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日照市念好“三字诀”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 2023-12-05 10:18 点击次数: 来源: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日照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融入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非遗传承人8人、新评选市级传承人53人,分别达到14人、125人,增幅明显。“日照农民画”成功入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全市两项典型案例入选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

一、坚持“守”字当头,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加快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传承队伍和政策制度,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健全保护名录。组织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先后公布5批16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和全市非遗项目清单。莒县过门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秃尾巴老李传说、满江红(鲁南五大调)、过门笺、渔民节、孟姜女传说、鲁绣等6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山渔民号子等28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壮大传承队伍。加强资源挖掘和对上争取,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形成合理梯队,不断发展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14人、市级125人。开展10余期非遗传承人论坛,培训非遗传承人1200多人次。三是完善保护体系。制定出台《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完善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对濒危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加强非遗资料系统整理,编辑出版《遗韵采撷》《日照非遗概览》《日照非遗寻访录》等书籍。

二、坚持“融”字为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推进非遗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一方面,扩大融合范围。加强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景区合作,依托莒国古城、东夷小镇、云上花街等景区景点,组织非遗项目走进景区,盘活“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种业态资源,打造传承、活化、利用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既开拓了非遗项目的市场,也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莒县世唯一非遗工坊、日照嗡嗡乐园景区入选了“山东手造”进非遗工坊、进景区全省首批试点,东夷小镇、莒国古城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另一方面,拓展融合深度。以文旅活动为媒介,打响日照非遗展会品牌。从2018年开始,连续在景区举办了五届日照非遗博览会,今年成功举办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闭幕式暨第五届日照非遗博览会。每年还举办渔民节、太阳文化节、黄墩闹春牛、屋楼崮庙会等非遗节会活动100余场,打造了一批日照特色非遗活动品牌。

三、坚持“活”字为本,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坚持把活态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根本,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推动传统非遗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一是加强文化传承。以“非遗进校园”为抓手,开展日照非遗宝藏行、“现在进行时”日照非遗传习大课堂等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教授传统技艺。今年,日照“胶东五市起长龙”二月二舞龙大会精彩纷呈案例和“积极面向青少年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活动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二是拉长产业链条。开展“山东手造·优选日照”品牌培育工作,建成市文化馆、市博物馆两个市级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培育“山东手造·优选日照”示范点27个,推出日照名片茶、初光潮启·城市盲盒、莒文化杯等10件“日照印象”特色城市伴手礼。创新“非遗工坊”建设,认定市级非遗工坊90家,截至目前,全市依托非遗项目开发的旅游商品20多类,其中,日照黑陶研发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年产值达5000万元。三是推动交流传播。用好非遗培训班、博览会、展销会、文博会、研讨会等渠道,先后承办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活动、国家级非遗项目“鲁南五大调”交流展演及座谈会等活动。日照农民画多次到希腊、瑞典、西班牙及东亚、欧洲等国家参加出访展览交流,莒县过门笺作品《新年快乐》被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永久收藏,日照非遗影响力不断扩大。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