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第五届项目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篇

依托老街长巷保护传承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2- 07- 01 16: 15 点击次数: 来源: 科技教育处

点击播放视频

完成单位: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

利津县盐窝镇人民政府

完成人:赵炳兰  裴吉刚  张璐艳  张培锋  李 贞  高 静  

吴宗飞 

为了更好地研究黄河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利津县利用沿黄的区位优势,从黄河文化挖掘保护、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四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做好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的新路径,着力培植非遗传承保护的“原生土壤”,在盐窝镇南岭村建设“老街长巷”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保护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一、项目概况

(一)实践性

利津县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着力从黄河文化挖掘保护、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和综合实践。推动黄河口古村落南岭村规划建设“老街长巷”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把更多的非遗项目自觉转化为生产生活需求,将“老街长巷”打造成全省非遗服务国家战略、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一是促进黄河文化挖掘保护的实践。“老街长巷”坐落于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南岭村,该村是明清时期有名的黄河古渡口,系黄河文化、盐文化、移民文化和拓荒文化集中融合发展之地,可谓黄河三角洲沧海桑田变化的“活化石”。借助南岭村历史底蕴丰厚、文化遗产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的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了以非遗传承保护为重点的“老街长巷”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项目。

二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通过对非遗产品的商品化改造,非遗项目有了实现价值的渠道,农民参与非遗传承的动力更强。目前,已有千余人投身非遗项目传承,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三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开发当地特有的传统游艺项目,设置黄河文化研学课程,把“老街长巷”纳入全域旅游的大盘子,注重地方特色打造和黄河文化融入,构建非遗支撑的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到“老街长巷”寻找记忆”已深入人心。目前,已举办黄河文化研学游68期,受益学生6000余人。

四是促进非遗传承保护的实践。充分利用旧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政策、资金,将“美化提升”和“功能性改造”相结合,打造非遗传承场所52处,集中展示省市县三级非遗项目85项。上百位传承人大多数是本村或周边村民,真正做到了生产与生活兼顾,体现了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二)创新性

把非遗活态传承的生态建设作为“老街长巷”建设的根本指引,发挥平台作用,激活内生动力,让非遗传承有更适宜的环境氛围,使非遗活态传承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在非遗传承生态建设方面,选择文化底蕴深厚的南岭村作为项目承接地,利用其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就地取材,就地安置,避免水土不服和人为雕琢,使非遗传承有了合适的“原生土壤”。在激发内生动力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施非遗传承价值引领,让经济效益和价值感成为激发内生活力的有力工具,非遗产品销售已带动350人主动加入非遗传承队伍。

(三)示范性

促使项目快速落地方面,项目结合当地政府旧房改造政策,降低建设成本,使项目能够快速立项建设,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实现双赢。发挥非遗作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老街长巷”尝试把非遗保护和特色旅游结合起来,非遗在旅游平台上实现价值引领,旅游则因非遗的地方特色具有了吸引力。可持续发展方面,为了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政府确定方向,专业团队运营,群众积极参与,项目运营有了体制保障。

二、项目实施背景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利津县地处黄河入海口,黄河文化已经浸透到利津历史的方方面面,孕育了独有的生产、生活与生态面貌,深刻地影响着利津的文化、自然、经济、社会。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促进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津县有800多年的历史,盐文化、黄河文化、移民文化、拓荒文化交相辉映,造就了利津县非遗项目的多样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黄河文化是利津文化的根脉和源泉,和黄河有关的非遗项目数量繁多、分布广泛,是黄河文化发展的记忆和标识,对研究黄河文化和利津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利用好非遗资源,讲好黄河故事,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前期,通过“借助历史文化展示推广传承非遗文化”“非遗助力文旅融合‘金种子’工程”等项目的探索,我们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政策建设了“老街长巷”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

黄河尾闾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在利津县沿黄镇村中,展现区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众多。利津县原北岭乡被称为“文化之乡”,南岭村是原北岭乡的中心村,村庄紧邻黄河,历史上文人辈出,文化底蕴浓厚,造就了南岭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基本代表了黄河口地区的所有非遗类别,比如黄河号子、黄河口草秸画、七龙河传说、李木店、南岭八阿碗等,涉及多个领域。随着时代发展,有些项目因缺乏创新引导、实效逐步下降,导致濒临失传。

