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 聊城大学
完 成 人 尹 蕾 宗传军 王海华 刘 哲 李 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山东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指出,要以黄河音乐文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为抓手,推动黄河文化与齐鲁儒家文化、运河文化融合发展,书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
一、项目概况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动风俗”项目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传承弘扬黄运传统文化为目标,充分发挥“乐”在移风易俗中的作用,以聊城大学音舞专业团队为核心,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采用三点两段式(非遗←→高校←→社会)非遗传播路径,创设“音乐驿站”“非遗工作坊”“中国尺八讲演堂”等系列品牌活动,共建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实现黄河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一)实践性
本项目聚焦黄河、运河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非遗工作坊”“博雅大讲堂”“音乐治疗志愿服务”“中国尺八讲演堂”等品牌活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创新性
项目通过城校互融、共参共建,将黄河传统音乐与市民文化有机结合,多维度打造文化品牌活动,激活城乡文化活力和文化产业引擎。
第一,城校融合,一核多联。以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千余人专业团队为核心,与政府、企行业、社会团体等多方联动、深度融合,致力公共文化服务。
第二,形式多样,兼顾城乡。“创新百场微演走一线”“美育浸润计划”“音乐驿站”等活动品牌,展演达千余场,有效丰富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项目成立文化服务队,以乐为载体,弘扬齐鲁传统文化、黄河精神。
(三)示范性
该项目以艺术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将黄河国家战略融入地方文化服务,有效激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活力。项目获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山东省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山东省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山东省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社会艺术实践奖励三百余项。《人民日报》、中国网、央视网等媒体对项目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报道,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
二、项目实施背景
一是黄河国家重大战略背景。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山东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明确:要以黄河音乐文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为抓手,推动黄河文化与齐鲁儒家文化、运河文化融合发展,书写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篇章。
二是城乡文化艺术活动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均衡发展”理念,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乐动风俗”项目针对鲁西地区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明显的状况,立足齐鲁地区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力量,创新文化艺术交流路径,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结合乡村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有针对性地创编文艺作品,分层、分类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共享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确保城乡文化的多样性和持续性,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推动区域社会文化均衡协调发展。
三是艺术助力社会公共服务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文化”便是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艺术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播正能量、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黄河文化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时尚宜居、安定和谐的新聊城,培育文明乡风、民风,充分发挥艺术在社会文化服务中的优势,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四是城校融合背景。2021年,聊城市人民政府与聊城大学签署了《城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全面深化提升的新阶段。在众多社会主体中,艺术专业院校在参与和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艺术普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送”艺术进城乡、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教育,实施惠民演出、美育浸润计划、音乐治疗志愿服务等,通过校地同向发力,创作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艺术作品,打造特色区域文化品牌,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艺术乡村发展道路,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五是高校丰富的艺术实践资源优势。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是山东省首批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院现有教师68名,23人具有博士学位,在校生一千余人,每年参加各类演出近百场。师生先后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金孔雀奖、山东省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大赛、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省部级以上获奖两百余项;多次承担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单位的节目录制,受邀赴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展交流和演出。
基于上述背景,音乐与舞蹈学院结合自身的专业设置特点和优势,积极联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深入社区、乡村,广泛开展黄河、运河音乐挖掘、传承、创编、传播、音乐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实践主导、服务社会”为宗旨,打通传统民间艺术、高校、社会三方通道,构建起“三点两段式”社会公共服务文化的立体化传播体系,实现黄河音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城乡公共文化建设。
三、项目目标
通过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完成“三个一”目标:一种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一支黄河音乐文化传承队伍、一类人才培养模式。
一种机制:城校融合基础上的“一核多联”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一核是指: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专业团队。多联是指: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乡村学校、社团、社区等多方联动,通过城校深度融合、共同致力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的传播,为更好服务区域城乡居民的文化艺术需求贡献公共社会服务力量。
一支队伍: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的文艺队伍。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感染新时代城乡居民,切实将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增强人民家国情怀和精神力量,是时代使命,更是责任担当。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一千余人,具备专业音乐基础和较高音乐素养,是一支能够长期、稳定承担的黄河音乐文化传承的专业队伍。通过城校合作,充分发挥师生专业优势,必将长期为鲁西地区社会文化服务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一类人才培养模式:“双实践”为主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聊城大学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围绕新时代山东省文艺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建立以社会实践、艺术实践为主体的“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文艺需求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的文艺人才。
四、主要措施
一是双融合机制。2020年1月,聊城市人民政府与聊城大学城签署《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书》,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建立起“黄河文化与专业教学相融合、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融合”的双融合机制。集中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专业团队人才优势,与社会各界形成多方联动,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将城校合作落实落地。
