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峄城区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化政府建设工作,不断优化服务创新发展,在智慧文旅及数字化建设、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智慧宣传与运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学统筹谋划,夯实智能服务根基。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专题研究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化政府建设工作,结合实际、科学研判,不断探索大数据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场景,逐步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智慧化服务能力,打造符合现代旅游需求的智慧景区服务体验模式,构建平台集约、信息共享、宣传协同、服务有效的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拓展基础功能,提升智能服务水平。推进数字场馆“硬件”建设,高标准配备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书机、少儿版自助还书机、电子阅报机、图书杀菌机、智慧服务平台等各类数字化智能设备20余台、电子图书10万余册。目前,是全市唯一一条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专线,唯一一家拥有朗读亭这一智能设备的区(县)级图书馆。拓展数字化“软件”服务内容,依托互联网云服务,推出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读者可通过线上“数字图书馆”在线阅读图书、期刊杂志,收听有声读物,也可以免费登录微服务大厅,网上办理图书借阅等服务项目。文化馆网站将艺术欣赏、网络直播、网上培训等服务内容面向公众共享,打破时空、场馆、受众的局限,为群众提供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将数字化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全区39家农家书屋增设了“E农移动影库”和卫星数字接收终端设备,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为农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的信息服务和数字化的阅读体验。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智能服务品牌。积极推进智能智慧服务,立足满足读者需求,探索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图书馆服务中的运用,打造“手机亮证”服务场景,成为全省首个可通过电子证照实现注册办理借书卡到图书借还一条龙服务的图书馆。通过自助设备、业务系统升级改造等措施,推进图书馆实施图书免押金智能化(微信在线办证)等免费开放服务。打造“刷脸亮证”服务、“馆内线上数字化阅读”服务、“数字朗诵阅读空间”服务等多元化服务,让图书馆的公益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探索推进数字资源统筹共享,区图书馆与各分馆间实现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公共文化“下基层”、“进农家”。积极推进景区数字化便民服务,与区大数据局、风管委、宇兴公司对接,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冠世榴园风景区“线下购票手机亮证”“免票人群免证游冠世榴园”。
强化宣传质效,助力智能服务升级。通过“文旅峄城”“峄城区图书馆”等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公众推送发布峄城文化旅游领域新型智慧化建设最新工作成效。疫情期间,组织创作了《众志成城抗疫情》《齐心协力战疫情》《瘟神一定会消亡》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用文艺形式鼓舞士气、弘扬正气,营造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文化氛围。通过网络形式举办了第二届峄城仙人洞文化节暨桃花节,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在“云端”领略到十里桃花竞相绽放的美景。开展了“‘增人气 带好货’文旅局长带你畅游峄城”网络直播活动,当天观看量达12余万人次。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