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泰安市泰山景区成功推动旅游持续升温

发布时间: 2023-10-25 08:07 点击次数: 来源: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今年以来,泰山景区积极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泰山资源特色和品牌优势,深入推进“山东消费提振年”等活动,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激活有效需求,通过智慧管理、资源保护、文旅融合、环境提升等措施,成功推动泰山旅游持续升温。截至10月21日15时20分,泰山年内累计接待进山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80.91%、比2019年同期增长121.96%,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一是智慧管理激发新动能。泰山景区积极探索传统山岳型景区“数智化”转型新模式,全力打造“智慧泰山”。今年暑期,泰山景区构建的以假日智能指挥、防火智能调度、旅游智慧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泰山综合管理体系上线运行。在主要入口部署智能闸机,游客预约购票后无须取票换票即可自助检票、快速入园,年内网络购票743.26万张,电子购票率达到96.71%;研发景区客流热力图指挥系统,实现在三维云平台上生成各景点实时客流热力图,为超前指挥提供决策指引和准确信息,有效保障景区成功应对节假日的高峰客流考验。建成国内首个“无证明智慧景区”,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价值,打通数据壁垒,破解数据“堵点”,以数据核验替代证明证件,以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创新。开发完成学籍信息网上认证、爱山东APP“景区码”、适老化服务等功能,彻底解决了广大学生群体网络购买学生优惠票身份认证、未携带身份证游客识别检票等问题,实现“一部手机在手、畅游泰山无忧”,被国家文旅部列为山东省唯一的“智慧旅游创新项目”。

二是资源保护取得新成效。泰山景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保护管理措施。投资7200万元实施环泰山森林防火廊道工程建设,建成“天眼护山”火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预警监测点95处,景区管辖范围火情监测预警全覆盖;建设新型隔离网70公里,林火阻隔带清理1152公里,形成“天罗、地网、人哨、水盾”的立体防控体系,筑牢泰山森林资源安全屏障,实现连续35年无较大森林火灾。综合防控常发性森林病虫害2.8万亩,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8万亩次,预防性保护松树4.5万株,松材线虫病揭榜挂帅项目做法被国家林草局推广。投资800余万元,实施碧霞祠保护修缮、快活三里及红门区域路面整修、齐长城视频监控安装等工程,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成立泰山保护发展基金会,筹集社会资金1400余万元。申报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入选省自然资源厅推荐名单。成立泰山“融”保护暨生态环境检察研究实践基地,实现从案件办理延伸到溯源治理。

三是文旅融合实现新跃升。泰山景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大文旅产业项目建设,连续实施岱庙南门广场改造、红门广场建设和虎山公园改造提升、东岳山居文旅综合体、泰山彩石溪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东御道基础设施提升等文旅项目建设,活化文化元素,提升游览品质。强化文创产品开发,投产天贶殿文创拼图,完成创作泰山标志性景观通用插画。首推四款数字藏品上线销售,3.2万份藏品上线“秒光”,累计发行7期24款藏品,这是山东旅游景区行业首次借助区块链技术发行虚拟文创商品。今年10月建成“幻境泰山”沉浸式体验馆,以数字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场景和“元宇宙”体验空间,实现3D裸眼效果沉浸式领略泰山的人文文化和春夏秋冬的奇幻美景。实施强势形象宣传,人民日报整版推介泰山美景,新华社《激荡五洲四海的时代强音》等重磅报道均用泰山图片压题,央视等主流媒体发布《大美中国 大美泰山》等重磅信息4000余条。《领航》《脉动泰山》《大泰山》成功播出,景区知名度、美誉度持续增强。

四是服务提升展现新作为。牢固树立“游客需求就是景区服务追求”理念,开展旅游环境优化提升活动,实施经营业态、服务规范、旅游环境、服务作风四大类15项整治提升,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提升泰山防寒服质量档次,推出具有泰山文化元素的保暖、美观、抗污、便携式御寒服,设置12处御寒服租退点位,开发预定租用线上小程序,首批2000件投入租用,实现御寒服“统租、统退、统管”。邀请知名专家团队完成登山照明设计,策划8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助力文物三防、古树保护、厕所改造、景区亮化、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整治提升。巩固放心消费“泰山模式”创建成果,打造“天街计量 信如泰山”诚信计量示范一条街,入选山东省诚信计量典型案例。开展主景区餐饮食品质量安全提升、推进“清洁厨房”等行动,完成食品抽检100批次,实现餐饮业户风险评级、量化分级评定率100%,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建成全省海拔最高的司法行政工作站,在泰山之巅开展普法宣传、纠纷调处,最大限度维护游客和住山业户的合法权益。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