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泰安岱岳区:做实做好“泰山+”文章 全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地

发布时间: 2023-11-08 17:02 点击次数: 来源: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锚定“泰山+”主题,贯通“吃住行游购娱”文旅产业全链条,以有解思维推动文旅融合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探索构建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新体系,先后荣获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首批文旅康养强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

一、科学规划,集约赋能,描绘“泰山+”文旅融合新图景。 聚焦多样化个性化文旅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文旅融合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更新发展理念。深度做好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石敢当民俗文化的阐释传播、活化利用,实施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改造提升、遗址保护性挖掘等工程,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汶口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打造集大汶口文化展示体验、游乐休闲、研学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太阳部落景区,年均游客保持在80万人以上。成立石大夫文化研究院,开展石敢当民俗文化研究传承和泰山传拓探源,让传统文化更加可感可及、可研可学。二是重塑组织架构。着眼破解文旅市场多头监管、力量分散问题,制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整合文旅、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资源,建立全过程联动治理、全领域联席会议等机制,协同提升文娱、餐饮、住宿、交通等软硬件环境,以系统集成理念推动文旅要素全方位融合。三是策划多元营销。高标准制作岱岳文旅形象宣传片,通过抖音等建立新媒体矩阵,围绕周边热点开展话题营销。举办“美好岱岳”短视频大赛,评选“十佳创意短视频”,承办全省“我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总结发布仪式等,策划“欢乐之春、清凉之夏、风韵之秋、康养之冬”节庆活动,营造浓厚氛围。瞄准京沪高铁沿线、半岛城市群等客源地市场,精准开展形象宣传、产品推广,打响“登泰山、品岱岳”品牌。

二、环状布局,集成联动,探索“泰山+”全域旅游新路径。 发挥环绕泰山的独特优势,布局精品文旅项目,畅通立体化交通网络,擦亮“泰山吸引人、岱岳留住人”名片。一是坚持山城相伴。突出山城一体、景城融合理念,抢抓省公园城市试点契机, 建设粥店街角公园、苹果乐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全域创建“七星”和美社区,开展“和美邻里节”等主题活动,群众文明风尚满意度达到97.3%。持续完善配套服务,大力发展夜经济,丰富夜生活,建设集成夜间休闲、文化体验多业态的爱琴海广场、刘老根大舞台等区域商圈,泰山秀城·老街、泰山云集分获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二是注重山水相映。顺应轻休闲、微度假消费趋势,聚焦“游山玩水”策划精品旅游线路。深挖大汶河两岸资源禀赋,保护性开发汶口古镇、古石桥等历史遗迹,大汶口镇入选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环绕天平湖建成石敢当文化园、凤凰湾房车营地等,打造环湖而行、伴湖而居的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天颐湖布局“水上游”项目,建成天乐城水世界、天颐湖水上运动中心。三是强化山村相连。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深度焕发“休闲岱岳”魅力。打通泰城与东西南各区域快速通道,A 级景区实现公交无缝换乘,泰山—九女峰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放大乡村文旅资源和自然生态优势,构建“东部田园游、西部民俗游、南部文化游”发展布局,实现山乡互联、景村互融,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2个,省级景区化村庄13个,道朗镇、满庄镇获评省精品文旅名镇。

三、链式聚合,集群发展,塑造“泰山+”文旅产业新生态。 坚持政府做优“环境”、景区做强“平台”、市场做活“业态”,围绕文旅消费需求延链补链、建链强链。一是拓展服务链。与威海荣成、日照莒县签订合作协议,在全国首次实现县级跨区域文旅市场信用场景互认共享。以泰山为龙头,联合本地景区发行套票,实现门票互通、客源共享。创立涵盖景区景点、旅行社等行业的“泰山+”旅游联盟,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出台行业自律公约等。深化与携程等OTA平台合作,为游客提供全景式消费服务。建设文旅康养数字平台,实时掌握运行态势,构筑智慧旅游新体系。二是汇聚人才链。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文旅顾问,建立发展智库,深入谋划前瞻性产业规划和针对性储备政策。实施“智汇岱岳·共创未来”战略,与山东大学等高校合作,筹建高标准教育实践基地。持续开展“百名文旅专家岱岳行”,举办“文旅讲堂”6期。设立3000万元的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对“旅游金点子”、文旅专业杰出人才给予资金奖励,实现最大限度引才、留才。三是延伸产业链。聚焦产业短板,整体引进山东文旅集团,总投资20亿元打造九女峰乡村旅游度假区,推出全国首个以月亮为主题的沉浸式演出,月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获评首批省旅游民宿集聚区。整合土特产和非遗资源,建设泰山非遗小镇, 打造时尚元素和传统技艺相结合的特色文创产品30余类,“仙余粮”黄精3次荣获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建成全国首座泰山黄精文化博物馆、首家黄精“工业+旅游”智能工厂,形成“医康养+农文旅”特色产业链。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