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完 成 人 陆 玲 王睿璇 李传军 于瑞强 张成福 戴玉婷
李 峰 刘 玉 刘 鑫
“非遗在社区”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非遗保护传承有效方式。2020年,青岛与北京(东城区)、上海、成都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青岛市扎实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建机制、办活动、强宣传、抓特色,逐渐营造出“处处见非遗”“人人讲非遗”的浓厚氛围,社区居民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日益增强,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焕发活力。
一、项目概况
为践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的指示精神,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更好地让非遗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非遗函〔2020〕102号),青岛市全面启动“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探索“非遗在社区”的“青岛模式”。青岛市“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以非遗保护单位和传承人为核心,以社区管理机构为支撑,以展演比赛等特色活动为载体,以理论研究为推动,以“非遗特色社区”建设为抓手,形成非遗管理部门、社区管理机构、非遗保护单位、社区群众、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合力推进工作态势。
在试点活动推进过程中,全面统筹各类非遗资源,通过“展、演、传、教、建、特、创”等多种方式,强化培育非遗社群基础,为“非遗在社区”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和情感基础,不断创新非遗传承的方法与路径。“展”即举办各类展览展示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关注非遗;“演”即通过公益展演等活动,让社区居民及来青游客更多了解非遗;“传”即为社区居民传授各类非遗技艺,培育扩大传承群体;“教”即结合“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孩子对非遗的兴趣;“建”即在社区建立传习基地等设施,让非遗在社区落地生根;“特”即开展“一社区,一手艺”等特色活动,形成聚焦发展;“创”即开展“非遗+”文创大赛等活动,让非遗与市场更好结合。通过上述方法路径,以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更好地实现了非遗传承的“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在社区”活动,让非遗扎根于社区,让非遗文化浸润百姓生活。通过活动推进,青岛市打造了63个示范社区,建设了一批社区非遗传习实践基地和非遗博物馆,开展了一批非遗传习实践活动,更通过非遗产业化带动了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二、项目背景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青岛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项目20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省级非遗74项),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6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3人),形成了四级非遗项目合理分布、四级非遗传承人有效传承的梯队建设体系。这些优秀的非遗传承项目,代表着胶东地区传统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精华,展示着胶东地域文化内涵和青岛城市文化特色。而依托青岛市优秀的非遗传承项目和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大讲堂等形式,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活动,让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与百姓零距离交流互动,让传统的非遗传承技艺走进百姓的生活,是我们探索开展非遗传承项目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0年,青岛与北京(东城区)、上海、成都等8个城市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青岛市迅速行动,成立“非遗在社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局分管领导、职能处室以及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组成,制定了工作方案,发动全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资源,统筹开展业务培训、项目实施、媒体宣传、保障措施、督查落实等各项工作,推动“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落地见效。在工作过程中,青岛市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以建设“非遗特色社区”为抓手,开展丰富特色活动,强化专业理论研究,发挥社区主体作用,推动试点工作有序深化,让非遗传承在社区“活”起来,推动非遗项目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三、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引导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环境,提升传承传播能力;培育非遗传承的社区土壤,提升社区知晓度和传播力,逐步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市、区(市)、镇街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主要依托,推动非遗传承人全面覆盖市、区(市)、乡(街道)的公共文化设施,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等传承传播活动,实现布点全覆盖、机制全覆盖,形成“每个街道(乡镇)有非遗、每个社区有传人、每个设施有活动”的活态传承局面。引导和培育一批“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打造一批“非遗特色社区”。
四、主要措施
(一)建机制,让社区充分发挥活动开展的主体作用
1.建设组织领导机制。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了“非遗在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职能处室、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及各区、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活动组织实施、媒体宣传报道、任务督查落实等各项工作。
