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第六届项目展示>科技教育篇

新时代荀子文化传承发展的兰陵实践

发布时间: 2024- 11- 26 11: 46 点击次数: 来源: 科技教育处

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 芦柞镇人民政府  兰陵县文化和旅游局  兰陵荀子研究会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完 成 人 张西民  刘献华  王昌印  张春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身为荀子文化发源地的兰陵县,深入传承、挖掘、阐发荀子思想,荀子文化已成为实现兰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的智慧源泉。

一、项目概况

兰陵县立足“山东最早建制县”的优势禀赋,提出了“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的“十四五”战略目标,传承、挖掘、阐发荀子思想,在荀子思想的“两创”实践中深耕细作。

一是学研一体,发掘荀子思想当代价值。市县成立荀子研究机构,市委常委会对荀子文化“两创”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市县党校设置荀子文化特色课程,连续7届举办“荀子思想与乡村治理”“荀子思想传承与发展”等学术活动,邀请蒙曼、鲍鹏山等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对荀子文化进行系统性研究整理,出版《荀子与兰陵文化研究》《荀子通译》等书籍,建成荀子廉政教育基地。成功举办4届荀子文化节,实施“乡村荀学”计划,让荀子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

二是传承文脉,以荀子文化涵养城市精神。千百年来,荀子思想一直在润物无声中影响着兰陵人,今日的兰陵将荀子思想融入到文化广场、城市小品、学校、道路、景区景点命名建设中,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凝聚人心、达成共识,让荀子思想“点睛”兰陵、充盈兰陵,让群众在古今辉映中了解兰陵、认识兰陵、更爱兰陵。

三是创新发展,激发荀子文化生机活力。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对基层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兰陵县提取其思想要义,在芦柞镇首设“隆礼重法”调解室并全县推广,让荀子的“和合观”成为群众日常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将荀子文化融入文旅项目开发,建设荀子文化园、荀子书院,推出荀子文化研学之旅,设计以荀子文化为要素的文创产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青胜于蓝,登高致远。当下的兰陵,人文之风更和谐,“隆礼重法”调解典型案例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城市名片更闪亮,兰陵县荣获“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名县”等称号;产业发展更兴旺,荀子文化深度融入兰陵王城、文峰山、兰溪湿地等文旅项目建设,成为推动兰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项目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传承工作高度重视,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两创”方针。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高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后圣荀子曾两任兰陵令,去官后在这里传经授徒、著书立言,开创了“兰陵多学”的伟大基业。《荀子》32篇流传近2300年而经典不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引用荀子名句多达30余次。

作为荀子思想发源地的兰陵,文化灿烂、底蕴深厚。结合时代要求,立足文化优势,山东省兰陵县提出了建设“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的战略目标。围绕建设“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推动成立“山东大学兰陵文化研究中心”“临沂大学兰陵文化研究院”“临沂荀子研究会”“兰陵荀子研究会”“兰陵东方荀子研究院”,设立中国孔子基金会“兰陵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开展“荀子讲堂”136场、荀学之旅研学活动300余次、非遗项目展演57场次,建立“隆礼重法”调解室166处,成功举办7届荀子思想文化研讨会和4届荀子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将荀子思想中的“和美”元素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嵌入到城市建设肌理中,整合到实体化产业运营中,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实现了荀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了新时代兰陵文化的新风采,擦亮了新时代兰陵城市的新名片。

三、总体目标

本项目以新时代荀子文化传承发展的兰陵实践为资源载体,紧跟国家大力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发挥荀子文化的核心与统领作用,通过荀子思想的“两创”实践,建设“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通过学研一体,教育群众、滋养社会,推动社会和谐。通过传承文脉,让城市更民本、更宜居,让城市标识更富文化气息。通过创新发展,挖掘荀子文化现代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四、主要措施

(一)学研一体,发掘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坚持荀子文化思想学研一体,通过学习推广、深挖内涵、深研运用,完成荀子文化的理论转化。

一是深化学习推广。在各镇街打造荀学文化馆17处,开展荀子文化“隆礼重法”思想专题讲座80余次。在全县范围内打造荀子文化宣讲小院22处,开展荀学宣讲、“流动课堂”活动200余场次。组织县青年理论宣讲队,开展荀子思想走村入户宣讲活动186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在全县中小学师生开展荀子劝学诵读活动,力推“书香校园”建设;在景区常态化开展荀学之旅研学、荀子文化演艺等系列文旅活动;同时,面向县内外开展城市“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召开荀子思想座谈会、举行“荀子杯”文化创意大赛,通过荀子文化活动面向大众推广普及。

