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第五届项目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篇

教育引领、文化赋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 2023- 06- 20 11: 45 点击次数: 来源: 科技教育处

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青岛大学

济宁润德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完成人:侍锦、彭卫丽、吴茂林、孙亮、江乐平、王灵延、翟洪坤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青岛大学凝聚高校、公司企业、政府部门等诸多社会力量,打造“非遗+”传承创新模式。经过多年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形成了“教·学·研·产”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


一、项目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侍锦教授,带领团队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考察,以“博物馆+课程+体验+学术+创意+市场”的业态组合,致力于非遗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利用,成果丰硕。获批非遗相关课題立项20余项,教科研获奖10余项,专著2部,论文十余篇,2020年侍锦被评为山东非遗年度人物。

基于“非遗源于乡村并服务于乡村”的理念,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优势,通过教育研学、文创设计、助力三农等路径,为乡村文化振兴培根铸魂。创新“教·研·产·创”一体化传承,构建了教育引领、文化赋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范式,为非遗在传承和创新发展上开创了新的路径,实现非遗在当代的文化价值,形成完整配套发展体系,研、学、游服务人数达20万人次。实现可推广、可借鉴、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被学习强国、大众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并在CCTV农业农村频道《我的美丽乡村》播出。


二、项目实施背景

习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以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进一步丰富、深化“三农”工作重点,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绘就乡村振兴的“神笔马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非遗”足迹,彰显出党中央对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实践日趋活跃,保护非遗正在成为社会自觉。

青岛大学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侍锦为代表的教学团队以大学生为基础力量,搭建大学生和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平台,积极对接校友和企业资源,开展非遗文创研发、服务三农、非遗研学教育“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建设新模式。“云贵手工印染创新平台”项目入驻青岛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19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2020年落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济宁市泗水县东仲都村,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多彩非遗构筑美丽乡村”亮相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合作对接会。


三、总体目标

“教育引领,文化赋能”。项目团队着力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研究创新、宣传推广工作。用非遗视角解码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非遗优秀传统文化贯穿高校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非遗技艺传承;以非遗文创研发、非遗研学教育、服务的美丽乡村振兴建设新模式,实现非遗活化,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联合官方主流媒体、自媒体,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举办非遗展览和非遗文创大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展示非遗之美,带入大众视野和生活,使非遗产品、非遗项目能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传承。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深化顶层设计

一是“校院联动,多方合力”的工作机制。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学校成立“青岛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工作小组。建立由美术学院侍锦教学团队牵头,教务处、图书馆、人文社科处、创新创业学院、团委、学生处协同配合、共同参与的“校院联动、多部门合力”的协调工作机制,结合青岛大学美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切实把基地建设作为落实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务处负责将非遗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人文社科处提供科研政策咨询与保障支持;学生处、团委和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发动师生建立非遗实践社团和工作坊,参加“互联网+”、大学生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传承传播非遗文化,锻炼学生实践综合能力。

二是分层次模块化“非遗教育”课程体系。紧跟教育时代前沿,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坚持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拓宽专业教育口径,构建“通识+专业+多元实践”多层次模块化非遗课程体系:第一层次开设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体验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第二层次以设计专业为主体,开设设计创意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第三层次构建以课外科技活动、文化创意活动、学科竞赛、学术创新及专利申请、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程体系。文化通识教育课与专业核心课相互交融,文化理论课与社会实践课并驾齐驱,教学方式更加多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校企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美育作用。

三是提供项目孵化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学校重视并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项目提供孵化平台;设立相关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立项,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带领学生做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依托大学生创业项目研究成果,参加各类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项目竞赛;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专创融合教育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内容,保障项目工作的有效推进和持续深化。

(二)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思创”融合

一是打造“实物+民艺博物馆+互动体验”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侍锦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常年坚持民间传统工艺田野考察,搜集数以万计实物,成立青大民间工艺博物馆,内设非遗书屋、非遗体验厅、非遗研究中心、“非遗+文创”工作室等空间区域,开展非遗大讲堂,组织举办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对接非遗企业设计开发文创产品;以“博物馆+课程+体验+学术+创意+市场”的业态组合,致力于非遗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利用,实现“非遗活化”,切实将基地打造成青岛大学的特色和品牌。以博物馆为依托,举办各种活动传承传播民间工艺文化,其活动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向社会宣传了学校在美育、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成果。

二是双创育人,推进“项目+竞赛”式课程教学。在“非遗创新设计”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同时,把项目、大赛纳入课程实践教学。校内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推行学生“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让本科生参与项目研发,形成“科研促进教学”常态;校外以学科前沿为引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联合行业企业,做真题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综合知识运用与实践动手能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互联网+”“挑战杯”等综合性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为抓手,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美术学院学生参赛获奖率达八成,获批大学生大创项目国家级一项,省级三项,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近十项,获山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各类学科专业大赛获奖近百项。

