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文旅部发布第二批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名单,青州古城榜上有名。青州市抢抓青州古城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青州不夜城创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机遇,建设“六大夜游集聚区”、培育“五类主题活动”、落实“五项服务保障”,着力放大“夜游青州”品牌效应,“夜游青州”成为活跃夜间经济的重要引擎。自2021年以来,青州古城景区累计接待夜游游客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青州不夜城自2021年9月份开业来,累计接待夜游游客120万次,实现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
一、建设“六大夜游集聚区”,打造夜游产品发展集群。创新融合区域商圈发展,集中打造六个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充分彰显“夜游青州”的魅力和特色。一是“夜游古城”文旅消费集聚区。根据古城街巷的空间布局,充实灯光秀、夜间驻唱、汉服秀等内容,启动青州民俗馆广场夜市,策划“有才你就来”古城能人选拔大赛等系列演出展示活动,重点打造高家亭巷、东华门南巷、民俗馆广场三个特色街区。通过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引进一批茶室、酒吧等新型业态,新上一批特色餐饮名店,开发一批精品文创产品,推出一批特产名品示范店,开放一批夜间景点,策划一批夜间演艺节目等“七个一批”,打造古城夜间经济新亮点。二是“夜游云门山”文旅消费集聚区。进一步提升云门湖、音乐广场、儿童游乐园等区域的夜间亮化水平,让游客们更充分地游览、更真切地感受青州风情。在郭桥村打造农家乐特色餐饮集聚区,让游客品尝青州特色美食的同时,尽情欣赏云门山夜景。整合利用云驼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大明衡王城夜文化,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明城夜游”旅游城市名片。不断完善景区内停车场、公共休憩区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进得来、玩得开、出得去。三是“夜游南阳河”文旅消费集聚区。提升音乐喷泉观赏品质,编制喷泉水景造型,打造热门景观。通过“翰墨书香”诗词灯展、“十二生肖”民俗灯展、“烟花烂漫”烟花灯展、“卡通萌鼠”亲子灯展等四大主题灯展,将游客视线范围内的设施及绿化全部亮化,营造层次鲜明、主线突出的园林夜景。高标准打造金沙滩摊点,完善投影灯、音响等基础设施,科学合理布局摊位区域,设置滑梯、摇摆木马等亲子游乐设施,增加文艺展演等演艺内容。四是“夜游九龙峪”文旅消费集聚区。以“田园夜生活”为主题,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夜间文艺活动,整合九龙峪温泉酒店、房车营地、桐峪里民宿等灯光资源,推进房车营地广场舞台建设,营造龙涎湖、苏州园林、如意园等景点沿线道路灯光秀,辐射云门山四季滑雪场,打造具有震撼性夜景、趣味性活动、特色风情民宿的田园夜生活。五是“夜游不夜城”文旅消费集聚区。围绕“文、艺、住、食、娱、购”六大主题要素,实现街区一步一景,一步一娱,构建行为艺术、舞台演艺、时尚网红打卡、互动娱乐等百余种设施,街区商户共计 120 余家,拥有专业演艺团队 4 个,近 200 名专业演员,夜间不间断演出,每晚进行 100 余场的主题演出、花车巡游等,打造“夜游”典范,为游客奉上文艺盛宴。六是“夜游泰华城”文旅消费集聚区。精心打造圣水里特色主题美食街,免除纳凉夜市首月租金,统一配置多种规格美食车,引进集餐厅、酒吧、咖啡馆音乐演绎于一体的文艺休闲餐厅庞客,邀请网红开展弹唱、直播活动,举办龙虾啤酒节,放映露天电影,形成了深受年轻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二、培育“五类主题活动”,着力丰富夜间旅游业态。精心塑造景城一体化和夜游产品组合,通过多业态融合,大力开发一系列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夜游青州”内涵。一是开展“夜游”主题观光活动。鼓励城区及周边景区夜间开放,组织串联南阳河沿线人文景观,优化南阳河、东夷文化广场夜景灯光布局,开设四季滑雪场夜场,开展灯光节、音乐节、露营节等夜游节庆活动。二是开展“夜娱”文化体验活动。推动文化演艺进景区,借鉴知名旅游节目运作经验,加大知名品牌招引力度,打造“1+N”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常态化开展“遇见古城小戏 寻梦文化青州”古城小戏台演出等活动。策划组织戏曲、相声、电影、音乐等主题突出的品牌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夜间文化演艺活动的品类和场次。通过AR、VR技术等数字化手段,探索夜间旅游新业态,促进夜间旅游数字化消费。规范发展KTV、电竞、电影院等一批经营服务场所,大力引进知名连锁经营机构,满足市民及游客多样化需求。三是开展“夜食”特色餐饮活动。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举办美食节、啤酒节、餐饮嘉年华等活动,开展品牌餐饮评选,培育一批地方名小吃品牌店,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四是开展“夜购”时尚消费活动。策划推出“夜市购物节”,推动特产礼品店、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支持商超建设24小时便利店。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活动,引入深夜购物、嘉年华等各种形式的时尚消费活动。五是开展“夜宿”品质休闲活动。大力引进有个性、有文化、有特色、有情怀的精品民宿,提升丰富“住”的品质。进一步规范提升云门引、桐峪里等41家精品民宿的服务接待水平,让“过路游”的游客能留下来“过夜游”。
三、健全“五项机制”,促进夜间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整体联动,健全完善统筹推进机制,推动夜间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规划引领机制。将夜间旅游作为《青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布局,充分利用青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引导夜间旅游连点串线成片发展,凸显夜游集聚效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聘请专业规划团队对夜游消费聚集区进行设计打造,推动夜游项目健康可持续运作。二是政策保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设立1000万元文旅产业扶持资金,优先支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夜间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投资开发夜间文旅经济产品和项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餐饮住宿业提升改造的意见》,积极开展星级饭店评定,推动酒店行业改造提升,具备接待能力的酒店达到300多家,建成精品民宿41家、房间500余间。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在城区设置15处临时区域,鼓励支持发展餐饮、零售等地摊经济,打造咖啡馆、酒吧休闲餐饮街区,丰富餐饮消费业态。三是专班推进机制。成立“夜游青州”品牌工作专班,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的夜间旅游发展。各成员单位定向包靠夜间旅游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夜间旅游项目建设、改造、业态引进、经营管理等工作,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夜间旅游消费市场繁荣。四是宣传营销机制。将“夜游青州”品牌纳入全年旅游宣传营销重点计划,深化与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旅游报、山东卫视、大众日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的合作,赴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参加“胶东一家亲 邀您来潍坊”文化旅游推介会,组织“好客山东·精品民宿”媒体采风、“我为家乡代言,助力美好生活”潍坊电台融媒体抖音直播、大众网抖音走进青州直播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青休闲、娱乐和消费。依托“青州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7个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夜间文化旅游系列宣传,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旅游资讯。五是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对音乐酒吧、小剧场、歌舞娱乐场所等夜间经营业态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营造宽松的发展氛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充分考虑夜间经济特点,完善水电气供给、生活垃圾清运、公共厕所改造提升等配套设施,推进全市无线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夜间经济集聚区、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的免费WIFI全覆盖。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