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 滨州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滨州市沾化区文化和旅游局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完 成 人 王春贞 王增旭 房俊香 刘国锋 乔志伟 李 敬 裴文龙 吴志远
一、项目概况
“一部小戏走全国”品牌战略聚焦“小戏”“全国”两个关键点,以精品小戏创作为着力点,以锻造全国“金名片”为落脚点,探索建立以精品创作为龙头抓手、以灵活演出为中心环节、以政策保障为必要条件的沾化渔鼓戏传承发展创新之路,努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一)着眼实际,实践性较强
国家级非遗沾化渔鼓戏起源于1723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随着社会多元文化发展,沾化渔鼓戏一度濒临消亡。为做好该剧种保护传承,克服后继无人、经费紧缺、受众群萎缩等难题,打破以往靠排演大戏找出路的惯性思路,创新制定了打造原创精品小戏的迂回发展战略。小戏短小精悍,创作成本低、演出难度小,既能参演参赛又能下乡演出,为传承弘扬沾化渔鼓戏辟出了自救新路。
(二)深耕细作,创新性较强
一是配套政策措施健全。项目实施单位沾化渔鼓戏剧团整建制转为滨州市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全额财政事业单位,加挂沾化渔鼓戏剧团牌子),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通过争取文化惠民演出补贴及申报文旅部戏曲公益性演出补助、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等形式,筹集项目实施资金469万元,破解了经费短缺难题。结合戏曲行业特点,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的限制放宽到中专,先后从中国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国内一流文艺院校招纳年轻戏曲专业人才11人,为项目实施注入新生力量。
二是原创精品小戏迭出。紧扣乡村振兴、党风廉政、敬老孝亲等主题主线,先后创作推出了《图啥》《梦醒》《回马枪》等8部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向上向善的渔鼓小戏,亮相文旅部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2023年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平展演并获评“优秀剧目”称号;连续三届入围代表我省最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山东文化艺术节,荣获“优秀小型剧节目”奖;6部入围2023年首届“田汉杯”中国•响水小戏大赛,斩获2金1银1铜。
三是走市场谋创新发展。探索走“院团+院线”的市场化路子,联合山东演艺集团打造大型廉政题材渔鼓戏《郑板桥》,入选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剧目库,通过山东剧场院线平台开启全省巡演;拍摄制作的全国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登录全国院线,放映量超5万场,斩获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等三项国家级大奖。
四是坚守文艺为民初心。坚持将优秀获奖渔鼓剧目送到百姓家门口,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惠民演出530场次,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
(三)打造标杆,示范性较强
通过实施“一部小戏走全国”品牌战略,使沾化渔鼓戏从濒临消亡到大放异彩、项目实施单位沾化渔鼓戏剧团从默默无闻到全国文艺院团改革标杆,其相关经验、做法先后在2021年全国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培训班、2022年全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现场会暨全省艺术管理工作交流会、2023年文旅部副部长调研座谈会上作交流分享,入选2022年全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典型案例。
二、项目背景
(一)沾化渔鼓戏一度濒临失传困境
渔鼓又称道情,原是道士们唱的曲调。据《山东地方戏戏曲史料汇编》一书记载,渔鼓渊源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明清以来流传渐广、影响扩大,成为广为传唱的曲艺形式。自清雍正元年(1723年)起,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胡营村业余爱好者将说唱的渔鼓搬上舞台,并随着演唱内容和角色行当的不断扩充,逐渐衍化发展为独立剧种。沾化境内胡营村、双陈村、樊桥村、大蔡村、付家村、韩家村以及河北省黄骅市的冯家堡、赵家堡等都曾有颇具规模的业余戏班,一度流传“扔下牲口撇下筐,庄里传出渔鼓腔”的盛况。直至1957年,受自然灾害和历史原因影响,业余戏班相继撤销,大规模演出活动中断,渔鼓戏逐渐没落甚至濒临灭绝。到2006年,会表演渔鼓戏的老艺人仅4人,对于沾化渔鼓戏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二)沾化渔鼓戏艺术价值独特
沾化渔鼓戏的主要板式“三句一扣”为本剧种基本腔调,其唱腔高亢、古朴、明快、跳荡;其演唱善以乡音土语化雅为俗,吐字清晰、润腔自如、流畅上口、别有浓趣。加之结合当地船号形成的“一人唱众人合,领合呼应”及“帮、打、唱”三位一体的演唱形式,别具一格。其独具特色的戏文、表演形态、音乐结构体制,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此外,沾化渔鼓戏遗存着道教文化、异地(山西、河北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历史血脉,对研究多元文化交融具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历史价值。
(三)沾化渔鼓戏保护传承迈入新起航