二是多样化服务队伍。根据群众需求,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围绕“黄河文化”主题,设置灵活机动、类型多样的社会文化服务类型,全方位服务地方。主要包括“三队”,指组建的音乐治疗志愿服务队、非遗舞蹈工作队、黄河文艺创编队;“三进”,即进校园、进社区、进一线。通过“文艺轻骑兵”“音乐驿站”“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场微演走一线”“美育浸润计划”“博雅大讲堂”等形式,开展黄河音乐文化采风、普查、挖掘、创编、传播。
三是“教、创、研、演”一体兼顾。以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专业团队为主体、联合学界专家学者,挖掘齐鲁黄河、运河文化资源,形成融教学、创作、研究、表演为一体的黄河文化传承模式。创编舞剧《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运河两岸是我家》、舞蹈《古运回响》、山东琴书《将军渡》、山东民歌《黄河夯号》,编写教材《山东民歌》《黄河音乐文化概论》《黄河文化》(山东篇),开设《山东民歌》《鲁西地区特色舞蹈》《黄河音乐生态学》等。
五、项目创新点
该项目以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专业艺术团队与地方各部门、企业行业、社区、社团联动,围绕黄河文化致力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艺术需求,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文化振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效能创新等。
第一,校地融合,创新“一核多联”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联合地方资源,探索出校地深度融合服务社会公共文化路径。截至目前,“美育浸润”行动在阳谷博济桥第一小学开展合唱、舞蹈教学、排演200余课时;音乐治疗服务队针对特殊人群进行各类公益服务累计超过1.5万小时;学生在鲁西、新疆部分中小学建立合唱团、民乐团、山东民歌社团等传统音乐舞蹈社团20余支;参加各类艺术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千余场次,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二,对接国家战略,黄河文化融入公共服务。对接黄河国家战略,将黄河传统音乐舞蹈挖掘传承、黄河主题文艺创编作为聊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内容,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地域特色和聊城担当,更好挖掘传承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第三,双向奔赴,构建“三位一体”闭环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教学、艺术实践、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有机融合,创新高校与地方“双向奔赴”模式,形成专业教学、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的“学·践·用”三位一体的闭环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落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在高校得以系统整理、研究,并建立了稳定的传播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也探索出一条持续有效、规范系统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地方,从而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高校专业建设“双赢”。
第四,覆盖城乡,公益服务兼顾特殊群体。在东阿、茌平、高唐、莘县等地建立教学基地,在消防站、社区等建立艺术实践基地,通过“美育浸润”“艺术实践周”“音乐驿站”“百场微演走一线”“文艺轻骑兵”等活动将高雅音乐送到百姓身边。成立“音乐治疗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志愿服务视障、听障、自闭症等特殊群体,为400余名儿童进行了公益康复治疗逾1.5万小时。以文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缓解城乡公共文化资源不均衡问题。
六、现实问题解决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问题。表现在文化供给内容、覆盖面、效能等方面。
应对措施:首先,创设微小型、灵活机动演出团队。通过文艺轻骑兵、百场微演走一线、音乐驿站、音乐治疗志愿服务队、山东民歌社团等,使公共文化服务及时、高效,覆盖乡镇、社区;其次,关注特殊群体。建立公益服务队,通过音乐治疗辅助康复。例如,面对听障儿童进行的语言康复,研创了节奏言语指示信号法、乐调训练示范法等方法,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制作了可视音乐,实现了VR沉浸式语言康复训练体验。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接地气”现象。表现在有时过于追求高雅,与百姓需求脱节。不仅会浪费公共资源,而且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应对措施: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民族风俗、文化层次、城乡差异等因素,制定“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结合黄河传统艺术、非遗音乐、舞蹈、曲艺等,创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化产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使公共文化服务接地气、惠民生,让群众喜欢文化、参与文化,自觉成为文化创造者。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创新不足。表现在缺乏系统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和服务机构共享共建机制,智能化、个性化、一站式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不足。
应对措施:建立“多元共同体”。一是引导多方参与。组建政府部门统筹、专业人才领军、社团团体支撑、民间团队、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共建共享格局,建设专家库、演员库、文化志愿者团队库、群众性文艺协会等,实现服务供给的多元化。二是举办多品牌活动。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先后建设了十余个微小型品牌活动,扩大服务覆盖面,以灵活、便捷方式对百姓提供贴心、暖心服务。三是传播形式多样化。开展“线上+线下”“现场+直播”“理论+实践”“传承+创造”等多种形式,开设云课堂,进行培训、演出、志愿服务,将高校文化资源输送至乡村,拓展乡村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和知识。
七、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乐动风俗”项目在聊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丰富了城乡居民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需求,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一核多联”模式为城校融合、校地融合的高校办学模式开拓了新思路,高校与地方的“双向奔赴”,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活动分层分类,兼顾城镇乡村,建立起沟通城乡、服务基层、惠及民众、迅捷便利的文化通道。面向乡村,开展“百场微演走一线”“红色文艺轻骑兵”;面向中小学,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浸润计划”;面向社区,开展“中国尺八讲演堂”“志愿服务队”“传统文化讲堂”。
第二,开展黄河主题文艺创演,涌现出舞蹈诗《黄河奔流》《黄河两岸是我家》、舞剧《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主题晚会《黄河魂》等。
第三,“三点两段式”(非遗←→高校←→社会)新路径助推黄河音乐文化进入百姓生活。优秀黄河音乐文化经由高校专业师生整理、加工、创编,由高校专业团体推向社会各个层面,如诸城派古琴、山东琴书、柳林花鼓、临清架鼓、伞棒舞、运河秧歌等,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效实现黄河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四,社会服务成效显著,获批山东省首批中华传统文化示范校、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截至2023年,与社会各界合作完成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百余场;获山东省暑假大学生“三下乡”、中国志愿者服务大赛、“互联网+”、挑战杯、最美助残志愿等省部级以上奖励三十余项,各类专业竞赛二百余项。
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对接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强调“公益性”“服务性”,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社会效益突出。
“非遗舞蹈工作坊”“百场微演走一线”“中国尺八讲演堂”“文艺轻骑兵”“音乐治疗服务队”,被《大众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网、央视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乐动风俗”项目实现了三重功能的有机结合。一是搭建了“高校←→黄河传统音乐舞蹈←→社会文化服务”的“三点两段式”文化传播路径,积极为鲁西地区黄河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努力;二是构建“学·践·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建设目标和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将专业培养、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有机结合,探索出高校三位一体的闭环式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三是“一核多联”模式充分调动了高校与社会人才优势资源力量,实现社会文化服务中校、政、地、企的协同创新,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乐动风俗”项目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传统文化理念的现代呈现,项目将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切实将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指示,更好弘扬黄河音乐文化,坚定百姓文化自信、切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