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济宁汶上县多措并举促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 2023-01-05 10:54 点击次数: 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一是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县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文物安全巡查,开展文物安全和执法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古建筑类文保单位在消防设施维护、保护现状和损害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摸底和问题梳理,全面掌握古建筑安全状况。不断完善文物“四有”工作,充实文物保护记录档案,强化县级财政保障,实现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识全覆盖、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看护员及南旺枢纽重点遗产点看护员全覆盖。召开全县文物工作会议,印发《汶上县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县政府与各镇街、县直相关部门签订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压实文物保护责任。

二是重点文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利用县级文物保护资金,完成思圣堂、冯广顺民居、王家宅3处县级、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抢救性修缮保护工程。利用市级文保资金,完成未定级文物九女阁保护修缮项目。争取2022年度市级文物保护资金25.56万元,用于张楼张氏庄园北屋抢险加固工程。积极推进国保单位、省保单位文物保护项目计划书编制和系统申报工作,郭氏家祠东西配房修缮工程成功列入全省2023年度文物保护项目计划。推进汶上县城大遗址保护规划深化论证,召开专家讨论会,积极探索城区遗址实施精准保护新路径。

三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有序推动。完成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数字化及展示工程,提升了大运河南旺枢纽遗产的保护及展示水平。稳步推动汶运交汇口至徐建口斗门段小汶河保护展示工程、南旺枢纽遗产标识系统工程招标程序。推进南旺枢纽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柳林闸示范段环境整治方案报批程序。协调推进大运河十里闸保护展示工程考古发掘工作。常态化做好大运河遗产研究、南旺枢纽政德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

四是非遗保护传承持续深化。开展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工作,新增21项非遗项目;认定8家县级非遗工坊,襄荷工坊、汶上县金秋食品有限公司、汶上县郭氏木雕工坊、济宁同丰食品有限公司、汶上县利福根艺馆5家企业获评市级非遗工坊。提报的扑拉袖拳助推乡村振兴活动荣获全市非遗保护亮点工作、市级非遗传承人田秋兰(刺绣)荣获模范传承人;汶上县文圣拳研究会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非遗汶上”网上展播,制作的《对话大运河—走进南旺分水枢纽》系列宣传片,全方位展示汶上文化魅力。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