2.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根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领导小组确定“非遗在社区”经费预算。市级层面每年拿出40万元,各区、市进行相应资金配套,专门用于工作开展。组织成立专家指导团队和执行团队,适时举办“非遗在社区”业务培训班,定期深入各个重点社区,对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工作,保证各项活动稳步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建立典型引领机制。通过重点选树,典型引领的方式,组织开展“非遗特色社区”培树工作,两年来共培育并公布青岛市“非遗特色社区”63个,并选取10个非遗活动影响力强,市民参与度高的社区作为“非遗特色示范社区”给予每社区3.5万元的资金奖励。对选树的“非遗特色社区”,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力度,展示先进经验做法,从而为全市社区活动的开展树立了标杆。
(二)办活动,让非遗传承在社区“活”起来
1.开展特色节会活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活动载体作用,并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社区驻点传习、社区手工花灯展、“非遗+文创”大赛、社区非遗展演、社区非遗春晚、社区非遗培训班、社区非遗市集等特色活动。组织非遗保护单位积极创作新的优秀作品,深入社区为居民进行公益演出,让市民现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建立社区传习基地。支持各区、市将重点非遗项目与社区结合,在社区内设立非遗社区传习基地,使得非遗项目在社区落地生根,持续发展。以传习基地为依托,把非遗传习内容纳入社区服务点公益培训课程中,使非遗传习常态化,开设各类非遗特色课程,培养社区非遗爱好者、志愿者,扩充非遗传承群体。同时,支持青岛手工艺协会等社会组织,针对社区居民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实施“一社区,一手艺”计划,培育社区文化特色。
3.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各相关区市、学校积极将非遗项目纳入课程体系,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及非遗传承人等进校创作、展示分享,参与学校传承项目实践活动和学生艺术社团指导评价,促进学生了解历史,掌握技艺、培养兴趣、提升素养。青岛香港路小学以胶东大鼓为依托,列入省级非遗传习实践基地;市北区组织“非遗进校园——走进上清路小学”,崂山区组织的沙子口小学螳螂拳传习汇报展演,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胶州市常州路小学、莱西市泰安路小学和洙河小学分别依托柳腔、胶州秧歌、吕剧和剪纸等开发成校本教材,形成了校园内人人学练传统技艺的良好氛围。
4.举办“非遗+”文创大赛等活动。举办青岛首届“非遗+”文创大赛活动,通过宣传、动员、发布,共收到各类报名作品近500项,线上参与投票近40万人次,评选出传统工艺类、时尚创意类、设计类、网络人气类、礼品类等五大门类的近百件优秀获奖作品,对优秀获奖作品进行了路演发布,推动了传统文化、非遗文创从创意到设计再到产出的延伸和转化,让非遗企业和市民得到实惠。
(三)强宣传,让非遗文化深入人心
1.利用互联网全方位宣传非遗。充分利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结合青岛新闻网、大众网、凤凰网等网络媒体,对非遗在社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系统报道,累计报道次数超过700余篇。青岛新闻网的“非遗有潮范”、大众网的“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报道,成为网络媒体的品牌栏目。在疫情期间,我们还推出了“传承的力量——非遗进校园云课堂”系列活动,邀请古彩戏法、剪纸、泥塑、传统曲艺等非遗传承人通过云端展示技艺,累计观看人数超过50万人次。
2.打造宣传教育普及阵地。社区立足非遗项目,建设非遗特色展示场所,市南区澳门路社区的螳螂拳展示馆,城阳区东流亭社区建设的胡峄阳文化园,即墨区大欧村建设的大欧鸟笼乡村记忆馆等场馆,成为宣传展示非遗文化的重要基地,常年接待研学团队来此学习体验,各社区还依托非遗展馆,组织举办各类宣传、展示、培训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态势。
3.举办工作现场会等交流活动。在典型区市举办“非遗在社区”现场工作推进会,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升活动影响力,增强相关社区和传承人的荣誉感。
五、项目创新点
(一)创新非遗传习实践方式,让活动的开展更好地贴近群众生活
非遗技艺出自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剪纸、榼子、花饽饽、崂山故事,这些在我们儿时就耳熟能详的传统技艺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而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很容易引起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从而激发文化自信。因此,让非遗鲜活起来、在群众尤其是孩子心中扎下根,发挥出承载历史、传承精神、鼓舞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我们非遗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让非遗走进小区、走进学校、走进商区,让非遗文化扎根于人民群众当中,融汇于百姓生活当中,让民众聆听、体验、感知非遗,在与非遗传承人的零距离交流中体验非遗技艺,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自觉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的队伍当中。
在试点活动推进过程中,我们全面统筹各类非遗资源,突出“非遗在社区”扎根性、生活化、传承性的特点,多措并举,组织开展“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通过“展、演、传、教、建、特、创”等多种方式,强化培育非遗社群基础,为“非遗在社区”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和情感基础,不断创新探索方法与路径,扎实有效地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
(二)突出非遗文化特色,让非遗项目扎根于百姓生活
1.注重突出本土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尽可能选取一些本土性较强、具有一定历史传承和区域特色的非遗项目进行传习推广,从而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凝聚力,也能让非遗项目在社区民众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具有区域化、示范性特色的项目保护传承实践举措。截至今年,全市形成了以文化艺术中心、民俗博物馆、学校为主体的非遗传习基地51个,形成了非遗传习的地方品牌。
2.注重突出时令特色。借助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时间节点,通过非遗技艺体验、非遗展演、传统民俗礼节巡游等形式,更好地展现传统民俗文化,烘托节庆文化氛围。同时,注重非遗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结合,市南区推出了“顺时令·承非遗”市南区24节气非遗在社区传承创新活动,邀请授课导师,通过节气知识普及、非遗技艺传承、传统文化体验等形式,用鲜活灵动的方式传承二十四节气中深藏的中国传统文化。崂山区推出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茶课程,通过普及品茶与饮食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道,深受群众欢迎。
