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文旅新闻

奏响文化自信强音 激发团结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 2022- 07- 18 15: 32 点击次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2日至15日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连日来在新疆文化和旅游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同心协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美好新疆,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再上新台阶。

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和兵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和兵团各族干部群众的深情关爱。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声声话语满含如山厚望,我们一定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关怀、谆谆嘱托转化为建设美好新疆和壮美兵团的实际行动,感恩奋进、勇担使命,奋力推进兵团文化和旅游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这既是充分的肯定激励,更是莫大的鞭策期许,让我们感到使命无上光荣、内心充满力量。

该负责同志表示,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弘扬时代精神的兵团主题文艺精品,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挖兵团红色文化内涵,优化组合红色资源,大力推进军垦文化名城建设,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创新实施“旅游+”和“+旅游”,持续加大生态观光旅游和农家乐产业方面的优质供给力度,赋能兵团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兵地一盘棋,持续推动兵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更加宽广、更深层次的领域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嵌入、优势互补,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新时代兵团文旅人的智慧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先后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交河故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是对兵团各项工作的关心和关怀,总书记心里时时刻刻关注着兵团。军垦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得知总书记到来的消息后,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幸福。”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长甘霖表示,军垦博物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遵循,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兵团屯垦戍边历史,讲述好兵团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激励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兵团建设事业中。

新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云对总书记考察中亲切的问候和亲和的笑容印象深刻,他说:“总书记和《玛纳斯》史诗传承人的交流和合影,激励了我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都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于国家战略,做中国学派的研究。《玛纳斯》史诗的整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作为一名研究人员,要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层面做好文化基因研究,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新疆故事。”

“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吐鲁番、石河子三地都去了博物馆、文物遗址等文博场所,体现了总书记对新疆文博事业的高度重视,新疆文博领域各族工作者倍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管理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李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把重点工作放在研究阐释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领域,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同时,通过考古发掘研究、博物馆展示教育,利用各种媒体,让文物发声、历史发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证资料,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构建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饱含对文化艺术和新疆人民的深情。在考察期间,总书记观看了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在固原巷社区舞蹈室了解老年人文化活动,在该社区少儿阅览室观看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表演。

吐鲁番市歌舞团舞蹈演员阿依加马力·卡尔德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葡萄沟时,我们正在为游客表演《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总书记看我们的表演,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励,今后我们要把新疆的文化、新疆的歌舞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为一名兵团文艺工作者,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有信心,我和我的同事将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先进文化的示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到全疆各族人民心里,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文化润疆工作做出最大努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党委书记、团长肖帅表示,近年来,剧团每年都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剧目送入基层。今年4月起,已经组织演出队先后赴十四师、一师、二师、三师、七师、十三师演出近百场。

“作为兵团军垦第二代画家,我很荣幸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石河子视察工作。”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主席、石河子市书画院院长秦建新表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兵团人的希望和重托,在美术创作主题和创作方向上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努力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讲好兵团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以优异的创作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姚涛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深感使命重大、责任在肩。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充分发挥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教育引领作用,帮助各族群众树立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国魂,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构建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贡献文化力量,不负总书记的期望。”

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富民产业

在新疆吐鲁番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吐鲁番特色水果展示,了解当地发展葡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感受到总书记对加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产业的重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春明表示,伊犁州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在提升旅游线路产品文化内涵的同时,把文化融合到旅游服务各要素和各个环节,推进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用文化赋能旅游创新,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引领旅游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吐鲁番之行满怀深情,带来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更是为吐鲁番的未来发展擘绘蓝图。作为文旅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温暖,这几天我们都沉浸在总书记来到吐鲁番的喜悦之中。”吐鲁番市鄯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邹燕表示,鄯善县将认真践行总书记在吐鲁番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乘势而上,继续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惠及各族群众的富民产业。

新疆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辉说:“我们将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加快喀什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喀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朝阳产业、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惠民产业和展示新疆团结稳定、和谐幸福、生态良好的明星产业,以旅游业发展的新成效,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八师石河子军垦文化独特,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以总书记考察的兵团军垦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兵团早期建筑群,印证了兵团艰苦奋斗的历史,承载着兵团开拓进取的军垦文化。“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同心协力、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示范区的重要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第八师石河子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兴表示,下一步,石河子市以纳入“十四五”国家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地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文化润疆工程,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师市将依托军垦博物馆、军垦广场、艾青诗歌馆等军垦风貌核心景观,打造文旅融合的军垦文化旅游景区,以景区为载体大力弘扬和传承军垦文化。挖掘总理纪念碑、军垦第一连等景区文化资源、开发文旅产品,讲好兵团故事;推出具有军垦印记的街巷精品游线路;加速兵地融合,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为方向,在交流交往、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市场营销推介、游客互引互送等方面交流交融、共谋发展。

“总书记的到来让新疆文化和旅游界更加坚定信心,增添动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汤文表示,新疆文旅人将深刻认识发展旅游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带动产业发展、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就业增收、增进民族团结、丰富文化生活、展示新疆形象的重要作用。“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产品,健全旅游品牌体系,打造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品牌和“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形成新疆旅游鲜明标识,充分将新疆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产业增效胜势。”汤文说。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