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
完 成 人 孙志春 姚洪运 宋永利 胡广跃 高成丰 吕翠萍
张 慧 姚 坤 周 涛
济宁历史悠久,文物丰富,以汉碑、汉画像石为最,素有“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的盛誉。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建成了汉画博物馆,会同任城汉文化博物馆,深耕汉代历史文化资源,坚持“科学礼敬,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推动汉画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会。以“博物馆+乐团+课程”为主线,通过开设“汉画文化体验”“金石传拓体验”等传统文化体验课程,组建“儒风雅乐团”,推动汉画像石研究,开展国际交流,形成了一套“扎根本地文化,打通馆校壁垒,推动文化两创”的新时代馆校结合新模式。
一、建设背景
(一)时代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汉画学会原会长顾森曾指出,汉画像石是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原生本土的艺术形式,是汉代社会的典型性文化遗存,对于研究汉代文化及中华远古文明具有极高价值。
(二)区域文化背景
济宁是汉画像石的发源地和主要聚集地,地域内汉画像石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在汉画像石研究、传播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等珍贵汉画像石遗存历来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对象。“拓片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济宁市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汉画学会,开展汉画像石相关的学术活动。举办“孔孟之乡汉碑行”“金石永寿——汉画碑题跋展”“汉风高扬”系列汉画展等重磅大展,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三)建设单位背景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扎根深厚的地域文化基础,主动担当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变成优质教学资源。构筑“一文三融六进”文化育人体系,已开发儒家文化、非遗文化、产业文化3个系列40余门课程。2020年,学院建设汉画博物馆,开设《汉画文化体验》《金石传拓体验》特色课程;2022年成立礼乐工作室,并组建儒风雅乐团,面向社会各界展演,宣传汉代乐舞。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论语>心读》《中国传统文化》获批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所用教材列入国家规划教材;获批山东省首批中华传统文化示范校、山东省非遗传承实践基地、济宁市社科普及基地党建品牌。
(四)联合申报单位背景
济宁市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是一所非国有汉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刻石遗存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居全国前列,既是中国汉画学会理事单位,也是颇受海内外学者、艺术家青睐的汉画研习基地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拓片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保护单位。该博物馆自成立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300余条信息,内容包馆藏资源宣传短视频、汉画像石知识整理、馆内新闻、汉画淘宝等,点击量达17.2万次。
二、建设措施
(一)建设数字赋能、沉浸体验的传承基地
汉画博物馆包括展览区、体验区、研习区,改变传统的以静物展示为主的被动展览模式,构建数字化赋能、沉浸式体验的展览,使展览更加人性化、现代化,提升展览的效果。
1.运用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多感官的展览体验。在展厅设置电子屏,可以观看动态的济宁汉画复原场景。建设汉画博物馆云展馆,支持线上720°全方位游览,采用环绕展览、超高清图像和音乐体验等方式,可以随时随地云上游览汉画博物馆。线下配套无线语音导览系统,全程自动跟随导览路线进行讲解,充分调动观众感官,优化展览体验。
2.在汉画博物馆,有机会近距离体验非遗传拓技艺,参与拓片制作。在参观的同时可以亲自动手学习拓印,感受汉画像石的历史文化魅力,同时学习和掌握更多有关济宁汉画的历史和绘制知识,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3.深挖馆藏展品的历史内涵,讲好中国故事。汉画像石中保留了大量中华文化原生本土的故事,既有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又有“荆轲刺秦王”“孔子见老子”等历史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强化讲解的故事性、趣味性,将神话人物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展馆的历史故事,生动讲述汉画像石背后的故事,让参观者在欣赏汉画像石作品时,不仅能领略其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还能从中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复原礼明乐备、主乐和歌的汉代乐舞
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高雅艺术、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由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组建“儒风雅乐团”。在对汉画像石乐舞元素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编排、复原了一套音乐、合唱、舞蹈相结合的乐舞表演,面向社会各界宣传汉代乐舞。
1.徐缓典雅的汉代乐舞。学院专家团队组织开展汉代乐舞专题研究,根据《文舞谱》《阙里新谱》等文献关于乐舞的记载,扬弃汉代民间乐舞中神仙崇拜、取悦祖先的迷信主题,保留汉代乐舞的舞蹈形式。
2.尽善尽美的八音乐器。学院专家团队根据汉画像石乐舞图像中表现的主要乐器,参考后世乐器的规格标准,复原并制作了金、石、丝、竹、革、木、匏、土一整套古八音乐器。其中,编钟、编磬是仅用于盛大仪典的重要乐器,编钟包括全套16件,每钟一律。编磬制作时参照洛庄汉墓出土的汉代编磬,在不影响现代演奏的前提下还原了汉代编磬的规制。此外,还原的鼗鼓、柷、敔、埙等乐器,都是在汉画像石中常见的伴舞乐器。
3.主乐和歌的乐工合唱。儒风雅乐团合唱队成员均按照传统雅乐歌工的音声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审辨“五音”之位,掌握“四声”“四呼”之法,以及大成乐章九声的清浊之别及其唱法。歌者以调息与润腔技巧,适应歌曲舒缓的演唱节奏和雅乐歌谱“一字一音”的特点,达到“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效果,体现了情理交融的民族声乐美学观。
(三)形成体现特色、层次高端的学术成果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森,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前副馆长、研究员陈履生担任团队首席顾问,形成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有计划地开展汉画像石的研究工作,形成一批优质研究成果。
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有计划地开展汉画像石的研究工作,形成一批凸显地域特色的高层次研究成果。团队成员担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陕西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汉画大图典》第一卷《人物故事》副主编,该书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并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参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 》(共7卷16册)山东卷项目组,开展搜集、鉴定、拍摄、拓印及《山东汉画像石概论》的撰写等工作,丛书由著名秦汉考古学家、国家博物馆原田野考古部主任、中国汉画学会理事信立祥担任主编。主持国家文物局课题、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山东馆藏石椁画像调查与研究”(济宁地区),带领济宁文物考古研究室人员完成了济宁地区的调查与研究。