改革开放以后,省、市、区文化工作者对渔鼓戏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1983至1988年,戏曲音乐家王永昌先后四次到沾化区胡家营村、傅家村采访渔鼓戏老艺人,积累了大量原始唱腔及口述笔记等珍贵资料,为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一稀有剧种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3月,滨州市沾化区文化和旅游局会同滨州市专家深入流布区域,将当时仅存的四位老艺人所能记忆的《二度》《高老庄》《出家》等剧目进行系统整理,并将发现的当年演出服装、道具、乐器及道观旧址和调查材料进行印证,使这个濒临灭绝的古老剧种重获生机。
在此基础上,为将渔鼓戏进一步继承、创新和发展,滨州市沾化区把渔鼓戏定为五张县域名片之一,并于2006年5月正式成立沾化渔鼓戏剧团,复排了部分传统戏,创作排演渔鼓小戏《审衙役》《追龙缸》。同年,在第四届中国小戏艺术节上,《审衙役》从40多个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推荐剧目”等七项大奖。2006年10月,应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邀请进京演出并获成功。在北京召开的渔鼓戏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沾化对渔鼓戏的挖掘保护工作,对渔鼓戏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对剧本创作、音乐创作和演员演技给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底,沾化渔鼓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以国发[2008]19号文公布渔鼓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自2006年以来,新创作的渔鼓小戏入选省级以上项目资助、赛事、展演30项(次),部分剧目更是斩获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全省泰山文艺奖等23个奖项,连续七届登上全国小戏界最高展示平台——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累计6次立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以“一年一部精品,部部荣获大奖”的优异表现向全国展示了沾化渔鼓戏的生动魅力。
(四)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作为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文化部门,有义务和责任保护传承沾化渔鼓戏,破解地方传统戏曲面临的生存、唱响主旋律以及走向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三、项目目标和主要措施
项目目标是推动国家级非遗沾化渔鼓戏保护传承及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打响知名度,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主要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保障体系
一是院团体制改革聚合力。项目实施单位之一、沾化渔鼓戏保护单位——沾化渔鼓戏剧团整建制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保留沾化渔鼓戏剧团牌子,由差额事业单位转为全额事业单位,彻底放下了“谋生存”的沉重包袱,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了干事创业上来。完善外部硬件设施支撑,争取滨州市沾化区委、区政府支持,筹资近7000万元建成沾化渔鼓戏剧团新办公楼,将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剧场——沾化大剧院交于其免费使用。建立内部业务考核、绩效考核“双效机制”,每年邀请4至5名省内专家成立评审团,对剧团全员实行业务测评打分,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二是人才培育扶持注活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成立沾化渔鼓戏艺术创作委员会,聘请全省知名戏剧创作、研究、评论专家担任委员,为小戏创作演出提供指导;打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的限制,对具备“娃娃功”“童子功”的应聘人员学历放宽到中专,近几年累计从中国戏曲学院等国内一流文艺院校招纳戏曲专业毕业生11人;突破编制壁垒,依托区内1家国有文化企业招聘戏曲人才8人;鼓励沾化渔鼓戏剧团演职人员积极赴外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比赛活动,近三年先后有6人获评“齐鲁文化英才”“齐鲁文化之星”等相关文化类荣誉称号,22人次在全省戏曲红梅大赛、全省中青年戏曲演员比赛等省级赛事中获奖。
三是资金经费支持添动力。按照“多渠道筹资、强支撑壮腰”思路,2021年以来,沾化渔鼓戏剧团作为沾化“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承接主体,累计争取资金291万元,完成公益性演出530场次;积极申报文旅部戏曲公益性演出资金补助、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累计争取资金178万元。这些资金有效激发了开展沾化渔鼓戏剧目创作、人才培养、交流展示等工作的内生动力,变“外部输血”为“内部造血”。
(二)坚持内容为王,打磨精品力作
一是坚持“去粗取精”传承。挖掘整理《韩湘子》《高老庄》《西游》等多个优秀传统剧目,采用原始唱腔唱调进行复排,重现“原生态”。同时,一改沾化渔鼓戏传统表演“多粗少细”“多拙少巧”状况,创新舞蹈、说唱等表演程式,并研制了获得国家专利的伴奏乐器——渔胡,使高亢、质朴的乡土腔更加细腻、活泼。
二是守牢“创作为民”立场。每年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沾化渔鼓戏剧团演职人员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一线,集中开展体验生活、素材收集、蹲点创作等,以实践活动带动文艺创作。
