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济宁市泗水县:创新“四种模式”以文旅融合促发展乡村振兴结硕果

发布时间: 2023-12-14 11:17 点击次数: 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近年来,济宁市泗水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文化旅游向纵深融合,以等闲谷艺术小镇为起点,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魂、旅游赋能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今年7月份,在省文旅厅主要负责同志面向全省领导干部讲授的灯塔党建网络课程上,用大篇幅阐述了泗水县乡村旅游发展相关案例。8月4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泗水县现场发布了泗水县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上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人才+平台”模式,用人才打通发展高速通道

科学搭建“政府+平台+乡村+合伙人”建设运营平台,实行项目平台化建设与运营机制。一是政府发力,强化要素保障。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做好造林绿化;按照“规划一批、拆除一批、腾出一批、建设一批”的工作思路,盘活闲置房屋,专项用于发展文旅新产业新业态让“死资产”变成“现金流”;加大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力度,给予乡村发展充分的保障。二是平台服务,解决后顾之忧。平台企业与所在村庄密切协作,解决合伙人后顾之忧。一方面,从村庄、村民手中流转土地以及宅基地资源,进行专业化设计与改造,另一方面,为各类合伙人提供经营场所、销售渠道、水电设施保障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吸引行业领头人、设计师、匠人与艺术家等人才资源,清华、北大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合伙人的方式入驻小镇。三是人才聚力,突破发展瓶颈。合伙人借助于小镇平台,通过技术、资金、产权入股等多种方式,引导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投入小镇建设,创新、创造、衍生相关产业、产品,形成多种商业业态良性互动与资源共生,突破乡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实现平台、创客与村庄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二、创新“文化+旅游”模式,用业态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一是用心打造研学旅行业态。将非遗项目与研学课程深度融合,打造了龙湾书房、鲁班记忆木工房、陶艺工坊、云贵扎染等几十个研学空间,研发出近100个研学课程,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二是用心打造文化创意业态。建设了山东手造展示展销中心、文房阁、编天下、陶立方、虎咬瓜等功能区域,展示和销售泗水陶制品、砭石、甘薯、柳编等地方文创产品,打造集文化、制作、体验为一体的文创中心。三是用心打造旅游民宿业态。将民宿作为吸引物和接待设施进行集聚打造,建有良舍山居、圣源书院、姥姥家、七间民宿等中高端民宿,共有客房300余间、450张床位,拥有400余人的会议室和餐厅,成为休闲度假、会议培训、研学接待等重要场所,2022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

三、创新“开发+分配”模式,用机制激发运营内生动力

通过废弃房屋流转,传授文创加工技术,鼓励村民自主经营以及雇佣村民参与建设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提高村民收入,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一是通过固定资产入股共享发展红利。农户以房屋入股参与企业收益分成,企业直接利用农户房屋进行生产经营,一方面保留了乡村建筑的古朴特色,形成浓厚的乡土风情,同时也节约了企业的资本投入,盘活了资金链条。二是通过非遗技艺传授实现收入增加。充分发挥陶艺、剪纸、泥塑等非遗传承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教授当地村民开展非遗产品加工工作,带动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促进非遗项目的活态化传承与价值转化。三是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角色转换。鼓励村民经过相应培训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小镇建设,平台公司为村民提供商业培训、资金支持、业态创意等相关支持,由村民直接经营,参与业态分红。充分激活民间力量,唤醒农户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

四、创新“文艺+乡村”模式,用文艺点亮乡村“诗和远方”

等闲谷艺术小镇以“艺术改变生活”为理念,深入挖掘在地文化,融入更多文艺元素,成为项目的核心吸引力。一是文艺要素绘就小镇底色。对原有村落进行艺术化改造,形成独特的艺术化小镇风格,相关建筑设计,获得各类各种专业与专项大奖,在行业内外颇具影响力,成为地方文化的一张新名片。二是文艺体验塑造小镇布局。为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小镇文艺元素,将文创加工体验与产品展示销售业态相融合,文创街步行街与产品生产小院并行,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协同,把引流与消费、体验与休闲、传统与当代有机结合,互生互长、充满生机。三是文艺设计催生特色产品。依托文创设计师、匠人与艺术家等专业资源,以专业化人才介入文创设计,包装提升本土农特产品并赋予文化内涵,推出等闲谷文创、农创、野创三大产品体系。2022年,等闲谷艺术小镇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