参加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编著《山东书法全集·萧王庄汉墓题刻文字》卷。编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任城王汉墓出土黄肠石题刻全集》,是首次对任城王汉墓出土黄肠石题刻的全记录,获全国出版协会一等奖、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学术成果三等奖。编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石头上的中国画——武氏祠汉画像石的故事诠释》,获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学术成果三等奖,济宁市社科联学术成果一等奖,被译成英语、法语在国外发行,引起学术界好评。
(四)打造课堂实践、服务专业的汉画公选课
学院依托汉画博物馆馆藏的丰富文物资源,开设“非遗传拓实践”“汉画文化体验”等特色非遗实践课程。
1.《汉画文化体验》课程。有重点地进行课程设计,以济宁汉画像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特征、艺术成就、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内容为课程主要内容。重点筛选出了历史价值、美术价值较高的案例进行讲述,如武氏墓群、许安国祠堂画像石等。通过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画像石艺术的赏析,使学生对济宁汉画像石艺术精深的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将汉画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例如,针对艺术设计专业,重点强调汉画像石融宫廷艺术、民间艺术及宗教艺术于一体,并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文化意蕴,引导学生将汉画像石的构图风格、美术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而针对旅游专业,则重点讲授全国各地的汉画像石旅游遗存,汉画像石的旅游、文创开发以及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等。在传授基本的汉画像石知识的同时,体现传统文化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满足专业要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使汉画文化穿越千年,接近学生专业的“最近发展区”。
2.《金石传拓体验》课程。拓片是复制和保存文献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原物的历史面貌,被普遍运用在金石文字及其图像的复制上,并成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学科。济宁“拓片制作技艺”距今已有近千年的传承历史,现已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依托学院馆藏的汉画像石资源,延请非遗传拓技艺传承人进校传艺,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拓片制作技艺”实践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动手实践,增加对传拓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和弘扬非遗技艺的责任感。
(五)组织联动协同、面向海外开展文化交流
与汉画学会、研究机构紧密联系,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中国汉画学会整合研究队伍,活跃学术空气的作用,联络海内外学者,凝聚各方力量,开展学术活动,推动汉画研究。参加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济宁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孔孟之乡汉碑行活动。组织、策划“圣地石华——济宁汉魏石刻书法大展”,汉画博物馆提供汉画作品30余幅,填补了汉画作品入展书法大展的空白,并编写《圣地石华——济宁汉魏石刻书法大展作品集》。参加由汉画学会主办的济宁首届国际石刻研讨会,团队成员参与出版《济宁市首届汉画石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积极推动海外交流,打造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品牌。“儒风雅乐团”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学院与日本足利大学进行礼乐文化发展线上交流座谈会。目前已收到韩国青海福祉财团、世界韩人商工人联合总会、老挝中老友谊学院等海外单位的展演邀请。由中国侨联主办的2023“中国寻根之旅”,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前来体验金石传拓技艺,感受汉画像石的魅力。
三、项目创新点
学院汉画博物馆建设以来,立足汉画像石保护、研究现况,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金石传拓技艺传承中的难点、痛点,为将汉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金石传拓技艺薪火传承,进行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实践探索。
(一)立足本土、守正创新,打造文化“两创”样板
立足深厚的汉画像石资源,不断丰富文化创新成果,打造文化“两创”的全国样板。
汇聚文化人才,创新专家团队。由文化名家、考古学家、学院资深教授共同组建汉画文化研究、传承、推广专家团队,为汉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顶层设计、学术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深挖文化遗存,创新学术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汉画文化研究创新成果。编著“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汉画大图典》。主持国家文物局课题《山东馆藏石椁画像调查与研究》。参加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山东书法全集》。编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任城王汉墓出土黄肠石题刻全集》,获全国出版协会一等奖。
运用现代技术,创新展示手段。汉画博物馆云展馆支持线上720°全方位游览,采用超高清图像、音乐体验等方式,将文物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促进文化转化,创新产教融合。以丰富的汉代艺术遗存为灵感,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当代书法名家作品,设计、开发了一批汉画文创产品,实现传统与现代、学术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二)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建设传承基地范例
打造示范样板,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普及推广工作。汉画像石是济宁地区的特色考古资源,是济宁的重要历史文化名片,在济宁有着历史悠久的汉画像石收藏、研究传统。但是,汉画文化在济宁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学实践等方面长期得不到重视,同时济宁地区的馆藏汉画像石则存在分布地点零散、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限制了汉画文化的传播与转化。
汉画博物馆获批济宁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通过校内建设馆藏、现场教学实践、覆盖线上网络等途径,实现博物馆有汉画像石资源与学校的教师资源、育人经验的合作互补,为区域文化的创新与转化提供有力支撑。参加第五届孔孟之乡汉碑行活动,组织编写《圣地石华——济宁汉魏石刻书法大展作品集》,选送提供汉画作品30余幅参展。
(三)多维参与、深度融合,构建非遗传承机制
济宁自古以来就是碑帖的重要产地,依托本地的丰富汉画、汉碑遗存,出产的拓片被历代金石爱好者、书法练习者视为文物精品,在全国收藏界享有极高声誉。但“拓片制作技艺”的传承目前依旧面临人才短缺、热度衰减、缺乏营收等现实问题。通过引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设系列非遗手工课,开发传拓系列文创产品,为非遗技艺的展示、教学提供场所,让传拓技艺走进青年人的视野,为非遗传承创造新的营收途径,让济宁拓片制作技艺薪火相传。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