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全省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总体工作部署,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试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完善数字城市、深入推进数字惠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中心任务,创新推广“一亮一免”服务模式,推动电子证照在全市文旅领域的实际应用,集中力量在全市公共文化场馆、重点景区打造了一批便民利民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服务场景,初步实现了文旅领域电子证照全行业、全域化应用覆盖。
一、加强政企联动,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更有“力度”。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为确保社会化应用场景顺利落地,市文旅局积极发挥行业指导和社会宣传作用,通过全媒体联动、立体化传播加大电子身份证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电子身份证社会认可度,让群众会用、愿用、主动用。强化文旅行业政策引导,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电子身份证“亮码”进景区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拓展全市文旅行业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面梳理文旅领域电子证照适用服务场景,深入开展可行性研判、准确制定实施路径,明确了2个场景的建设目标和13家试点单位。积极推进部门协同联动,坚持专班推进、专人负责,主动与市大数据主管部门开展对接,通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减免数据接口费用、搭建政企沟通渠道、开放互联网数据接口等多项务实举措,切实帮助文旅企事业单位解决资金问题和技术难点,有效降低企业数据获取门槛,形成了政企联动、部门联合、责任单位密切配合的有力工作机制。
二、坚持全域覆盖,群众智慧文旅生活更有“温度”。结合“文化润心·满意枣庄”创建,坚持全行业覆盖、全域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打造电子身份证社会化应用场景为突破口,有效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推动文旅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全市A级景区和主要公共文化场馆依托“爱山东”APP电子证照数据库,创新探索“一亮一免”服务,在全行业推广电子证件替代实体证件。各单位通过开展全覆盖化人员培训,确保一线服务窗口人员熟练掌握申领使用方法,并在游客服务台、购票处、图书借阅处等显著位置设置电子证件申领、核验服务指示牌,景区根据特殊群体优惠政策,为教师、医师、残疾人等优惠群体提供电子证件票价减免服务,引导和鼓励市民游客利用电子身份证体验“亮证”入园(入馆)参观游览、“亮证”借阅图书等数字化便民服务。目前,全市重点A级景区和主要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现电子证照实际应用,初步完成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试点任务目标。
三、推进试点先行,数字惠民科技便民更有“深度”。为进一步发挥数据赋能关键带动作用,有效推动电子证照数据资源深度利用,全市文旅系统各单位积极开展软件升级、硬件改造、数据对接、优化服务流程等工作,加强数据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提升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效率,打破数据孤岛,进一步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文旅生活需求。枣庄市博物馆将数字化改造与新场馆建设工作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入馆闸机升级、系统改造对接,打通票务预约系统与“爱山东”电子身份证数据库,完成数据接口研发,建设了集线上预约、自动登记、“亮码”入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化预约系统。峄城区图书馆打造“手机亮证”服务场景,依托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开发了“峄图”大数据平台系统,利用“爱山东”APP电子身份证自动关联读者信息,在全省率先实现利用电子证照为读者提供注册办理借书卡、图书借还等全程智慧服务。台儿庄古城、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等试点景区积极推动软硬件升级改造,在签署数据保密协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景区票务系统数据对接,扎实推进一码入园服务场景落地,更好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个性化游览需求。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