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济南市着力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推动建设非遗名城

发布时间: 2022-09-28 09:25 点击次数: 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拥有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3项国家级、108项省级、45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8人,省级41人,市级210人。设立泉水文化和章丘龙山文化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省级文化生态镇村,1个“非遗在社区”省级试点区,呈现良好的传承活力。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制度机制,实施非遗活态传承工程,提升非遗传承传播水平,实现非遗保护的制度化、体系化与工作常态化,非遗之城初见成效。成功举办6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全国非遗曲艺周等全国性品牌活动,非遗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全市15个区县(功能区)有13个入选全国非遗传播活力值TOP100名单。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非遗保护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市发改、教育、工信等15个部门参加的非遗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市文旅部门牵头协调、业务主管部门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格局。二是完善规范工作制度。制定出台《济南市市级非遗保护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济南市建设曲山艺海大码头实施意见》等文件,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2900余万元用于非遗项目扶持、传承人补助等,为非遗传承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三是加强非遗项目管理。实施项目“温暖计划”,实行一项目一档案、一项目一专家、一项目一回访,鼓励项目提升发展。出台项目升级奖励办法,对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2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34个项目发放晋级奖励资金190万元。积极开展市、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和项目评审,加强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

二、加强活态利用,提升非遗传承传播水平。一是构建四级展示网络。建有全国首个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2个国家级非遗曲艺书场试点,市级设立非遗保护展示中心,12个区县建立历史文化展厅,45个镇、144个村建立历史文化展馆(室),43个镇村被评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点,打造13个黄河非遗博物馆及一批非遗项目专题博物馆,公布济南首批46家“非遗体验基地”,创建15个非遗传承示范社区,成为展示传播本地特色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二是实施八大传承工程。分类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重点实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素质提升、知名非遗传承人学员招聘、传统工艺振兴、传统舞蹈活力再现等“八大工程”。截至目前,面向社会为传承人公开招聘500余名学员,解决了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难题;国内最早设立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库,2个项目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7个项目入选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3项传统舞蹈类项目得到扶持,培育了全国秧歌之乡--商河县。三是打造“非遗之城”品牌。充分发挥中国非遗博览会永久落户优势,集中展示非遗最新保护成果。利用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孵化济南皮影戏、草柳藤编织、鲁绣等非遗项目,推动汇集后宰门非遗文创产业集聚区等一批传统文化体验基地,成为全国非遗研发交流基地、非遗网红打卡地。牵头国内12家曲艺团体,成立曲山艺海合作联盟,重点培育非遗曲艺书场10余家,推动建设济南“曲山艺海”大码头,吸引德云社、开心麻花等知名品牌落户。

三、创新“非遗+”模式,激发非遗传承发展活力。一是推进“非遗+旅游”。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开发建设阿胶文化展馆、百脉泉酒文化展馆等30个非遗主题展馆,策划举办趵突泉花灯会、千佛山庙会等非遗文旅品牌活动,集中推出“扁鹊故里”中医药研学之旅、“齐鲁工匠”手工艺体验之旅、“黄河古韵”民俗感受之旅等5条旅游线路,吸引大批游客参观体验,“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让城市更美好”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二是推进“非遗+校园”。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开展“泉润非遗 文传校园”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通过签订教学协议、编制非遗教材、提供非遗教学点单式服务等,建立起常态化系统化非遗项目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一校一项、一校一特色非遗教育格局。目前,全市200余所学校开设非遗校本课程,受教学生10万余人,该工程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三是推进“非遗+扶贫”。把非遗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小康力量”,在全国率先启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展示展销活动,相继推出德兰柳编、鲁味斋、传统葫芦雕刻等典型非遗助力扶贫优秀案例,打造了章丘文祖、济阳仁风等一批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 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举办非遗扶贫技能培训班45班次,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助力12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非遗就业。四是推进“非遗+互联网”。聚力打造非遗数字经济,设立非遗博览会“云展厅”,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线“云游非遗·影像展”,在新黄河客户端推出“非遗频道”,举办非遗购物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媒体直播等活动,积极推动非遗走上“云端”,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展示交易平台。深入挖掘优秀非遗资源,与现代设计、传播方式相结合,打造出登上电影《八佰》和热门综艺《奔跑吧!》的济南皮影、在抖音曝光量达2.5亿次的兔子王等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国潮”。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