三是打造“匠心独运”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乡村振兴、党风廉政、敬老孝亲等主题主线,精心雕琢了《图啥》《梦醒》《回马枪》等8部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向上向善的渔鼓小戏。联合山东演艺集团,将“郑板桥三部曲”《审衙役》《追龙缸》《打板桥》3部渔鼓小戏融合打造的大型廉政渔鼓戏《郑板桥》成功立上舞台。投资200万元拍摄制作的全国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以“中国冬枣之乡”沾化为背景取材,在充满张力的戏剧冲突、极具烟火谐趣的剧情设计和对戏曲内蕴的美学观照中,生动再现了农村移风易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的时代故事。自2021年9月通过山东新农村电影院线登录全国农村电影市场以来,《枣乡喜事》持续位于中央宣传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订购榜单前十,累计放映约5万场,实现了叫座又叫好,订购量与评分双高。
(三)闯出广阔天地,擦亮品牌名片
一是勇攀高峰。近三年,组织沾化渔鼓戏精品剧目先后亮相文旅部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2023年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平展演等省级以上大型展演活动10次,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1个,6部作品入选2023年首届“田汉杯”中国•响水小戏大赛决赛、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等省级以上奖项10个,以“一年一部精品,部部荣获大奖”的优异表现向全国展示了沾化渔鼓戏的生动魅力。
二是接好地气。坚持精品创作与文化惠民相结合,精选优秀剧目送到田间地头,累计开展惠民演出530场次,覆盖观众达10万余人次。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为沾化渔鼓戏传承发展培植了一方广袤沃土。
四、项目创新点
(一)“出人”
一是引进人才。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的限制放宽到中专,为沾化渔鼓戏剧团招纳中国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国内一流文艺院校戏曲专业毕业人才11人,均为“95后”。
二是留住人才。对青年戏曲人才,通过“师带徒”“老带新”“自我考核”等方式提升综合素养,共有22人次在全省戏曲红梅大赛、全省中青年戏曲演员比赛中获奖。同时,还让他们挑起戏曲传承的大梁,共有6人在小戏《梦醒》《回马枪》及电影《枣乡喜事》等多部渔鼓作品中担任主角,为沾化渔鼓戏舞台注入了新生动力。
(二)“出戏”
一是紧盯“小”。为解决地方剧团后继无人、经费紧缺、受众群萎缩等问题,创新打造了《图啥》《梦醒》等8部具有“短、灵、快”特点的渔鼓小戏。这些小戏创作成本低、演出难度小,既能参演参赛又能下乡演出,为沾化渔鼓戏传承弘扬奠定了坚持基础。
二是载体“新”。改变沾化渔鼓戏传统表演“多粗少细”“多拙少巧”状况,创新舞蹈、说唱等表演程式,研制了获得国家专利的伴奏乐器渔胡。
三是题材“广”。组织创作的渔鼓作品,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灵感,演的都是地方上的好人好事、民风民俗,包括现在大力提倡的家风、家规建设以及乡音乡愁等题材内容,形成了生活气息浓郁、舞台呈现清新、贴近时代潮流的艺术风格。四是聚焦“精”。坚持“要出就出精品”的创作思路,共7部作品荣获2023年首届“田汉杯”中国•响水小戏大赛金奖、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等省级以上奖项10个。
(三)“出效益”
探索走“院团+公司+院线”的市场化新路子,联合山东演艺集团打造的大型渔鼓戏《郑板桥》通过山东剧场院线平台开启全省巡演;拍摄制作的全国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在全国放映5万多场,荣获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等三项国家级大奖。
五、现实问题的解决情况(行业共性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
戏曲传承发展主要面临资金不足、人才短缺两大问题。
(一)经费稳定支持添动力,破解资金瓶颈难题
一是补助惠民演出。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将沾化渔鼓戏剧团列为送戏下乡承接单位,对其开展的530场惠民演出活动给予经费补贴291万元。
二是对上争取资金。组织剧团成功获批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戏曲公益性演出项目补助经费168万元;创排的渔鼓小戏《图啥》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争取资金10万元,取得全国基层院团第六次成功立项的历史最好成绩。
三是扶持文艺创作。每年划拨经费对优秀渔鼓戏剧目创作予以扶持,对荣获省级以上重要奖项的项目给予奖励和补贴,变“外部输血”为“内部造血”。
(二)人才引进培育注活力,破解演员短缺难题
一是留住“老班底”。对剧团实绩突出、德才兼备的“戏骨”,在政治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优先考虑,先后有6人获评“齐鲁文化英才”“齐鲁文化之星”“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是打造“新势力”。结合戏曲行业特点,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的限制放宽到中专,先后从中国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国内一流文艺院校招纳具备“娃娃功”“童子功”的年轻戏曲专业人才11人;突破人才引进瓶颈和编制壁垒,依托区内1家国有文化企业招聘戏曲人才8人。坚持“炼”出本领,鼓励剧团职工积极参与各类业务技能比赛,先后有22人次在全省戏剧红梅大赛、全省中青年戏曲演员比赛等省级赛事中获奖。截至目前,剧团专业演职人员发展至32人,其中获评中级以上职称的有19人,老中青人才结构趋于稳定合理,人才瓶颈困境加速破题。
