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娜 马晓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再一次来到宁夏隆德县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重走长征路,回顾长征岁月,感悟长征精神。
大学生宣讲团:
重走长征路,回顾长征岁月
位于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脚下,保留着一条连接山上景区入口和山顶纪念馆的红军小道,用木板铺就的2.5公里红军小道作为长征的微缩景观,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从开启于都河的伟大长征路到兵力损失惨重的血战湘江,再到为遵义会议夺取有利条件的乌江之战等18个主要场面。
雨中,一位身着印有“中国青年”白色T恤的女子正在高声宣讲红色故事《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据了解,这位女子是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星火传递暑期实践小分队党史故事宣讲团成员,她叫马筱。宣讲结束后,她依然沉浸在刚才的红色故事中久久不能平静——“红军小道虽然只有短短2.5公里,但是我已经觉得很疲惫了……我们没办法真正体验当年长征的艰难,无法想象红军战士是如何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应该是靠心中无法磨灭的意志吧!”
宣讲团由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思政老师李娟带队。她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我作为教师,要培养青年人爱国爱民,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鼓励青年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寻常百姓家对党史故事进行宣讲,让大学生做党史理论的宣讲者、做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
整齐前进的队伍,铿锵有力的步伐,振奋嘹亮的红歌,让参观者透过雾霭,看见“红色精神永放光芒”的字样。
红色故事讲解员:
感悟长征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作出这一重要指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红色故事讲解员的殷切嘱托,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红色故事讲解员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凝聚起强党强国的磅礴力量。
“风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毛泽东气吞山河的壮丽词篇《清平乐·六盘山》使之享誉中外,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胜利之山。”六盘山长征纪念馆的红色故事讲解员张帅声情并茂的讲解让那段艰苦前行、流血牺牲的历史浮现在参观者眼前。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路观赏,从“红军不怕远征难”“六盘山上高峰”到“红旗漫卷西风”再到“长征永远在路上”,参观者时而低沉、时而平静、时而皱眉思索,他们进一步感悟到了长征胜利如此来之不易。
“我在隆德段六盘山地区已从事红色故事讲解工作两年,两年中,无论是‘红军小道’抑或是长征纪念馆,有无数个瞬间感动并震撼着我。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80岁高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英雄,在讲解过程中,老人始终跟随着我的步伐艰难前行。我只是转述者,他却是亲历者,无论我的语言多么质朴、感情多么强烈,在老人面前不过是冰山一角的体会。”张帅对老人深深敬佩,并为能够给老人讲解感到喜悦与自豪。
成为一位优秀的红色故事讲解员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起初,面对参观者追求真理的眼神,内心的胆怯和匮乏的语言表达让张帅很不自信,后来通过不断摸索,深入挖掘红色历史背后的感人故事,思考深了,底气便也足了。
张帅说:“讲好党的故事,就像打开一扇窗户。”要让人们了解红色历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少年儿童:
传承长征精神,走在新长征路上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每代人都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参加长征的小红军”照片墙记录了红军小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写下的标语,还有随军西征的童子剧社,他们或在医疗队做看护,或在宣传队搞宣传。他们的年龄均在15岁以下,稚气未脱的他们被称为“红小鬼”,却和成年战士一样,怀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经受了激烈战斗和艰难困苦的考验。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赵瑞第一次来这里参观,“纪念馆内的每一张图片都让人震撼。现在,我会努力学习文化课与艺术课,未来,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画英雄、画祖国河山。”赵瑞的一席话讲得情真意切,在她澄澈干净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责任担当,少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每代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使命,新长征永远在路上。未来,少年儿童将继承长征精神,接力前行!
实践证明,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检验真理、唤醒民众、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是中国共产党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