二是深挖精神内涵。市县成立荀子研究机构,市委常委会对荀子文化“两创”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市县党校设置荀子文化特色课程,县委党校开展“诵读荀子经典、提升法治素养”干部法治素养讲座,出版《荀子与兰陵文化研究》《荀子通译》等书籍,建成荀子廉政教育基地,推动荀子法治思想入脑入心。高标准打造集接待中心、图书阅览、荀学讲堂等功能于一体的荀学文化馆一处,成为深挖荀学文化精髓、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聘请颜炳罡、牛嗣修等专家学者作为荀学文化馆的长期专家顾问,就荀学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对学员进行集中培训,加深对荀子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三是深研实践运用。发展“文旅+研学体验”,推动荀子文化园、文峰山荀子书院研学活动,与乡村休闲游、亲子游等产品整合,开发研学旅游产品,打造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创新开展镇、村两级“调解员论坛”活动,由各镇街一把手主持,全体调解员参与,每次选取5种不同类型矛盾纠纷典型案例,结合“隆礼重法”调解思想进行研讨分析,与会人员谈见解、共点评,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帮助提高调解员运用荀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形成21种类型的典型调解案例86个。

(二)传承文脉,以荀子文化涵养城市精神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过程中,注入更多的荀子文化元素,让荀子思想充盈兰陵。

一是以荀子文化之名,命名兰陵。将荀子文化等兰陵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广场、学校、道路、城市小品建设和命名中去,已命名“隆礼中学”“荀子小学”“启蒙小学”3处,设置“兰陵路”“荀卿路”“劝学路”“崇文路”“兰溪路”等主干道路10余条。通过命名,这些与荀子相关的词汇能够以高频出现,不经意间便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记忆。

二是以荀子文化之韵,铸魂兰陵。在新城区新建江北最大县域滨河湿地公园——兰溪湿地公园,以“诗词画卷传神、荀子精神点睛”为主要建设理念,整合“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八大元素,融入了荀子文化,丰富新城文化气息。在老城区健身步道、休憩长椅等地点摆放荀子课堂广播音像25个,张贴荀子名言警句解读二维码200余张,让群众沉浸式体验荀子文化思想的熏陶。将荀子文化贯穿兰陵文化公园、塔山公园、荀子文化园、文峰山荀子书院等景区景点建设,通过雕塑、绘画、音乐、碑刻等方式对荀子文化进行全方位式展示,并建造荀子户外雕像50余处。荀子文化的注入,让兰陵的城建有了独属的精神魂魄,让兰陵人在动静之间浸染文化气息。

三是以荀子文化之姿,渲染兰陵。积极推进“墙面文化”建设,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墙、口袋公园、户外讲习场所等公益设施100余处,墙绘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宣传荀子思想,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老爱亲美德,成为社区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城镇建设和传统文化互相融合,展现兰陵县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兰陵城市的文化魅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融合、交相辉映。

(三)创新发展,激发荀子文化的生机活力

将荀子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治理、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等领域结合融合,实现荀子文化时代性、实践性、连续性传承发展,推动荀子文化“两创”实践在兰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隆礼重法”赋能乡村治理。建立“隆礼重法”调解室,在兰陵县芦柞镇试点运行,设立镇、村两级“隆礼重法”调解室66处,加挂“隆礼重法调解室”牌子,室内悬挂荀子“隆礼重法”名言警句,推动“隆礼重法”思想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今年2月14日,与兰陵县调解中心建立“三联+三访+三治”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矛盾纠纷化解集中活动,处置矛盾纠纷时,坚持“情”为先、“礼”为要、“法”为底的原则,与反映人联感情、联信任、联共识,实现互谅互让、息诉满意。2-3月份,芦柞镇矛盾纠纷存量由200件下降到30件;每日新增矛盾纠纷量由30件左右下降到15件左右,并一直在低位稳定运行。一个月的成功实践,形成了荀子思想在兰陵县社会治理“两创”实践的“芦柞经验”,目前已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推广应用。

二是“荀子文化”点睛城市建设。借助老城焕新、新城腾飞的契机,实施“文化+城市更新”战略,用荀子文化命名学校3处,道路10余条,建造荀子户外雕像50余处。投资20亿元对塔山片区进行改造提升,将荀子人物塑像、荀子文化元素、荀子名言警句等融入其中,打造成临沂最大的山地生态公园;投资2.21亿元新建占地面积942亩的兰溪湿地公园,以“诗词画卷传神、荀子精神点睛”为主要建设理念,成为县域新的天然氧吧和城市绿肺。

