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第六届项目展示>科技教育篇

校地协同共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青州模式”

发布时间: 2024- 11- 26 10: 57 点击次数: 来源: 科技教育处

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青州市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完 成 人 邢楠楠  刘  军  唐  健  于冬璇  乔秀荣  孙  卿  郭泓瑜

山东财经大学与青州市校地合作、产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全面调研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实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全域为整体、文化为引领,共同探索形成了“文旅共建、产城共融、科创共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实现文化“两创”发展、文旅业态集聚、乡村振兴繁荣。

一、实践性

积极探索实践六大举措,打造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引领区,文旅与康养融合发展的先行区,数字赋能文旅游产业融合的示范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卓有成效。

(一)深挖地方文化,多元模式助力资源创造性转化

一是推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将特色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融入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以旅游为载体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古城文化体验旅游区、西南生态旅游度假区、东部花卉休闲旅游区三个片区,重点建设具有代表性、知名度高、能够反映特色资源和特色文化的文化地标、核心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景区。

二是吸收特色乡村文化,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依托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推动泰和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等5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发展,推动打造九龙峪、胡林古等10处乡村旅游综合体,加快中高端乡村度假产品开发建设,引领全市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二)业态融合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培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集聚区。持续推进六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完善要素配置;优化青州市农文旅直播基地,以八喜文化旅游集团等龙头企业引领数字农文旅融合集聚;依托花卉产业集群,创新助推田园观光和休闲农业体验集聚区建设;依托国家级书画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等载体建设,打造书画艺术体验集聚区。

二是创新引导“文旅+”融合新业态培育。推动黄楼花卉基地、弥河(赤涧)农业公园、清风峪、亚泰花卉、蔚然农业等农文旅项目提档升级,鼓励田园艺术景观和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家庭农场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抓好仰天山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泰和山景区、九龙峪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开发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旅游+研学”业态,依托青州古城、博物馆、侯王村、井塘古村等省市研学教育基地,创建主题鲜明的文旅综合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创新“旅游+工业”业态,打造以青州卷烟厂、云门春酒、青州府花边大套、魏仕食品、皇尊庄园山楂酒等为代表的工业旅游基地;依托驼山滑雪场、四季滑雪场等项目,构建“以体带游、以游促体”的文旅体融合模式。

三是加强青州市数字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青州市“数字文旅”建设,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八喜文旅集团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用,建设青州智慧文旅“一中心四平台”。重点推动山水文旅集团、拓远文化集团、青州不夜城在数字文旅业务板块的高质量发展。提升A级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图书馆、博物馆智慧化水平,优化公共文旅空间等公共服务的数智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

四是促进文旅融合加快文化城市建设。鼓励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旧厂房、旧街区、旧仓库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的人文城市。鼓励小城镇和农村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县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群。

(三)全面构建体系,促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提质升级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建设现代化阅读空间,推动公共图书馆“以人为中心”转型,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鼓励对农村书屋、阅读栏等设施的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完善内部空间功能,增设传承红色文化新空间、县志村志、休闲小憩等功能分区,营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文化空间,建设有温度、有传承的阅读空间。

二是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构建游客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青州市全景区智慧票务系统与景区智慧导航导览服务等提质升级,优化完善青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标准规范的旅游服务,推动“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试点工作开展,提升青州市全域旅游形象,为青州市旅游公共服务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三是加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品牌建设。扶持“庄户剧团”及各类群众自办文化团体。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大众合唱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组织“百姓明星”大赛,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开展“村晚”等富有文化特色的农村节庆活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名片,打造节庆新民俗。持续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市民文化节等惠民活动,以“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活动实现“戏曲进乡村”文艺惠民演出全覆盖;鼓励各镇街培育富有当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开放多元融合,建设文化和旅游现代市场体系

一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融合。鼓励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支持中小文旅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重点扶持书画艺术品经营性企业、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研发生产类企业、新兴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类企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类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八喜旅游网、青州航空科技博览基地、中晨国际文化艺术小镇等平台和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

二是构建文旅现代化市场营销品牌体系。提高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丰富完善旅游品牌体系。深入挖掘青州特色文化内容,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持续培育“千年古城 信美青州”文化旅游名片,培育历史文化游、民俗体验游、生态休闲游、书海花香游、红色记忆游、七彩乡村游旅游产品,打响“夜游青州”“礼遇青州”“青宿”“康养青州”等旅游品牌,提升“古城青州”“花卉小镇”“书画小镇”等各类城市品牌美誉度,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

三是构建文旅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强化区域市场合作,坚持巩固省内主要客源地、发力远程客源地、开拓海外客源地的策略。深化推进区域市场联动,以济青中线通车、齐鲁天路、胶济铁路等交通动线为契机,推出生态度假游、品质文化游等精品路线和特色产品,发力省内周边游宣传推介。加强与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合作,完善各类奖补政策,重点辐射河北、天津、河南、江苏、安徽等客源市场。依托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和平城市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书画等资源的国际交流与推广力度,重点以玲珑山、书画特色为吸引物巩固日韩市场,积极拓展港澳台、东南亚等市场开发和文化交流。

四是构建文旅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积极引导文旅融合新业态,创新规范文旅市场监管,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积极推动线下治理与线上治理相结合,加强数字化监管平合建设,推动形成统一规范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互联网+监管”体系。结合“放管服”改革,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制度,实行“多证合一”“一次办好”和全程网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服务升级,为文旅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五)区域联动营销,突破文化和旅游交流融合壁垒

一是打造文化和旅游品牌推广平台。积极整合宣传、旅游、外事、文化、新闻广电等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媒体、公众的宣传资源,以“大外宣”为牵引,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广营销中的作用,建立推广联盟合作平台,统一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形象宣传,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营销格局。

