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紧扣“省会城市副中心”定位,坚持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局联动,把恢复和扩大文旅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深入文旅融合发展,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从“四个维度”全面推动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一、项目实施提“进度”。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2.7亿的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正加快建设,齐长城博物馆项目主体已封顶。积极推进709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园区建设提升,山东威邦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认定,逐步形成产业体系基本完备、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发展格局。邀请省内外知名投资商到莱芜区考察调研文旅资源,寻求合作事宜。推进中铁文旅集团与房干景区深化合作,共同开发森林康养旅游,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二是加大对上争取服务项目建设。引导山东文旅集团、泰山钢铁集团不断加大文旅产业投资力度,带动故乡的云、雪野山居等精品民宿蓬勃发展,今年以来,争取市级旅游民宿奖补资金198万元。马鞍山清宁小镇入选山东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区级重点服务业项目雪野山居民宿今年投资5000万元新建设了接待大厅、观景平台、餐饮包间和多功能厅等配套设施,提升接待服务能力。雪野国际露营度假村45顶露营帐篷正式投入使用,蓝湾欢乐岛、雪野湖休闲渔业公园、我爱帆船俱乐部、航空科技体育公园等利用滨湖优势,积极拓展嬉水娱乐、休闲垂钓、帆船体验、航空运动等新业态旅游项目。三是策划五个一批重点项目。策划房干景区提升项目、泰山啤酒莱芜文创园区、一线五村文旅综合体等13个在建、储备和招引项目,其中,提升一批成熟项目1个,推进一批在建项目6个,盘活一批低效项目1个,培育一批储备项目4个,招引一批优质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40.7亿元。加强调度督导,实行领导干部包抓项目制度,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服务,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四是抓好产业纳统挖潜。紧盯纳统标准,讲透扶持奖励政策,积极培育规模以上文化娱乐业,确保应统尽统、应纳尽纳,争取年内实现2家规上文化娱乐业样本企业突破。做好建安投资调度推进,纳入联网直报建安投资统计的文旅项目19个,今年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
二、达标创建提“高度”。一是承接保障全国性会议。今年以来,全国应急广播现场会分会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专题培训班等“国字头”文旅会议先后在莱芜区成功举办,擦亮了莱芜区会议论坛“高地”品牌。二是积极创建文化类荣誉称号。上报莱芜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参加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评选,推荐上王庄村申报山东省文化名村、杨庄镇创建山东省文化名镇,指导“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工坊”申报创建省级非遗工坊。三是持续提升全域旅游品质。赵家峪村、大罗圈村创建成为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崔家庄村、中法山村获评山东省景区化村庄,“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暨莱芜(雪野)首届长城赏秋文化旅游节入选2023年度济南市“乡村好时节·LET’S购”优秀案例,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莱芜莲花山景区分别入选济南市2023智慧旅游样板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示范景区;雪湖花园酒店、海逸山庄通过四星级旅游饭店验收,雪野街道、高庄街道入围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牵头开展区级民宿联审工作,提前介入做好新一批“泉城人家”精品民宿验收。
三、营销策划提“热度”。一是创新节会活动形式。高标准举办2023莱芜文旅康养节暨“泉”域文旅携手未“莱”文旅康养产业联盟成立活动,举办莱芜区首届讲解员大赛,聘任莱芜文旅推荐官,强化区县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推动形成文旅产业发展合力。举办2023“生态莱芜浪漫雪野”旅游推介会,组织雪野湖音乐节、茶业樱桃节、高庄梨花节、杨庄啤酒节等系列主题活动,配合省厅做好山东自驾露营音乐荟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到莱芜休闲度假,招徕更多节会活动落户莱芜。二是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整合优质文旅资源,推出乡村民宿度假之旅、峡谷生态绿色之旅、人文记忆红色之旅等6条特色主题旅游线路产品,采取短视频形式呈现,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莱芜旅游资源魅力。推出距离近、时间短、体验好的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产品,包括登山游、长城游、古村游、美食游等,深受游客好评。三是借力各级媒体平台。找准切入点,提高时效性,整理撰写优质稿件投稿主流媒体,今年以来,中央级平台发布我区文旅信息154条,省市区级平台发布800余条,不断提高莱芜区文旅品牌知名度。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广阔空间,搭建起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在内的“莱芜文旅”新媒体矩阵,深耕发布内容,打造爆款产品,讲好莱芜文旅故事,莱芜区连续21个月位列全市县级文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双第一”。
四、惠民服务提“温度”。一是出台旅游优惠政策。严格落实一季度国有A级景区首道门票免费政策,结合季节和热度指导区内9家非国有A级景区开展阶段性门票优惠活动,共同助力旅游业复苏。二是推出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积极争取惠民消费资金20万元,立足惠民、利民、便民,拉动内需,支持景区、文化公司、影院、书店等文旅企业,通过发放观影优惠券、投放景区折扣票、满减打折等方式让利于民,让市民游客“真金白银”得实惠,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三是组织多类别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861场、“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公益放映9516场。举办冬春文化惠民季、迎七一合唱比赛、小剧小戏展演、线上“百姓自助选书”等特色活动28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800余场、“四季村晚”630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