三是“文旅融合”助推产业发展。连续举办4届荀子文化节,通过开展荀学专家文化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传承荀子思想,进一步挖掘荀子文化内涵,引领繁荣兰陵县文化产业。市、县相继成立荀子研究会并开展实体化运营,兰陵县荀子文化产业园建成使用,荀子讲堂、荀子演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做深儒学文化,投资5300万元建设荀子文化园、萧氏文化园,举办荀子文化节、萧氏文化节等活动,成为兰陵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地标,推动荀子文化园、文峰山荀子书院开展研学活动,与乡村休闲游、亲子游等产品整合,丰富研学旅游产品,打造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通过“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建设,使荀子思想这一最具魅力的兰陵瑰宝,在新时代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五、项目创新点

(一)以文化人,开创性地将荀子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创造性地实施“乡村荀学”工程,用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去教化于民、感化于民。创造性地在村级设立“隆礼重法”调解室,运用荀子“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理念,吸纳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到人民调解、多元纠纷化解当中,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复制性。

(二)以文润城,全面性地将荀子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作为荀子思想的发源地,近年来,兰陵县按照融入城市肌理、融入历史文脉、融入百姓生活思路,将荀子文化全方位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胞单元,高度契合荀子文化名城、“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城市建设目标,在县域城市建设当中别具一格、独具特色。

(三)以文兴产,连续性地将荀子文化融入产业发展

文化赋能产业兴,自兰陵县开始打造“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以来,荀子思想的“两创”实践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结出累累硕果。从最初的荀子庙修缮、荀子文化节的举办,再到现在的市、县荀子研究会的实体化运营,与其相关的文旅、文创、教育等产业,都持续享受着文化赋能带来的红利。

六、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围绕建设“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不断推进荀子文化挖掘研究传承工作,将荀子文化应用推广于乡村治理、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隆礼重法”赋能乡村治理

建立“隆礼重法”调解室,在兰陵县芦柞镇试点运行,设立镇、村两级“隆礼重法”调解室66处,加挂“隆礼重法调解室”牌子,室内悬挂荀子“隆礼重法”名言警句,推动“隆礼重法”思想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今年2月14日,与兰陵县调解中心建立“三联+三访+三治”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矛盾纠纷化解集中活动,处置矛盾纠纷时,坚持“情”为先、“礼”为要、“法”为底的原则,与反映人联感情、联信任、联共识,实现互谅互让息诉满意。2-3月份,芦柞镇矛盾纠纷存量由200件下降到30件;每日新增矛盾纠纷量由30件左右下降到15件左右,并一直在低位稳定运行。一个月的成功实践,形成了荀子思想在兰陵县社会治理“两创”实践的“芦柞经验”,目前已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推广应用。

(二)“荀子文化”点睛城市建设

借助老城更新的契机,在老城区的荀子文化广场、塔山公园改造提升中,建设荀子人物塑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兰陵令荀卿名句——摘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引用荀子名言选录”文化墙,利用曲径通幽、绿意盈盈等自然环境,在健身步道、休憩长椅等地点摆放荀子课堂广播音像25个,在苍劲老松、健身器材等处张贴荀子名言警句解读二维码200余张,让群众沉浸式体验荀子文化思想的熏陶,使老城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搭乘新城开发的快车,在新城区新建江北最大县域滨河湿地公园——兰溪湿地公园,以“诗词画卷传神、荀子精神点睛”为主要建设思想,整合“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八大元素,融入了荀子文化元素,丰富新城文化气息。同时将县域部分学校、道路、城市小品用荀子文化内涵命名,让荀子思想“点睛”兰陵、充盈兰陵,让兰陵这座城有了精神、有了灵魂。

(三)“文旅融合”助推产业发展

连续举办四届荀子文化节,通过开展荀学专家文化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传承荀子思想,进一步挖掘荀子文化内涵,引领繁荣兰陵县文化产业。市、县相继成立荀子研究会并开展实体化运营,兰陵县荀子文化产业园建成使用,荀子讲堂、荀子演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县博物馆对文创产业开展创新性研究开发,诸如“胜蒜在握”、天际陶笛等一系列优秀非遗产业异军突起、方兴未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在文旅产业带动方面,兰陵王城项目被列入文旅部第二十期精品项目、山东省重大项目,“印象代村”项目被评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压油沟农业生态旅游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目前,荀子文化思想已在兰陵大地实现了古今辉映,荀子文化的现代价值已被充分激发,兰陵县传承荀子思想的“两创”实践正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