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落实落地文体生活民生政策和惠民措施,助推“幸福嘉祥”建设。
一是完善文旅设施,惠及祥城百姓。县文化馆完成“文化易点通”“点唱吧”“3D试听椅”安装使用,全面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县图书馆首推“嘉图快递网借”便民借书服务模式,让本县乃至周边十二县市区的读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手机免费在线借还。“嘉图VR全景”项目,360°旋转实景展示,720°虚拟漫游,开启图书馆线上新体验。11月,县图书馆被评为济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之“公共阅读空间”。投资9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古城街店、盛世店城市书房2处。持续推进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图书馆分馆建设,充实新书20000余册,将文化惠民阵地向基层社区延伸,打造“15分钟文化圈”。
二是实施文化惠民,丰富群众生活。持续开展“送戏下乡”1153场、送电影下乡4071场、“幸福嘉祥·周末剧场”10场;全县各镇街开展“习语润儒乡•嘉言祥语”主题宣讲和乡村阅读活动近2000场,共计13000余人参与。先后组织举办“书香润祥城”“阅读滋润精神·文明繁荣乡村”、齐鲁书香节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深入镇街开展国学讲堂、经典诵读、趣味科普、手工制作等“传统文化进镇街”活动,激发少年儿童阅读兴趣,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加大文艺精品创作,传承优秀文化。为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持续繁荣,创作12部生动鲜活、贴近百姓、富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讲好嘉祥故事,传承优秀文化。《最后一个柴禾垛》先后荣获全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一等奖”、全省铜奖,《曾子示信》荣获全市“二等奖”,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广场舞《珊瑚颂》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舞动中国红”—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广场舞《美美与共》获全市广场舞线上比赛获一等奖、全省二等奖。
四是加强文化保护,抓好非遗传承。争取上级专项经费63万元,打造提升县文化馆非遗展厅石雕、鲁锦展区。精心组织策划2022年戏曲春节联欢晚会、“非遗闹元宵·生活更美好”非物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梆子展演、非遗购物节、嘉祥县非遗传习大课堂等系列活动,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依托“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深挖嘉祥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地方文化符号,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培育手造产业,积极推荐全县21家企业参加“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广胜木雕成功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春秋源鲁锦为提名单位。
五是培育夜间旅游经济 增加群众经济收入。2022年5月29日,在嘉祥鲜农都广场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印象·嘉祥”新鲜文化市集,整合“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夜练”“夜读”六大主题,精心策划主题文化地标打卡、季节性农产品展销、文创市集、非遗展示展演、百姓大舞台、娱乐天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文旅资源转化为可看、可听、可玩、可体验、可购买的文化消费品,增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培育嘉祥经济发展新动能。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