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位于渤海革命老区腹地,革命文物资源较丰富。十八大以来,阳信县牢固树立保护革命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模式。
一是充分挖掘,有效保护。系统梳理全县革命文物资源,推进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四有”工作,进一步完善革命遗址遗迹相关资料,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为全县所有文物保护单位配备了文物保护员,加强对文物保护员的管理,督促其按要求开展巡查。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员微信群,加强调度,有突发情况随时报告,督促其各负其责,履行保护责任。
二是科学高效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全面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提升合理利用水平,探索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文物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2020年以来,依托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张家集土改纪念室和流坡坞阻击战遗址,分别建成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展馆、毛岸英旧居以及流坡坞阻击战遗址展馆,并免费对外开放。这些展馆成为了全县人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研学旅游的场所,深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社会团体欢迎,累计接待观众9.8万人次,其中接待未成年人2.3万人,发挥了革命文物资政育人的作用,扩大了革命文物的影响力。
三是创新思路,探索开发利用新模式。在统筹革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借助革命文物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培育以革命文物为支撑的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全县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好革命文物的经济价值,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7月29日,“喜迎二十大 合铸渤海魂——滨州市革命文物连片保护利用观摩活动”在阳信举办。结合“送戏下乡”活动,集合传统的展览、讲解,特色的场景还原、角色体验、沉浸式小戏小剧等元素,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现场沉浸式体验,是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展示工作思路、创新革命场馆沉浸式体验的有益探索。
下一步,滨州市将结合实际,打造富有特色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理念和模式,策划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展览和研学活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