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邹平市:守好“家底” 谱写黄河文化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3-10-24 09:49 点击次数: 来源: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黄河文化是山东人民的“家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题中之意。邹平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与时俱进促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实践以发展眼光助推资源保护与转化的新路径,谱写黄河文化发展新篇章。

一、赓续文脉,谱写黄河文化传承篇章。一是推动黄河文化交流合作。深入研究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举办“黄河诗画润梁邹——梁邹诸景图展”、“和合之美·黄河岸边”黄河文化主题创作展、黄河文化民俗展、“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半程马拉松赛等品牌活动,开展“黄河印记”为品牌的文博社教手工活动10余场,线上开展“共读黄河”荐书活动、“讲好山东黄河故事 守护齐鲁文化根脉”主题征文短视频线上大赛,线上线下双渠并进,营造黄河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黄河文化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深化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发展平台,有效推动戏曲、曲艺等在基层“活”起来,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生活的同时重温黄河故事,体味黄河精神。积极组织力量加强黄河主题文艺精品研究创作,开展邹平黄河文化(非遗)艺术采风调研活动,组织黄河主题音乐、美术创作,编辑出版“黄河文化系列文化丛书”之《邹平历史文化丛书》,《黄河魂》在全国性曲艺刊物《曲艺》杂志发表。三是注重黄河文化资源的教育转化。开展“戏曲进校园常态化教学”活动,开设二胡、扬琴、吕剧表演等课程,普及戏曲知识,教授基础表演艺术,抓好青少年“戏曲第一课”,为戏曲传承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二、活化利用,谱写黄河文化创新篇章。一是广泛开展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摸底普查。邹平市文化馆成立非遗调研小组,赴各镇街实地调研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现状和传承情况,挖掘黄河流域非遗项目蕴含的价值。二是积极推进“黄河”文创产品服务供给。建成“酸浆豆腐非遗传习所”及两批共15家“非遗工坊”;积极推介黄河非遗美食和旅游商品,举办“非遗牵手鹤伴 文化赋能旅游”等3场共计10天非遗展销活动,先后组织10余个项目、企业参与省内外文旅推介交流活动,同时线上开设“黄河岸边的非遗美食”栏目,提升邹平非遗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黄河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三是实施黄河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伏生祠遗址地上现存建筑抢修工程”顺利完工,完成“2023-2035年丁公遗址规划”“李家祠堂保护方案”保护方案编制和审批工作;推进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今年成功申报长山烈士陵园等5处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永中故居旧址公布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大馆藏文物保护力度,完成馆藏纸质、青铜器文物修复,涉及字画、碑帖、铜镜、铜剑、印章等类别共200余件套,是迄今邹平市博物馆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修复工程。

三、文旅共振,谱写黄河文化融合篇章。一是深挖黄河文旅资源。立足邹平南山北水”资源优势,推进黄河沿线文旅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推进沿黄景区提升,鹤伴山景区、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月河老五甑酿酒技艺博物馆、台子镇沿黄聚集片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等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库,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推进黄河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举办樱花节、水杏采摘节、海棠花节、梨花节、圆铃枣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叫响了“黄河文化旅游节”“乡村好时节”等特色乡村品牌,助力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组织4个村庄开展黄河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村创建活动,引导乡村旅游向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推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串联优质旅游点,加强沿线路域治理和旅游服务设施打造,推出“黄河文化之旅”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邹平一眼 黄河千年”文明实践展示带入选山东省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文明实践展示带,培育黄河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