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烟台市百年老街焕发新生 变身文旅消费“打卡地”

发布时间: 2022-09-28 09:54 点击次数: 来源: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朝阳、所城街区位于烟台市中心,其中所城是烟台的城市根脉,朝阳是烟台开埠文化的象征,两个街区记载着烟台人民的记忆与乡愁,传承着烟台历史的文脉与基因。烟台市坚持“超前谋划、考古先行、跟进研究”,实行专班跟进、专业指导、专项施策,高效推进规划设计、街区改造、策划招商、安置房建设等各项工作,重构了业态布局,再现了古街风韵,实现了文物保护与项目开发“双赢”。自2021年春节开街以来,两街区累计接待游客63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破亿元,老街区焕发新活力的做法得到央视肯定报道,并于近期获评第二批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一是专班跟进,精确摸排“列清单”。两街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众多,朝阳街一期涉及52处文物建筑(国保6处、省保2处、市保17处、不可移动文物27处)、奇山所城涉及262处文物建筑(省保35处、不可移动文物227处),层级高、规模大、分布集中。项目规划之初,市文化和旅游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精确摸排,列明街区内文保建筑“一张清单”,编制《烟台市朝阳街文物保护规划》《烟台市奇山所文物保护规划》“两个规划”,逐项制定修缮方案并组织审批实施,确保修旧如旧,传承文脉。二是专业指导,量身定制“智囊团”。成立芝罘仙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到15名国内、省内知名专家,为芝罘仙境项目加强思想对话、开展政策沟通、进行决策咨询提供平台。建立健全委员会互动机制,立足前沿、面向需求,定期召开专题委员会会议,发挥好智囊团“外脑”和参谋助手作用,研究解决文物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专项施策,特事特办“快审批”。简化流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升审批效率。局领导带队先后10余次赴省厅汇报协调两街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争取省古建筑研究院专家组抢抓疫情防控“窗口期”,集中高效开展实地勘测、掌握第一手资料,加班加点编制两街区规划,原定6个月编制时间压缩至3个月完成,原定20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压缩至一周内批复完毕。对88栋文物建筑的修缮设计方案评审,组织50多名考古专家分9批次集中评审、提高评审效率,为项目实施争取了宝贵时间。四是专业运营,丰富业态“活力足”。朝阳、所城街区由烟台国资平台蓝天集团整体招商及运营,朝阳街围绕红酒IP,招商以年轻人喜爱的时尚、潮流品牌为主,所城里围绕城市寻根,主要引入具有胶东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特色的品牌,同时突出新业态、优质品牌、首店品牌,目前已有93个商家入驻营业,以米其林星级餐厅乔尔·卢布松为代表的国内外旗舰餐饮,以钟书阁为代表的文化潮店,以贰麻酒馆、壹零伍单一麦芽威士忌俱乐部为代表的新潮酒吧等十余家城市首店,以及胶东大鼓、古琴、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集聚于两街区,着力增加“流量”,推进“流量变现”。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