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地资讯

“足不出户 云享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积极探索文旅新媒体传播模式

发布时间: 2022-10-14 19:16 点击次数: 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济南市莱芜区依托全区优质文旅资源,通过进一步完善线上文旅服务,积极打造“1+2+6+N”文旅新媒体传播新模式,即以做好线上莱芜文旅宣传文章为中心,以平面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两大类别全方位展示为依托,以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六大平台为传播矩阵,达到多屏同步共振、发布海量信息,让莱芜文化旅游资源智慧化、可视化、便捷化,让广大市民游客线上即可饱览莱芜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足不出户 云享莱芜”。1-8月,在济南市县级文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和微信传播力指数榜单中,莱芜区连续8个月位列“双第一”,并在综合评分中大幅度领先。其中,莱芜区文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连续超过600,在全国县级文旅系统中也长期位列前十,中国旅游报社发布的《山东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报告》,在山东省县级文化和旅游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各项指数榜单及分析中,莱芜区大放异彩,成绩优异,在报告中先后被43次提及,成为全国县级文旅传播力领军者。1-9月,莱芜区文旅新媒体已累计发布各类图文、视频信息5811条,创造阅读量超过7520万次、点赞量超过120万次。

(一)丰富素材供给,强化底线思维

莱芜区立足全区实际,深入调研分析,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热度、不同主题,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全区文旅图文、视频等基础信息采集,同时借力省市文旅部门、各官方媒体已有素材,综合分析、统筹谋划、认真梳理,不断夯实文旅宣传服务基础。一是加强信息采集。建立莱芜文旅素材收集中心、多媒体资源库,对来源于不同渠道的各类信息进行反复核实确认,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目前通过多方渠道,已采集到有版权的图片5000余张、视频500余支。二是深化内容生产。打造莱芜文旅内容生产中心,紧紧围绕不同平台特有运行规律、用户属性、呈现方式,打造优质内容,引导网络热点,用新媒体平台记录莱芜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貌,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展现莱芜发展新气象。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坚守底线思维,不断完善包括政务新媒体信息采编与审核发布制度、各平台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等在内的制度建设,依据平台属性,明确平台定位,确保平台真正担负起信息传递、服务交流和舆论引导等多重职责。

(二)深耕发布内容,打造文旅爆款

秉承“以精品内容打造文旅爆款”的运维理念,2022年以来莱芜区文旅新媒体矩阵打造出一大批优质文旅内容。一是以活动激发活力。在春节期间,全平台发起“云赏非遗·莱芜年味”线上主题活动,用视频、美图、美文将莱芜丰富而有特色的非遗项目呈现在广大网民面前,活动中,莱芜文旅新媒体矩阵共计发布非遗视频、图文信息290余条,创造浏览量近50万次,并被学习强国、大众日报、山东商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广阔空间,形成了“非遗齐聚云端,全民互动参与”的热潮。先后发起“莱芜记忆·冬藏/春生/夏长/秋收”莱芜四季主题活动,为广大摄影摄像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助力莱芜区城市形象整体提升。二是以话题引导热点。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的“文旅软实力 共建典范城”专题,以系列图文、视频、音频等形式,多方位展示莱芜文旅“软实力”,绘就城市文明新发展的幸福画卷,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微博发起“俺莱芜有”系列话题5个,并申请成为话题主持人,100天即创造200余万次阅读量;推出的“自驾游路线”系列内容,结合交通和位置,将莱芜各文化旅游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为市民游客出行提供有效参考。三是以推文引发共鸣。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多方搜集资料等方式,深度挖掘莱芜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前谋划节日节庆、热点事件发布内容,通过深度内容唤醒网友记忆;莱芜疫情期间,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引发网友共鸣,助力疫情防控,策划推出的《这是最好的莱芜,我们共同来守护》《这,是我们的家乡》两篇推文获得近1万人关注,并被多家官方媒体账号转发。

(三)宣推文旅资源,助力行业复兴

通过广泛采集、深度加工、多屏共振、持续宣传,将莱芜特色资源、文化内涵、秀美山水、民俗非遗、群文活动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广大市民和游客面前。策划推出精品旅游路线,在2022济南•莱芜文旅康养节上,区有关领导对莱芜区六大特色旅游路线进行了启动发布,并现场发布了首条特色旅游路线“乡村民宿度假之旅”,其他路线也将陆续制作发布。官方背书,精准营销推广,为景区、民宿等经营场所有序引导客流,为文旅市场带来潜在客源及经济收益,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文旅行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发布的海量文旅信息,有力宣传了莱芜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文旅资源;为莱芜文旅舆情发展走势提供正面引导,有效消除负面影响,不断提升莱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擦亮莱芜文旅品牌。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