二是拓宽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途径,牢筑全媒体宣传推广阵地。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资源宣传的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更好地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号、今日头条号等宣传载体,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营销体系,开展立体式、多层次、常态化宣传推介。积极与国内知名在线文旅企业、大型团购网站等平台合作,拓展在线预定和销售渠道。依托八喜旅游网,整合省内多家旅行社资源,搭建“O2O”电商服务平台,精准实施产品包装定位及全方位线上展销。

三是提升文化和旅游活动交流效果,打造区域性高端品牌节会。定期举办“中国书画年会”“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青州古城过大年”“青州收藏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不断提升青州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在做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推介的同时,将商贸活动、科技产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特色企业、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拓展为目的地宣传推介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旅游整体吸引力。

(六)坚持城景合一,实现文化和旅游空间深度融合

一是重点建设核心区——青州古城文化旅游集聚区。依托四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倚靠优势产业和5A级旅游景区效应,推动“文旅+”多元融合业态创新,带动古城片区、王府街道、云门山街道、黄楼街道、弥河镇乃至整个青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创新文旅场景,积极探索多类文化和旅游优质空间综合赋能。以重要文化遗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高品级旅游资源为载体,探索形成全方位、高质量、高效能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体系。进一步拓展文化旅游休闲空间,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促进文化空间科技化。

三是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引导文化和旅游产业合理布局。结合“一核两区两带”的文旅产业融合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布局空间业态,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文化品牌,发展本土特色品牌,推进“老字号”传承和创新,布局体验式、互动式新业态。增强休闲娱乐功能,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打造兼具文化展示与体验、游览、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体验空间。拓展文旅商服务功能,带动周边区域文化品位的提升,日夜共建,推动特色文旅空间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性

在校地合作发展中,重视充分调研基础上的科学决策,敢抓机会,勇于开拓,创新实践,共同探索形成了“文旅共建、产城共融、科创共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一)创新文旅共建模式,引领产业赋能

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高校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促进青州市文旅产业发展智库建设,实现校地双赢。

创新机制体制,成立规格为副县级单位的旅游发展和景区管理委员会,协调推进文旅产业“三个同步”(规划、建设、运行)。

创新文化赋能模式,将书画作为核心产业进行培育,打造高度集聚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2023年青州中晨书画艺术产业园(3A)成功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创新公共服务融合模式,通过国家一级馆、游客中心、乡村旅游集散体系、“海岱书房”文旅空间等载体的建设,优化文旅公共服务供给。“青州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样本”被山东省文旅厅评为2021年度典型经验做法。

(二)创新产城共融模式,提升城市内涵

创新城市建设模式,城景合一,主客共享,传保并重,全域推动千年古城新崛起。在青州古城中保留原住民,开创非遗旅游新模式,打造文化创意、文化传承、文化消费聚集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提供了青州样板。

创新农文旅共融模式,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结合“乡村记忆工程”,挖掘提炼本土文化,凝练项目主题特色。以文为魂,突出“农”字,以田园性为基本要求,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持续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品位。青州市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三)创新科技融合模式,打造智慧样板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创新。持续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数字、“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试点工作,实现非遗、文化传承渠道创新。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创新。坚持农文旅与科技深度跨界融合,扶持八喜旅游网整合城乡、线上线下资源,建成八喜大集、山东省旅游电商培训中心等项目,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实现全链接、全覆盖、全上线。

三、示范性

青州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了创新改革引领、地方特色突出、多元业态融合、产业布局合理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为实现文化“两创”发展、文旅业态集聚、乡村振兴繁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青州方案。

(一)发展方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切实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契合国家、山东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贴合高校基于协同创新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诉求,符合青州市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迎合大众群体对“诗与远方”的美好追求,实现了经济效益、行业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

(二)创新举措典型可复制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青州新业态集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成效显著,已形成一系列具有突出示范意义的创新举措。

一是依托校地合作平台,走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创新新路。校地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全面合作,推动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二是品牌驱动文旅业态多元集聚。青州市文旅康养、夜游青州、“青宿”民宿、“礼遇青州”四张品牌名片助力打造乡村旅游、夜间旅游、康养旅游、书画旅游、花卉旅游、研学旅游等特色文旅新业态集群,推动文旅产业实现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

三是城景合一,主客共享,传保并重,全域推动千年古城新崛起。在青州古城中保留原住民,开创非遗旅游新模式,打造文化创意、文化传承、文化消费聚集地,入选“2018年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文化旅游景区”十大案例。

四是创新促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优化公共服务惠民利民。通过国家一级馆、游客中心、乡村旅游集散体系、“海岱书房”文旅空间等载体的建设,优化文旅公共服务供给。“青州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样本”被山东省文旅厅评为2021年度典型经验做法。

五是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创新。坚持“农文旅”与科技深度跨界融合,扶持八喜旅游网整合城乡、线上线下资源,建成八喜大集、山东省旅游电商培训中心等项目,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实现全链接、全覆盖、全上线,探索出一条“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业内标杆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青州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以书画引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书画年交易额最高达到120亿元,拥有国家级展会,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文化竞争力十强县。

青州市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百亿元,连续四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青州市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青州市现代花卉产业规模大、产值高,集群优势明显,是全国闻名的“中国花木之乡”“山东省仙客来之乡”。

青州市为全国康养百强县、山东省文旅康养十强县,秉承“大健康”理念,积极推进医疗健康、养生养老、文化旅游、中医药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康养服务产业链,叫响“康养青州”品牌。

青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重点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群,建设“青州中医药”品牌,拥有8项潍坊市级、52项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中医药项目及3处中医药文化展示馆。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