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国有景区改革“一引其纲”带动全域旅游“万目皆张”
在潍坊,一个常住人口84万的县级市——安丘,经历了三年的沉淀后,今年该市文旅产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总投资160亿元的十大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势如破竹,加快推进。
2022年度安丘市接待游客470.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19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安丘市接待游客120.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02亿元。探寻安丘文旅产业厚积成势的密码,持续深化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
以“有解思维”破解国有景区发展瓶颈
安丘国有青云山、青云湖景区曾盛极一时,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曾被称为“山东第一园”,但从前些年开始,青云山景区也像全国许多国有景区一样,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盈利能力差,继而导致不能迅速精准的切中游客所需,景区与十几年前变化不大,与此同时,客流量大幅度减少。
改革是开新局的核心。安丘市坚持集成化改革思维,对国有景区逐个“敲开核桃”:整合青云山、青云湖和市招待所等资源,注册资本2.4亿元,组建安丘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市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文化旅游企业。在此基础上,坚持有解思维,全面理顺烂尾十多年的“云湖宝珠”权属关系,将储备资产注入安丘市文旅集团,对“云湖宝珠”进行改建扩建,重新打造了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青云国际大酒店,已然成为城市新地标。
行之有效的改革,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2020年,安丘市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安丘市文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缴纳税金57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2023年第一季度,安丘市文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939万元。
以“龙头引擎”带动文旅产业全面起势
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安丘市文旅集团邀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公司专家、运营专家、景区投融资专家进行策划,总投资10亿元启动青云山、青云湖景区一体化提升工程,先后打造了梦想乐园、射箭馆、沐心小筑等10余个项目。今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青云山动物乐园项目,截至目前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成为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二次消费”新的引爆点。下步将抓住新的风口,建设夜游青云山元宇宙项目,以项目发展带动集团全面升级。
高端民宿一直是安丘旅游的短板。安丘市文旅集团投资2000万元在石埠子镇建设茅山依舍项目,配套建设乡村旅游驿站、四季采摘园、拓展基地、儿童乐园、山货市场等内容,目前已完成主体,预计今年10月1日开始运营。
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成功实践,带来的是不仅是国有景区的改新升级,更带动了整个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安丘文旅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喜人态势。中颐康养、山湖一体化、青云花谷、正大农旅、茅山依舍、获鹿山谷、歌尔Gcamp营地、柘山乡情、合力牧场、希尔顿欢朋酒店等十大项目加快推进,年底可建成运营80%以上。蓬勃兴起的文旅产业对增加安丘文旅产品供给起到决定性作用,1-2年内可增加A级景区5家以上。以青云国际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带的城市休闲旅游和以齐鲁天路为轴的乡村民俗旅游的“一带一路”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成型。同时,安丘市整合80余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精品农家乐、采摘、民宿等旅游点,梳理推介“一路生花”花海之旅、“百公里天路”自驾之旅、“乐享饕餮”美食之旅、“四季果香”采摘之旅、“乐活慢城”休闲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推动了安丘旅游全域提升。今年“五一”期间,安丘市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
以“节会经济”释放文旅消费市场活力
随着国有景区这个“硬件”不断提档升级,做实做细节会经济“软实力”便水到渠成。去年以来,安丘市文旅集团先后组织举办了青云山冰雪旅游节、百花旅游节、泼水狂欢节、青云国际大酒店龙虾美食节等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参与游客12万人次,仅节会一项,就实现旅游收入565.3万元。
今年以来,在国有景区的带动下,安丘市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纷纷行动起来,围绕“黄河大集”“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连续举办了梨花节、桃花节、民俗文化节、老子文化节等特色节会活动,嫁接非遗展演展示、广场舞大赛、京剧专场、骑行比赛等元素,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精彩叫座的文艺表演,紧张激烈的体育比赛,节会现场热闹非凡、引人入胜,让游客驻足观看、满载而归。仅4月5日梨花节开幕式上午,吸引游客2万余人,全网直播点击人次超过30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山东安丘:梨花芬芳春意浓 洁白素雅竞绽放》为题予以宣传报道。今年1-4月份,安丘市举办大型特色节会活动20余场,吸引游客80余万人次,拉动消费约1.2亿元,旅游业持续向好、回暖复苏。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