3.注重突出传承特色。活动中,我们注重推广普及技艺与提高民众文化修养相结合,群众在体验非遗技艺的同时,更能聆听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如螳螂拳中传习的强身健体与崇尚武德,九嶷派古琴中流淌的美妙旋律与情感表达,胡峄阳传说大讲堂里讲述的民间故事和形成的民间信仰,都是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体验,让群众的外在和内心都受到了熏陶,从而实现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邻里情感、提升社区凝聚力的独特作用。
(三)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提高“非遗在社区”活动影响
1.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方式,全方位宣传非遗。一是在青岛新闻网等平台开辟“非遗在社区”专栏;二是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举办“云游非遗·图片影像”展等宣传活动;三是制作推出《非遗文化传承》《非遗“守”艺人》《“遗”脉相承》等一系列非遗宣传片;四是通过学习强国、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推出鸳鸯螳螂拳、李氏小儿推拿、古琴、剪纸等非遗项目网络课程;五是组织《时尚青岛》等新闻媒体对传承人进行采访报道。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网络宣传,打造网红非遗传承人,全方位宣传“非遗在社区”活动,提高非遗在社区居民中的知晓度。
2.支持鼓励社区非遗传习场馆、展览馆建设,打造“非遗在社区”宣传、展示、教育、普及阵地。充分发挥区市力量,在全市数十个社区建立非遗活动场所,仅青岛市南区就有鸳鸯螳螂拳俱乐部、春和楼博物馆、周楣声艾灸博物馆、八白散古法养颜文化展厅、九嶷派古琴儒风琴院、李德修中医博物馆、青大非遗研究中心、英记楼展厅、锔艺展览馆、太极螳螂拳皓天国术馆等10余家沉浸在社区里的非遗传习场馆,还开辟了燕儿岛公园、北山公园等户外传习场地,评选出了6个非遗传承传习基地,为“非遗在社区”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六、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结合“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要求,我们指导具备一定非遗传承基础的社区、村庄、新村等,强化氛围营造和宣传动员,挖掘发挥各自特色,在社区内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传承推广活动,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打造“非遗特色社区”。青岛市培育的63个“非遗特色社区”,涉及十大门类的非遗项目,非遗项目传承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和社区居民日常文化生活得到有机结合,做到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一区一品牌。
(一)以政府实事方式推进工作全面深入
胶州市将“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连续两年列入胶州市政府实事,按照“总体设计1+1”(一社区一方案)、“设施设备1+1+1”(一室一厅一广场)的思路,以“培育项目2+2”(胶州秧歌、三铺龙拳两个必备非遗项目+两个特色非遗项目)的方式,每年度在全市打造10个示范点;同时,在胶州市文化馆非遗陈列厅建成“试点工作成果展厅”,在茂腔剧团建茂腔展示中心,开展“非遗在社区”传统胶州秧歌培训、胶州市“非遗在社区”传承人驻点传习、“社区非遗春晚”和“社区非遗市集”、项目集中展演巡演等一系列活动,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二)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工作目标导向
市南区支持鼓励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习场馆、展览馆建设,打造“非遗在社区”阵地,让非遗项目活动与当地居民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鸳鸯螳螂拳项目在街道社区支持下,于燕儿岛公园、北山公园设立户外传习场地,免费为社区居民传授螳螂拳,使得居民学拳练拳成为一种习惯,为“非遗在社区”活动扎根社区做出良好示范与探索;九嶷派古琴项目在社区内设立儒风古琴社,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参观和体验服务,并定期在社区公共区域进行义务演出,让社区居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三)充分发挥社区特色项目作用
城阳区充分发挥重点非遗项目作用,借助国家级非遗项目“胡峄阳传说”在社区内的良好基础,在项目所在的流亭街道东流亭社区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示范工作。在开展非遗文化大讲堂、非遗研学等活动基础上,将“非遗在社区”活动与其传统的“非遗大集”等各项活动深入结合起来,使得“非遗在社区”活动有了非常好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让社区居民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在社区内营造“人人讲非遗”的良好氛围。该社区通过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传播,使得社区居民在保持良好传统风俗的基础上,人际关系进一步融洽、居民素质不断提升,百姓安居乐业,邻里纠纷、居民上访等不和谐现象几乎消失。
(四)策划主题活动带动全民参与
市北区创新推出“非遗在社区、文化进万家”手工花灯展系列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深入到全区22个街道办事处137个社区进行材料发放和花灯制作技艺的传授,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群众手作花灯,从中选取出365盏制作精美、造型多样的花灯,在商业步行街设立百余米的长廊进行展示,营造浓浓的民俗年味,吸引社区群众和市民游客驻足欣赏。同时,还设置非遗市集、猜灯谜等活动版块,成为青岛市虎年元宵节期间最具人气最富特点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花灯展选择在青岛市最具人气的台东三路步行街开展,将赏花灯、品元宵、猜灯谜、观非遗等文化娱乐板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周时间内参会的人数超100万人次,销售花灯等非遗产品上万余件,活动期间话题长期占据抖音同城热搜榜前三。
据不完全统计,“非遗在社区”活动自举办以来,共在社区举办近1000场传习实践活动,参与群体超过50万人次。组织线上网络课堂50余场,受众人流量超过20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和普及。
以青岛市“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为引领,2022年6月1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济南市中区、淄博博山区、潍坊临朐县、济宁任城区、聊城东昌府区6个县(市、区)为山东省“非遗在社区”试点地区,全面开展省级“非遗在社区”的试点工作。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