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素有“中国梨乡”之称的莱阳市,立足特有的“梨、龙、拳、书、红”文化资源,围绕文旅产业链打造,致力于丰富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扩大宣传营销,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按照“项目补链、业态延链、主体壮链、消费振链、品牌塑链、人才稳链”六大行动,推动文旅产业全链条创新,创造出全域旅游的“莱阳聚变”。
一是高起点谋划,创新组织领导体系,搭建链条发展新模式。 莱阳是著名的“中国梨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发祥地”、“胶东第一县委、第一个中心县委的诞生地”,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今年以来,该市围绕文旅产业链打造,制定《莱阳市文旅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双链长、一园区、一链办、一联盟、一平台”工作架构,成立文旅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2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协作统领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全局。以链长制为抓手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以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为领建园区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以文旅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挥协同发展作用,同频共振,辐射全域,切实形成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全域式布局,夯实文旅产业基础,构建文旅融合新局面。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按照“一街一厅一中心一馆两院N书房”工作布局,打造大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新建城市文化会客厅,启动市民文化中心建设,加快市博物馆提档升级,提升卢乡书院,复建泮东书院,配套N个城市书房;按照“一核一廊两翼三区多点”发展思路,突出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一个核心,建设五龙河风情廊道,打造丁字湾滨海旅游区、梨乡风情旅游区南北两翼,培育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红色文化旅游区、山水休闲旅游区三个片区,推动全域分散景点多点联动、连点成线,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打造科普研学游、乡村旅游、红色文化游、逍遥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三横两纵一环”六条精品旅游线路,以点带面发展,塑造旅游精品,加快建设彰显梨乡特质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力打造胶东半岛重要文旅节点城市,促进莱阳市文旅产业更快速、更高质量发展。
三是示范化引领,强化文旅项目支撑,激发文旅发展新动能。莱阳市对全域文化旅游项目进行梳理,确定24个文旅产业链重点项目,总投资76.18亿,分布在全市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区、五龙河风情廊道、丁字湾滨海旅游区、梨乡风情旅游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红色文化旅游区、山水休闲旅游区五大旅游片区。组建史前世界主题文旅产业发展(山东)集团,打造总投资188亿元的史前世界文旅产业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文旅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围绕恐龙大主题,以IP创新内容建设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构建以恐龙为代表的古生物科学传播中心和研学基地,建设以大型机械恐龙乐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和影视基地,建设元宇宙国际交流中心、史前世界数据研发体验中心、中国文化传播中心、数字技术教育中心、数字经济转化中心、主题商业潮流中心、数字影视摄制中心七个产业中心,打造中国首个数字视觉工业体验园和史前世界全数据输出中心,引领“新科技、新消费、新体验”和史前世界“元宇宙”,形成山东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型文旅吸引物和旅游目的地。
四是多元化营销,提升莱阳文旅形象,增添产业发展新活力。今年以来,莱阳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策划建设新媒体宣传矩阵。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对莱阳文旅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多措并举促进莱阳文化旅游的活力。创作旅游歌曲《遇见莱阳》,并制作MV进行发布,对我市梨龙拳书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利用抖音等各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同时被央视频、人民视频、山东省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播放,用歌曲擦亮文旅融合品牌,扩大莱阳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莱阳人游莱阳”活动,组织莱阳重点旅行社和烟台日报、大众网、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开展“莱阳人游莱阳”媒体推介活动,探索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出国游、跨省游大幅缩减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媒体和旅行社,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推介推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文旅惠民。
下一步,莱阳市将深入落实文旅为民、文旅惠民等各项措施,坚持旅游带动发展的思路,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题,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丰富文旅消费业态,深入挖掘文旅市场活力,全面提振文旅产业。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