三是着眼“新未来”。实施“渔鼓戏社会联动工程”,把沾化渔鼓戏作为中小学课余选学课程,推进“渔鼓戏进课堂”与“进剧团学渔鼓戏”,年均参与学生1000余人次,为普及渔鼓戏、培养传承人开展了有益探索。实施“庄户剧团发展扶持工程”,每年组织沾化渔鼓戏剧团对15个庄户剧团、150名乡村文艺骨干进行业务技能辅导,壮大基层专业化文艺人才队伍,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六、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一是地域特色,小戏曲也有大舞台。2021年以来,新创作的《图啥》《梦醒》《回马枪》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渔鼓小戏,先后亮相文旅部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2023年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平展演并获评“优秀剧目”称号;6部小戏入围2023年首届“田汉杯”中国•响水小戏大赛,斩获2金1银1铜;参加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荣获“优秀小型剧节目”奖。大型廉政题材渔鼓戏《郑板桥》入选“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剧目库及2022年全省“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优秀剧目展演,拍摄制作的全国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登录全国院线,放映量超5万场,斩获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第五届农民电影节“2022年乡村振兴主题电影推荐影片”等三项国家级大奖。
二是传统焕新,小剧种也有大作为。通过实施以“创作接地气、排演近生活”的渔鼓小戏传承发展策略,使沾化渔鼓戏从濒临消亡到大放异彩,项目实施单位沾化渔鼓戏剧团从默默无闻到全国文艺院团改革标杆,走出了一条“以小见大”“以小搏大”的特色突围之路,结出文艺精品创作和群众受益“累累硕果”,奏响一个剧种与一个剧团互救共赢的“命运交响曲”。
三是总结推广,塑典型彰显大气象。项目实施经验做法先后在2021年全国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培训班、2022年全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现场会暨全省艺术管理工作交流会、2023年文旅部副部长调研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分享,入选2022年全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典型案例。
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实施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双丰收。
(一)社会效益
一是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沾化渔鼓戏保护传承以“创作接地气、排演近生活”的渔鼓小戏为传承发展策略,在国内戏剧领域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成为滨州市乃至山东省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建立的以精品创作为龙头抓手、以灵活演出为中心环节、以政策保障为必要条件的传承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是作品创作紧扣时代脉搏。在渔鼓小戏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党风廉政、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敬老孝亲等时代主题,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灵感,采取“说故事”“讲道理”“明是非”相结合的方式,创作推出了《图啥》《梦醒》等一批生活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鲜明、既有灵气更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三是助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将渔鼓戏演出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载体,把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优秀剧目送到田间地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表演。近三年,累计开展惠民演出530场次,覆盖观众达10万余人次。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既潜移默化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培养了大批“粉丝”,为沾化渔鼓戏传承发展培植了一方沃土。
(二)经济效益
积极探索走文艺创作市场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21年9月26日,与山东演艺集团合作打造的大型渔鼓戏《郑板桥》正式公演,2022年通过山东剧场院线在全省进行巡演。2021年9月27日,国内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完成首映,通过农村数字电影院线面向全国发行放映,并在2022年11月接连入选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斩获“中央宣传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推荐影片”“2022年乡村振兴主题电影推荐影片”“优秀戏曲电影”三项国家级殊荣。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