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临沂河东:把书房建在群众“家门口” 打造高品质公共阅读空间

发布时间: 2023-01-09 11:00 点击次数: 来源: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临沂市河东区把城市书房作为“书香河东”“品质河东”建设的重要内容,已建成11处城市书房,依托“口袋公园”建成1处公园书吧,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公共阅读空间,打造“15分钟阅读圈”。河东区现有城市书房总面积达6600平方米,藏书量15万册,辐射近40万居民。琅琊园城市书房获评2022年度全省“最美城市书房”。

一、科学谋划,构筑城市书房建设“四梁八柱”。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有效解决城市书房建设“如何建”的问题。一是在城市核心区布局书房建设。在环境最优美、居民最密集的“黄金地段”规划建设一批城市书房,布局“15分钟阅读圈”。在东城金谷商务中心,与东城建投集团联合打造了面积500平方米,藏书近2万册的金谷城市书房,多门类书籍既满足了附近上班族“充电”需求,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精神粮仓”。二是以特色书房彰显城市形象。坚持一流标准、本土特色,注重与周边环境深度融合,做到“一书房一特色”彰显城市品质。比如,琅琊园城市书房与琅琊园景色有机融合,馆内书盈四壁、淡墨飘香,窗外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被市民誉为“有风景的书房”。慧谷社区城市书房,突出红色元素、文化内涵和党建主题,有格调、有温度、有灵魂,是典型的红色主题城市书房。三是依托“口袋公园”建设公园书吧。以实现“处处有公园、处处飘书香”为目标,已高标准建设1处“口袋公园”书房,正规划建设13处公园书吧。

二、探索创新,注入城市书房建设“源头活水”。坚持用改革的思维打造多元投入格局,通过资源互补、签约合作等方式,有效解决城市书房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是政府主导。把城市书房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专用设备、图书采购等费用6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有效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作用,推动城市书房建设。二是与社区共建。选择硬件条件好的大型社区,通过改造和提升,打造社区城市书房。为烟火味最浓的城乡社区注入书卷气。目前有3个社区城市书房建成运营。三是与企业共建。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出场地、出资金、出服务,实现城市书房共建共享。比如,智诚路城市书房由奥正集团投资800余万元,书房面积2000平方米,服务人口8万人。四是与景区共建。在观唐温水乡民俗文化园建设了观唐书房,通过景区窗口将旅游与阅读联接在一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在旅游中传播阅读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五是与军营共建。推进图书馆分馆进军营,为驻地军营提供图书资源,建设军营图书馆。六是与个人共建。与留学归国人员李凯旋共建绘世图书馆,把图书馆分馆搬到了农村社区孩子的身边。绘世图书馆被央视《晚间新闻》专题报道。

三、以人为本,打造城市书房建设“温馨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阅读需求,有效解决城市书房建设“如何让群众满意”的问题。一是开放共享便利化。开展了“最美阅读空间请你来设计”活动,动员群众参与城市书房和公园书吧建设。所有城市书房均免费开放,配有专业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实现了各分馆图书通借通还,市民仅凭身份证可以在书房内实现自助办证、阅览、借书、还书、续借、查询和电子图书资源下载。二是阅读环境生活化。配置便民服务设施,包括空调、饮水机、急救箱、老花镜、雨伞等,营造家居式、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实现“品质阅读”。三是服务形式新颖化。以“书房+”的服务模式,打造“云、数、网、端”四位一体云阅读平台,推进“零距离”服务数据全共享。及时更新电子图书资料,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图书链接,丰富读者网端阅读体验。四是特色活动多元化。提前向读者发布阅读活动计划,结合重要节假日、寒暑假举办特色阅读活动,开展阅读分享、诗歌朗诵、戏曲和非遗培训、文化交流等公益活动,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倡导、带动全民阅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品质河东”建设既有温馨烟火味,更有馥郁书卷气。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