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做优做强文化品牌,让群众文化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连续八年成功举办“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2023年1月14日—2月5日,通过“线上+线下、非遗+黄河大集、静态展览+互动体验、文化空间引流+送文化志愿服务”等形式,在23天的时间里开展了9大版块、68场次的文化活动,为滨州市民送上了有逛头、有看头、有年味、有品味的新春节日文化盛宴。
创新举办滨州非遗·黄河大集。着眼新春文化品牌内涵式发展,将“黄河大集”活动部署与滨州非遗活态传承、年节民俗文化传播相结合,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创新举办滨州非遗·黄河大集活动。1月14日,滨州民间剪纸、葫芦烙画、芝麻酥糖、制香香品、绒绣、手札灯笼、草编、莲花灯、木版年画、布老虎等10项具有滨州特色和年节韵味的非遗手工技艺品亮相滨州市暨滨城区“黄河大集”春节季启动仪式现场,为传统年节消费注入了文化元素,成为北镇大集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月4日,滨州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滨城区非遗文化潮荟在杜受田故居火热启动,旱船、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走上街头尽情欢舞,滨州民间剪纸、芝麻酥糖等非遗项目让游客们在逛吃赏玩之间感受非遗文化之美。
持续丰富线下文化活动品类。文化荟期间,策划推出展览类、文艺类、艺术培训类、文化志愿服务类线下活动41场次,设计更精致、分众式服务更精准。其中,深入部队、企业、乡村、社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2023非遗曲艺书场和“写春联、送祝福”活动15场;悦动新春·少儿演唱会、少儿剧本体验馆、少儿诗会、少儿演奏会红火展开,为热爱文艺的少年儿童打造了一个展示艺术风采、感受戏剧文化的平台;舞迎新春·市民舞蹈体验课连续举办3期,近百名舞蹈爱好者通过现场教学培训领略了民族民间舞的独特魅力;市民器乐体验课成功举办10期,采取线上报名、培训教师现场指导的方式为200余名器乐爱好者进行了汉唐小古筝、空灵鼓、萨克斯、钢琴、手鼓等乐器的艺术普及,满足了滨州市民器乐学习的需要,营造出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向上的新春节日文化氛围。
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云端”发力。依托公共文化云、滨州市文化馆官方微信号等新媒体平台,将展览与VR技术相结合,艺术普及与网络展播展示相呼应,线上培训与钉钉课堂相融汇,用灵活便捷丰富的数字媒体资源为春节文化服务赋能。新春期间,“村晚”节目网络展播、“过大年 学才艺”网络课、2023福兔迎春剪纸作品线上展、百子纳福绘新春·少儿优秀美术作品线上展、芬芳桃李·心系滨州线上音乐会、国家级非遗项目线上知识普及、《春节序曲》经典音乐鉴赏、喜迎新春 跟我诵读、传统文化知识网上有奖竞答等10余项各具特色的线上活动不间断推送,众多网络媒体平台同步更新活动信息,浏览量超50万次。
滨州“村晚”秀出滨州乡村新风采。滨州4台“村晚”在全国村晚展播展示中大放异彩。“黄河从我门前过”2023年滨城区梁才街道张王村村晚作为全国“村晚分会场”之一,展示了滨州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多个原创节目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频特别节目《我的宝藏“村晚”》播出,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关注与好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博兴县吕艺镇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以主场加外场双录制及连线模式丰富村晚的展现形式,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播放中收视率超38万。沾化区利国乡南五社区村晚选取沾化渔鼓戏等地域文化元素,精心编排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1月19日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展现了黄河流域广大群众乐享生活的幸福图景。2月1日,“启航新征程 幸福中国年”2023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阳信县劳店镇乡村村晚成功举办,该村晚成功入选本年度74个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并将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国家级平台面向全国观众直播。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