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邹城市“个十百千万”联动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7-13 11:40 点击次数: 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邹城市委、市政府注重发挥文化产业杠杆作用,实施“个十百千万”行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培育10家农文旅融合型“小巨人”企业,扶持100个乡村精品文旅样板,培植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开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邹城模式”。

一、聚力四动,蓄强乡村振兴文旅动能。一是政策促动。出台《“个十百千万计划”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列支1000万元壮大乡村文旅市场主体、拓展乡村文旅产业链条。二是项目拉动。着眼壮大文旅产业雁阵集群,投资8亿元建成使用的孟苑,为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点;强力推进孟苑、两孟、峄山三大优势资源一体发展,创建5A级景区,投资50亿元盘活片区内建设用地、老村址,规划布局孟母小镇、九里花溪等项目,拉动项目投资近60亿元;实施A级景区提升计划、农文旅企业孵化计划,先后建成太平国家湿地公园等投资3亿元以上乡村文旅项目12个。三是市场驱动。列支100万元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拉动消费500余万元;实施文旅创客行动,拟规划投资2亿元,建设10处“悦农家”消费集聚区、10处“后备箱”购物市场、10处“夜画邹城”乡村夜经济消费集聚区;常态化开展“网红打卡、直播带货、全民探店”等活动。四是品牌驱动。整合市域9座山峰、40余处景区资源,串联省级旅游强镇12个、旅游特色村34个、精品采摘园29个、星级农家乐23家,打造“三线九山”旅游线路,2021年接待游客878万人次,叫响“邹东深呼吸”精品乡村游品牌。

二、聚焦四品,激活乡村振兴文化潜能。一是培育手造尚品。鼓励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建立手造资源、项目产品、非遗名录“三个信息库”,推出邹鲁糊粮食茶、峄山松墨等手造产品128项,汇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人。二是培植品质小店。实施“千家旅栈”计划,重点扶持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已培育上磨石村“柿子红了小院”等品质小店180余个。三是开发文创产品。开设京东邹城文旅旗舰店,上线“一部手机游邹城”智慧平台,新发展电商专业村6处,发布24个系列、300多种孟子文创IP,将文创延伸到乡土产品等9大领域。四是做大乡村良品。采取“文旅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发展大束蘑菇、看庄土豆、张庄大樱桃等乡村良品,擦亮“地理标志”,形成“品牌溢价”。

三、聚合四式,迸发乡村振兴旅游效能。一是上九山“古村+商业”模式。投资8.9亿元开发明清古村落上九山村,打造婚俗院、老学堂等经典特色小院,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二是康王谷花世界“公园+游乐”模式。建成2万平方米采摘体验馆和“亚洲第一玻璃栈道花桥”,打造田园生态示范园,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收入1200万元。三是大洪沟“生态+乡村游”模式。做好“自然+文化”文章,将大洪沟村70余套农院、400亩土地整体流转,打造乡村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业收入4000万元。四是泉山沟“民宿+旅游”模式。通过租用农村闲置资源、农民入股土地等形式,建成精品民宿客栈8间,改造青年旅社17间,打造民宿院落36处,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