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枣庄市“1+1>N”党建引领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2-27 11:41 点击次数: 来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枣庄市深入挖掘独具地方特色“匠心”文化资源,积极拓展文化内涵和外延,辐射带动全市文创产业内生式集群发展,形成“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大格局,呈现“党建+业务”引发“1+1>N”的聚变效应,蹚出了党建引领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1+1>N”,“1”即整合市、区、镇、村组织功能,打造枣庄特色的“榴花书记”第一书记品牌;“1”即以党建引领石榴产业发展为“小切口”,积极培育石榴文化产业新动能、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N”即衍生党建助力文创产业的政策、龙头、链条、平台、生态等要素,打造“匠心枣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服务基层擦亮“榴花书记”品牌。借助枣庄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选派“第一书记”在建强基层党组织、“村企联姻”等方面靠上服务、牵线搭桥,着力把特色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支撑产业。冯卯镇独古城村“第一书记”孙本晓,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动员村干部、党员牵头创办合作社,利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省级补助资金100万元强化民宿及附属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促进旅游富民增收,该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榴园镇北孙庄村“第一书记”王燕所在的单位国金水发集团投资建设了冠世榴园大理峪石榴产业融合创新园,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文旅产业。榴园镇望亭村“第一书记”郭菁菁,注重在村文旅企业中培养、发展党员,激发村级党组织发展活力,该村2022年被省委宣传部评选为第七届全民阅读书香之村。孟庄镇侯庄村“第一书记”张丽娜,牵手枣庄鲜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蹚出一条“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发展新路径,打造出了集“旅游+休闲+研学”于一体的“泉畔果香、农旅侯庄”特色品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3万元。这只是省市县三级“第一书记”的一个缩影,枣庄市现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4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省级景区化村庄35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01个,打造乡村旅游集群片区12个,培育运河人家等五大乡村旅游品牌。

凝聚合力壮大枣庄石榴产业。枣庄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谋划“大规划、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大旅游、大统筹”的石榴产业发展思路,努力培育百亿级石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加工中心、全国一流文旅品牌、全国一流创新创业平台。成立了石榴产业链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产业链、赋能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推石榴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发展。编制完成《峄城区石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2-2026年)》。成立石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2亿元融富(枣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做靓“中国石榴盆景之都”品牌,建设占地面积200多亩的石榴盆景产业园,形成石榴盆景盆栽景观带。整体推进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大理峪区域文旅融合项目、荀子劝学馆、水木石田园综合体及石榴文化博览园提升等项目建设,“峄城石榴”上榜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峄城石榴种植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石榴看枣庄、枣庄石榴誉全球”的产业高地正在崛起。

N大集群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专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发展原则,整合运用政策支持、龙头带动、链条培育、平台搭建、环境优化等“党建+业务”模式,形成了总规模300亿元的“匠心枣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古运流芳“文慢城”、微湖泛舟“水慢城”等“六个慢城”建设,枣庄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专项激励名单。夯实产业链条,重点提升以台儿庄古城、红荷湿地为代表的文旅康养融合产业链;以尚品本色、鑫迪家居等为龙头的鲁班文创产业链;以耀海玻雕、金晶玻璃等为龙头的工艺玻璃产业链;以辣子鸡、羊肉汤为代表的特色文化美食产业链;以乾唐轩活瓷、齐村砂陶为代表的艺术陶瓷产业链;以台漫公司、一甲动漫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创产业链;以森氏吉他、谢氏琴业等为代表的乐器手造产业链;以龙基石业、壕沟万景园等为代表的手工雕刻产业链;以维卓科技、红鹦鹉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传媒产业链等。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版权贸易基地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家,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山东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90家,“匠心枣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储备库。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