为了更好地抢救濒临失传的项目,促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与盐窝镇政府经多次调研决定,以文旅融合为出发点,选择原来文化之乡的核心村庄南岭村,实施“保护老街、传承文化”,建设“老街长巷”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项目,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沿老街集中建设非遗戏曲演绎、非遗手工制作、民俗文化展演、乡土风情展示等项目,打造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摸索出一条非遗活态传承的高效路径。

三、总体目标

搭建综合平台,让非遗传承融入时代背景,根植原生土壤,激发内生活力,实现活态可持续传承的同时,为黄河文化研究提供支撑,助力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非遗力量。

四、主要措施

1.促进文旅融合,实现文旅双赢。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自身价值的实现是项目传承的最大动力,在“老街长巷”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始终把“做有用的非遗”做为非遗传承保护的基本目标,注重激发项目内生动力,追求项目传承保护的可持续性。

一是实施“非遗项目向旅游产品转化‘金种子’工程”,丰富特色旅游商品供给。精选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重点培养,打造品牌,做足推广文章,把非遗传承的动力源交给市场,以经济效益为引领,激发非遗项目内生动力。“老街长巷”运营期间,推出“老街长巷”非遗食品、传统手工艺品、民间医药等产品32项,销售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吸引更多当地村民投身非遗项目建设。

二是擦亮“乡情”“乡愁”符号,开启“记忆之旅”。在甄选“老街长巷”落地非遗项目的过程中,把是否有“记忆点”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把所有项目分为“记忆中的味道”“经纬交织的童年”“岁月留声”三个隐形板块,并对展示形式和展示环境进行了重点打造,力求项目原汁原味地进行展示,真正能勾起记忆、带来思考。目前,精心打造的老扬琴戏台展演、手工技艺现场展示和传统食品即时制作等已成为广大游客重温旧时光的载体,起到了很好的引人和留人作用。

三是开展“非遗项目溯源行动”,打造黄河文化研学基地。黄河文化是本地区文化的根脉和源头,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黄河文化的外延和终端,为了更好地利用非遗项目研究和推广黄河文化,组织专家开展了“非遗项目溯源行动”,围绕黄河文化对所有项目进行了纵向研究,制定了以非遗为切入点的黄河文化研学课程,让“老街长巷”成为全市黄河文化研究和研学的目的地。

2.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老街长巷”是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平台,也是利津县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试点,为利津县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参照。

一是提高农民自身技能,创造更广阔的就业空间。非遗项目大多起自民间,具有易学易操作的特点,随着“老街长巷”运营的完善,非遗产品的缺口日益增大,吸引更多的农民学手艺搞经营,在家门口挣钱,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使非遗项目传承转化成自觉行为。

二是打造“老街长巷”模式,提供乡村振兴样板。“老街长巷”项目所在的南岭村,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等方面都没有优势,我们以非遗传承保护为切入点,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实现了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双赢。同时,“老街长巷”项目投资小、运营灵活,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为黄河口地区广大农村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了样板和参照。

三是吸引人员集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老街长巷”主打非遗牌,明显的地域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外吸引力不断加强。运营一年来,参观人数和批次呈逐步上升趋势,人员的集聚对“老街长巷”的运营和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也逐步呈现,项目周边的七龙河风景区、北岭果蔬采摘园等都受益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老街长巷”的作用,我们把“老街长巷”项目编制到全县多条旅游线路之中,对其他旅游项目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项目创新点

1.培植非遗传承“原生土壤”,激发非遗传承内生动力。非遗项目大多始于民间,原生土壤是项目存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展馆移居城市只能起到展示作用,而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意义不大。基于这种考虑,在建设“老街长巷”项目之初,就把项目的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与非遗活态传承的匹配度作为重点考量指标,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实施。通过精准选址,把南岭村作为项目承接地,对南岭村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挖掘,共挖掘整理85项,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第一批入驻项目,为项目的快速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同时,项目传承人都在本村,能够兼顾生产生活和非遗传承,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加了村民收入,为非遗项目传承的持续性提供了条件。

