城市进行精准推广,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搭建宣传销售网络,大力开发邮轮客源市场。办好中国(青岛)国际邮轮产业大会、青岛国际邮轮节、山东邮轮旅游发展论坛,积极参加世界邮轮博览会、亚太邮轮大会、吴淞口论坛等专业展会。(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港口集团、青岛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邮轮旅游支撑保障

(一)推动邮轮口岸通关便利化。升级改造邮轮港口查验配套设施,提升对邮轮旅客及行李的智能监管,实现智慧旅检通关模式。用足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邮轮入境游客指纹采集便利措施,争取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实施15 天免签政策。完善船舶联合登临检查机制,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联合登临系统,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检查,提高邮轮查验效率。优化海上交通组织保障,开辟邮轮进出港绿色通道,提供优先通航服务。推动邮轮船票管理制度落地实施。(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口岸办、山东海事局、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省港口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省级财政每年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运营进出我省邮轮港航线的市场主体进行奖励。鼓励有条件的设区的市统筹相关资金,扶持引导邮轮旅游发展。拓宽邮轮企业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保险机构、商业银行等探索推出专门金融产品,推进邮轮融资租赁业务发展,为邮轮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邮轮企业通过股权、债权融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邮轮产业投资。(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邮轮人才体系。支持举办山东省邮轮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建立邮轮旅游产业人才库,储备邮轮设计制造、邮轮运营、高端服务等邮轮全产业链人才。建立完善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邮轮教育体系,支持省内高校与邮轮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开展邮轮产品开发、邮轮市场营销、邮轮业态创新、港航政策创新等行业研究和管理人才培养。建立邮轮人才实训培养基地和培训中心,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自主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支持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符合条件的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在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设置相关研究选题。到2026年,建设3-5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综合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东北亚邮轮人才中心。(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山东海事局、省港口集团、青岛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政策解读:【政策解读】关于促进山东邮轮旅游发展的意见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