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东营市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 2024-11-08 10:19 点击次数: 来源: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省东营市挖掘非遗的文化和旅游“双重资源”特征,深化文旅融合。一方面,推动非遗产品、非遗技艺等进景区,丰富景区旅游业态,拉长旅游消费链条;另一方面,利用旅游红利普惠非遗传承项目,以产业促进非遗传承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其中垦利区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非遗文化、非遗表演、非遗产品不断融入到旅游服务场景中,持续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变成了“引客入、迎客来”的“金”字招牌,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截至2023年底垦利区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19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35项,区级79项。“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全国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垦利区康居社区《“七彩梦工厂”非遗传承特色项目(草编)》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在社区”试点地区典型案例。

一、全面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一是精准普查保护。多次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创新推出“非遗网格长”新模式,18个大网格、171个小网格,负责动态化非遗资源挖掘,全面了解和掌握区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了省、市、区三级非遗目录体系,全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9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35项,区级79项,传承项目涵盖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和竹木器乐等。二是人才赋能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激励机制,梯次建立国家、省、市、区四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队伍,全区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其中省级3人,市级22人,区级63人,激发非遗传承内生动力。注重非遗人才培养,培育扶持学得好、留得住、干得强的非遗带头人,发动20余名非遗传承人组建非遗专业传承团体,采用“培训+传承”“固定+灵活”等模式,充分用好非遗体验馆、非遗学堂等传习场所,开展传统手工技艺的培训和指导,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从事非遗文化传承和相关文化产业人员数量由300人提高到6500余人,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有序接力的非遗传承队伍。三是产业赋能传承。采取“非遗工坊+传承人”“非遗工坊+合作社”等经营模式,着力打造非遗文化传承产业链,有效打造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垦利区裕农草编工艺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村民自愿入股+村集体占股”的方式运营,现有股民927人,自主研发销售多款草编、柳编、绳编等工艺品,长期与国内企业、外贸公司合作,产品出口欧洲等多个地区。合作社以“订单集散中心、加工培训中心”为功能定位,实行5步经营模式,在垦利街道建设2处农村工坊、5处城市社区工坊,在董集镇、永安镇、兴隆街道设4个联络点。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00余次,为3000余名中老年劳动力提供再就业机会。康居社区与东宋村建立“党建联盟社区工场”,举办草编培训班,助力2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1000余元。

二、大力推动非遗创新和融合。一是推出非遗主题展示。创新打造非遗主体展示阵地,建设1个街道非遗传承中心、搭建4个重点非遗项目体验馆、精心设计6个社区非遗观摩体验基地,创建故事性、互动式的非遗体验模式。搭建流动阵地,在旅游地、学校开设非遗展览,以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非遗产品展示等形式宣传普及非遗文化,促进非遗展现从博物馆化、舞台化向场景化转化升级,打造学校、景区里的非遗文化空间。遴选优秀非遗项目黄河口落子、吕剧、泥陶手工制作等实施“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等多类展示展演活动,在学校开设植物染、泥陶、木雕、剪纸等20余项非遗传承课程,年培训学生24000人次以上。二是探索“非遗+旅游”产业综合体模式。将非遗与垦利的文旅资源、旅游业态相结合,使非遗展示、游艺、集市、文创及其生产等不同业态融入旅游体验,使旅游与非遗同时焕发新活力。今年以来,组织特色非遗项目参加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中国品牌日等大型活动50余场,举办非遗体验等展示演绎活动30余次,国庆假期开展十一“趣”垦利,魅力非遗get新体验、“非遗+城市音乐汇”展演等主题活动12场,接待游客20.1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20.26万元。以“黄河印记”为品牌打造文旅地标,将优质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推出“黄河入海•垦利锣鼓—黄河沿岸•留年旗袍—黄河人家•火燠草编—黄河记忆•虎头鞋”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3条,推出沿黄乡村非遗旅游新模式。三是深化非遗消费体验。通过在不同区域营造非遗的活化场景、设立游客沉浸式体验工坊等方式,使“活”的非遗成为旅游地的有机组成,拉动文旅消费。积极培育非遗工坊,打造17家非遗工坊,“黄河文化”非遗市集入选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五一”假期引入“馒头坊、面条坊、豆腐坊、酒坊、酱油醋坊”等5大工坊进驻杨庙·黄河里乡村旅游度假区,打造文化遗产实景体验区,吸引游客7.415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30.2万元。

三、积极推动非遗发掘和延伸。一是开发非遗衍生产品。坚持文化引领和产业带动,推动特色非遗项目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加大旅游商品、非遗文创产品研发,打造留年旗袍、东王泥陶等“手造”品牌,依托红杉非遗体验中心打造非遗“山东手造”展示展销中心平台。裕农草编合作社2023年度编织产品11600件,生产总值150万元,编织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二是丰富非遗体验业态。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着力开发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打造“非遗养生之旅”“非遗研学之旅”“非遗体验之旅”等新业态,形成了留年旗袍手工传统制作技艺、东王泥淘手工技艺、巴氏黄酒酿造技艺、虾酱制作技艺等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举办“非遗进景区”、黄河大集等活动展销,2023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销售额达4300余万元,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非遗文化创作。深挖非遗文化内涵,融入当地文化艺术创作中,组织开展戏曲、舞蹈、音乐、美术等门类作品创作,创新非遗文化内涵的艺术化展示。吸纳融入垦利锣鼓、山西威风锣鼓、陕西安塞腰鼓、胶州秧歌等沿黄九省(区)地区的非遗元素,创排黄河威鼓精彩亮相省、市级重要文旅活动;将垦利剪纸、婚俗民俗等元素融入沉浸式情景小剧《魂系黄河滩》中,生动想象得讲述了垦利房台村的演变历程,荣获山东省群众性小戏小剧二等奖;以非遗项目红光祭海节为题材,结合戏曲、锣鼓等元素创作器乐《祭海鼓韵》,充分展现垦利当地渔民风情;探索吕剧进校园工作创新模式,创排《吕剧韵律操》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典型实践案例,年参与学生人数达2000人以上。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