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山红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微山湖的红色故事家喻户晓。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出没于千顷芦苇荡,活跃于津浦铁路线,在英勇奋战的同时,还开辟了一条湖上秘密交通线,肩负运送物资、护送干部至延安的重要任务。
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活用红色资源,提升改造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打造“重走湖上秘密交通线”体验式教学线路,形成了以红色为底色、“文旅+”多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拓展红色旅游空间
清明节前夕,来自山东省内外的多支学生、党员干部参观团队走进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瞻仰英雄事迹,追寻红色记忆。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坐落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微山湖旅游区内,是弘扬爱国主义、开展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近年来,经过整体规划和设计改造,园区以全息技术手段立体化展示馆藏内容,展陈“湖畔星火 指引革命航程”“微湖洪波 奏响抗日赞歌”“湖上交通 去往延安之路”等主题内容,还增设虚实互动、情景式观影等沉浸式体验板块,增加游客驻留时间,带动关联业态综合消费增长。
同时,当地还将红色旅游向湖区、乡村延伸,形成以点带面的多元融合发展布局。
微山县微山岛镇杨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乡村。近几年,杨村新建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公园等红色阵地,梳理红色故事,汇编《杨村红色记忆档案》,打造杨村村史馆,吸引数千名干部群众前来寻访革命英雄事迹。此外,杨村广泛开展“文艺演出进乡村”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创新打造“微时代”乡村体验空间项目,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上新红色文旅产品
“咱家的湖水清又清,咱们的微山好名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色话剧《微山湖》描述了微山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红色交通线的感人故事,还融入当地非遗“端鼓腔”和微山湖红色旅游元素,吸引游客了解微山、走进微山。
近年来,微山县联合山东演艺集团等单位,推出舞台剧、影视短剧等系列作品,打造红色微山湖演艺品牌,同时利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山湖湿地公园等场所,策划推出鱼鹰表演、渔家婚礼等演出活动,实现了红色元素与湖区生态、民俗体验等多元业态的融合发展。
《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小琵琶镶嵌工艺品、“爱在微山湖”T恤……在微山,一批红色文创商品凭借特色与颜值“出圈”。该县还推出了荷叶茶、微湖麻鸭等农特产品,在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地展销。马慧芳是土生土长的微山岛人,她运用本土红色文化元素,设计推出土琵琶收纳筐等绳编文创产品,在湖区码头展示展销。微山不断推动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既丰富了微山湖旅游业态,又带动了周边乡村村民增收致富。
提升红色服务质效
自2021年起,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把智慧化景区建设作为旅游业提质换挡的重要抓手,与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为游客提供人机互动沉浸式体验,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质效。如今,打开“微笑微山 智慧导览”小程序,游客可以“一站式”享受门票、酒店、餐饮等预订服务,解锁VR全景、3D地图、语音导览等功能,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的智能获取。
微山县还依托党性教育基地、景区景点、红色文化特色村等,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红色教育+”服务。“近来,微山县微山湖党性教育中心开发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音乐教学‘四位一体’模式,串联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红色杨村等教学点,开展‘重走湖上秘密交通线’‘当一次游击队员’体验式教学、红色传承人讲红色故事等特色党性教育活动,传承湖区红色基因。”微山湖党性教育中心主任刘维说。
与此同时,微山县还针对中小学生创新开发红色拓展培训课程,组织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导游服务专家培训红色场馆讲解人员,帮助人们进一步接受红色洗礼、增进爱国情怀。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