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口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隔齐长城与莱芜区搭界,坐落在锦阳关西、齐长城脚下,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680余亩,人口656人。近年来,石子口村深入挖掘齐长城文化内涵,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为核心,对村内传统建筑进行修复及修缮、对齐长城及战国古山寨修复,利用石头古宅打造时养山居民宿并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连续举办四届齐长城乡村艺术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塑造“时养山居”旅游民宿品牌,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村居、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传统村落、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卫生村居、济南市齐鲁样板村。游客年接待量近20万人次,山村风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以党建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石子口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齐长城,以“石”为韵、以“文”为魂,规划、建设、运营“以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旅游产业为抓手”的三大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村企共建,村民参与,实现“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产收益分红+美丽乡村建设资产折股分红+永久性宅基地财产性收益+就业收益+公司浮动收益”五种收益模式,带动“集体增收和贫困人口脱贫”的乡村振兴之路。党组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创建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学生创业人才在村注册成立时养山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党支部和引进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积极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先后跟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新闻大厦、齐鲁师范学院、章丘创业者联盟、章丘区城乡交通运输局、章丘供电公司文祖供电所等多家单位达成党支部共建单位,一起开展各种活动,陆续组织了乡村振兴论坛、大学生义务支教、石子口村专家工作室、录制快闪《我和我的祖国》等各种落地活动,让乡村旅游内容更加丰富,为乡村旅游带来更大的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
以文化资源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村内文化资源丰富,齐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最完好的桃花峪段(700余米长)就位于村庄范围内,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战国古山寨,有齐长城上三大重要关隘之一的锦阳关口,有能容纳百余人的仙人洞,有深达60余米的老虎洞等历史古迹。村内80%以上的民居为山区典型的石屋建筑群落,是齐长城古村落的典型代表,以清末及民国时期居多,保存至今的石墙、石屋、四合院、石板路、石台阶体现了原始古村落的风貌,目前村内保存完整的古代石屋建筑现存70余处,基本保持了古山村原貌。古巷皆为石板铺就,漫步村内,古树葱郁、古井悠然,在依山而建三条横向主街道上,次第坐落着山神庙、土地庙、官屋(古代村公所)、石碑等十多处历史遗迹。2017年,引进大学生创业的时养山居项目是第一批成功挂牌“泉城人家”民宿,该项目定位于乡村美学综合体;主打因时之序,颐养而居的乡居理念,以中国传统的24节气为产品设计主题打造24节气院落群体,通过打造时养山居民宿集聚区,举办齐长城艺术周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来村休闲观光、体验乡土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
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大力发展以发展民宿产业
民宿的发展是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多种工作的重要突破口。石子口村以民宿为主抓手,形成了包含食、宿、创、乐、耕、学、养七大元素的乡村生活美学综合体。基于这样的定位,石子口村项目已经落地了二十四节气特色民宿、生态餐厅、拓展基地、齐长城研学基地、无人机实训基地、体育实训基地、艺术家创作基地、咖啡吧、创意木工坊、真人CS巷战、瑜伽小院、轰趴馆、青年旅舍等多种业态和产业,通过产业景观化、景观产业化,实现全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