三是思政先行,服务社会,奉献价值引领。教育部2019年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美育“要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导高校美育教师和学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本项目团队以实践项目为依托,搭建了“校企政”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平台。2020年组织青岛首届“非遗+”文创大赛,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青春助力,彩绘泗水”团队还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评为“全国优秀团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四个自信”及爱国情怀。

(三)挖掘非遗文旅资源,促进乡村发展振兴

一是充分挖掘非遗蕴含的文旅资源基因。以“非遗田野考察”为路径,对代表性非遗项目做系统深入考察,组建专业视频影像团队,建立数字化资源库;进一步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阐发,厘清山东非遗的现存分布、传承现状、价值内涵;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产传承创新的理念与路径,为旅游产业注入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

二是探索非遗资源旅游化、产品化。结合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探索非遗资源旅游化、产品化,形成文旅资源传播效应,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发挥学校设计资源优势,依托“青大民间工艺博物馆”下设的“青大非遗研究中心”和“青大非遗+文创设计工作室”,联合非遗企业,设计开发非遗文创产品,践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发展“非遗+”乡村旅游,实现非遗活化。以“非遗+教育”“非遗+文创”“非遗+三农”理念,建立研究设计团队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平台,发展乡村旅游,给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例如,项目团队成员吴茂林在教学团队搭建实践平台基础上,主持“非遗+印染”乡村旅游项目,并持续改进。2020成立济宁润德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当地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作出贡献,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典范,并被多家媒体报道。


五、项目创新点

(一)实践性

一是发挥研学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坚作用。“非遗+研学”教育实现文化传承,培养新一代的文化群体。现项目应用实践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泗水县东仲都村,开发系统课程开发15套(种),服务全国研学游人次达20万。

二是全面联合科研创新力量文创研发推广。实现多种类文创产品带动文化创新发展,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非遗“活化”,让消费者“用非遗,学非遗,做非遗”。充分发挥校友企业的创新力量,建设5所民艺场馆为科学文创研究工作第一手材料:建设文化场馆42处,开发出创新设计纹样367余种,产品120余套(种),参观服务人次近50000人次。

三是“非遗+乡村振兴”助力三农。“非遗+农耕文化”结合,开展研学推广教育和文创原材料生产,助力三农。将非遗技艺原材料的种植发展当地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乡村就业问题,将时尚设计理念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注入乡村文化创新活力。现解决当地12位村民就业问题,间接带动89位就业岗位。


(二)创新性

一是非遗文创。以传统手工为主题,从工艺、形态及情感内涵等多维角度出发,挖掘、分析、提炼并延伸其深层次文化内涵,设计出“实用+价值+生态”的文创产品,以其鲜明的独特性满足现代市场需求;全国首创以漫画推广非遗技艺,以漫画形式讲述非遗故事,感受非遗文化。

二是非遗研学。开展创意课堂、手工课堂、文化课堂“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开展‘非遗物件观摩、非遗工艺体验、非遗作品创新’三步走的战略模式,形成以趣味性、操作性、实用性培养多种综合能力的创新形态。教育带动当地美育发展,建设留守儿童美育课程体系,以文创带动创新活力,发展当地文化创意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团队创新——多种长效合作共创发展。青岛大学与济宁润德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尚阳文化产业集团打造新模式,联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和济宁泗水阅湖尚儒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基地等20余家单位协同合作,为项目实现“教产研融创推”一体化发展。

(三)示范性

以“非遗+”理念为核心,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大学生为主要力量,以传统手工蓝染项目为基本形式,以创意服务产业为载体,吸引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出一条兼具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创业之路。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及教育普及,提升高校创业率,带动乡村农民就业。面向全网全社会进行推广,实现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六、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项目培育内容已经落地全国旅游乡村重点村泗水县东仲都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成型的产品和教育体系。项目发展运营三年以来,漫画系列作品2套、视频多部、开发出创新设计纹样300余种,产品40余套,举办印染教育课堂1000余场、服务人次近50000人次、国际交流活动2场、参与建设民艺博物馆3处、举办30余场展览的参观人次近20万人次。2019年团队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联评为“山东省优秀团队”;2019年“非遗助困·圆梦青春”被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评为2019年山东省“爱心传递”主题育人活动优秀典型;2020年团队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优秀团队”。项目形成“产品带动教育、非遗教育宣传乡村、农业提供原材料制作非遗创新产品”的,可发展、可循环、可持续、可推广的闭环新模式。

项目的“非遗+”概念的可推广性极强,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已经实现落地创收,并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目前国家大力推广乡村振兴建设,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未来在全国也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