2.实施“非遗项目向旅游产品转化‘金种子’工程”,提供特色旅游商品,助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在平台上进行市场检验,对经过检验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对此类产品进行市场化改造和包装,利用旅游平台进行全国推广,在实现平台自身效益的同时,以非遗产品为触角延展至更大的市场。目前,已有“北岭丸子”等13项非遗产品作为重点扶持项目进行了推广。

3.实施“非遗项目‘三档差异化推进’工程”,提高非遗保护针对性。通过对全县,特别是南岭村非遗项目的整理挖掘和分析,把筛选出的非遗项目分为三档,以“培植非遗项目原生土壤”为总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对于传承有序的项目进行包装推广,助力做大做强。比如“北岭丸子”和“南岭豆腐”,因为秉承传统工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销售半径能辐射周边村庄。“老街长巷”建成后,对项目进行了原址提升和市场推介,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活力不够的项目实施市场化转化,激发项目传承内生动力。比如“炒蟹豆”“煲其子”“烧补饥”等工艺,存在“偶尔为之,不为大多数人知”的现象,我们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市场化包装和推广,在“老街长巷”设置展示专区,并对食品进行了包装。目前,这些产品已成为“老街长巷”的明星产品。对于濒临失传的项目,实施创造条件、价值引领的方法进行抢救性保护。比如“老扬琴”项目已有300多年历史,但随着媒体多样化的进程而慢慢被忽视,面临无人传承的窘境。我们在“老街长巷”搭建老戏台,并安排演出场次,让传承人在掌声中受到鼓励,在奉献中找到价值。

六、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1.开展“非遗项目溯源行动”,打造黄河文化研学基地,为黄河文化研究提供支撑。黄河文化是本地区文化的根脉和源头,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黄河文化的外延和终端,为了更好地利用非遗项目研究和推广黄河文化,我们组织专家开展了“非遗项目溯源行动”,围绕黄河文化,对所有项目进行纵向研究,制定以非遗为切入点的黄河文化研究研学课程,让“老街长巷”成为全市黄河文化研究和研学目的地。  

2.以非遗为切入点,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老街长巷”发挥非遗保护传承平台作用的同时,积极进行文旅融合的探索,并以非遗为发展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经过实践检验,得到充分认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在《中国旅游报》《发表了《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一个范例——山东省利津县“老街长巷”项目的调研思考》的文章;我们撰写的《黄河岸边乡村非遗传承的有益探索——利津县打造“老街长巷”非遗一条街的经验做法》在中国非遗网和《文旅中国》发表。

3.推动非遗项目挖掘,调动非遗传承的积极性。“老街长巷”建设以来,基层人民群众认识到了什么是非遗,自发申报非遗项目。盐窝镇中心小学挖掘当地传统游艺项目21项,濒临失传的打张子、拾石子、打纸包、跳房子等都被挖掘整理出来。在“老街长巷”建立了“智趣园”,购买游艺设备,开发游艺项目,与研学结合,将非遗的传统趣味与体能训练相结合,体现了非遗另一面的强大功能。

4.融入文旅融合大局,贡献文旅融合非遗力量。2021年,东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利津县“老街长巷”集中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以“老街长巷”为范例,对促进“非遗+旅游、文物+旅游”深度融合进行解析推广;全国媒体采访团到“老街长巷”进行集中采访,对“老街长巷”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报道。

5.吸引人员集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老街长巷”主打非遗牌,明显的地域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外吸引力不断加强,运营一年来,参观人数和批次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人员的集聚对“老街长巷”的运营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也逐步呈现,项目周边的七龙河风景区、北岭果蔬采摘园等都受益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老街长巷”的作用,我们把“老街长巷”项目编制到全县多条旅游线路之中,对其他旅游项目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6.实施非遗传承价值引领,拓展农村养老新途径。针对农村老龄化现象,鼓励引导农村老年人投身非遗项目展演和非遗产品生产,项目建设之初,对适合老年人参与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挖掘。“老街长巷”从事非遗传承的人员共350人,60岁以上老人有86人,其中从事“老扬琴”展演的有12人,全部由60岁以前老年人组成。通过项目实施,当地老年人有了贡献社会和实现价值的平台,丰富了精神生活,提高了收入水平,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