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政策支撑,注重品牌打造,积极推动旅游住宿业提质增效,全市旅游承载能力和接待水平不断提高。
一、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创新,持续激活旅游住宿业发展后劲。坚持系统谋划、专业专注,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加快星级饭店发展专项工作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统筹市文旅、商务、公安等17个部门资源力量,凝聚推动住宿业发展强大合力。二是强化政策引领。在全省率先出台《扶持星级饭店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1+3”星级饭店政策体系,连续5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真金白银用于奖励扶持。其中,对获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饭店的分别奖励5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对知名品牌酒店来济经营五星级饭店的再给予100万元奖励。三是强化专业支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成立旅游饭店人才及培训、旅游饭店标准化及质量管理等25个专业委员会,聘请40余名产学研专家组建旅游星级饭店专家评定委员会,指导推动旅游住宿业提质升级。
二、坚持招大引强、培育品牌,持续提升旅游住宿业发展品质。加快推进旅游住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产品业态,提升服务质量。一是聚焦高端引领。成功引进凯宾斯基、希尔顿、香格里拉等一批国际化高端酒店扎根济南,今年新增星级饭店7家,2家五星饭店推荐文旅部待评。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43家、客房9000余间,其中五星级饭店5家、客房数2134间。2022年,全市星级饭店收入19.12亿元、客房出租率超过50%,分别位居全国第12位和第4位。二是聚焦文化赋能。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饭店活动,舜耕山庄“舜文化”、良友富临“泉水主题宴文化”、璞秀居“荷花文化”、中豪大酒店“非遗民间艺术”等一批文化特色品牌广受好评。三是聚焦精细管理。实施旅游住宿业提升专项行动,目前12家驻济高校(职业院校)已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每年毕业学生1500余名,进一步充实从业人员队伍,规范服务标准,全面提升旅游住宿业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注重突出特色、多元融合,持续拓展旅游住宿业发展路径。把民宿作为优化旅游住宿业结构、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省会旅游住宿业新名片。一是加快特色发展。依托“山泉湖河城”特色资源禀赋,擦亮“泉城人家”区域公用民宿品牌,成功打造了一批以古城泉水为核心的特色主题民宿、以嬴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品牌民宿等。截至目前,已评定“泉城人家”旅游民宿114家、客房1925间,先后创建文旅部甲级民宿1家,省级五星级民宿10家、四星级民宿36家、三星级民宿57家。二是加快集聚发展。构建完善“1+2+4”民宿业发展制度体系,三年累计安排民宿专项资金超过4000万元,将全市景区、景点、民宿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成功打造齐鲁8号风情路、南部山区泉乡慢谷等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形成民宿集聚区21个。三是加快融合发展。坚持以特色民宿撬动乡村文旅经济,积极发展“民宿+景区”、“民宿+文化”、“民宿+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引导支持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激活了乡村创新活力,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以民宿经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