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工作动态

《中国文化报》》山东:公共文化服务“正青春”

发布时间: 2021- 09- 14 10: 07 点击次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文/图

山东泰安新泰市文创街“城乡书房”内一座难求

漫长的暑假,孩子往哪里送?山东泰安新泰市的刘翠娜给出了“城乡书房”的答案。暑假以来,刘翠娜的孩子在“城乡书房”待了近3周时间。位置就在家门口,步行过去10分钟,且不用过马路,是她把孩子送去“城乡书房”的主要原因。而在孩子看来,里面的学习氛围是同学们愿意结伴去的原因。

今年暑假常规文化活动开展的同时,山东正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青少年”。多地推动服务“正青春”,结合青少年的审美需求,发挥公共文化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广大未成年人培育文艺技能、享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热情。

“城乡书房”做对了

2018年刚开始做“城乡书房”的时候,整个新泰市没几个人相信这事能成,高会利是最执着的那个人。当时很多人对这位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说:“咱一个县级市,没多少人看书,弄书房也是浪费。”

2018年8月1日,新泰市首家“城乡书房”在当地文创街运营,150多平方米,50个座位。首家“城乡书房”不是财政完全投入,而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建:当地一家企业出场地并负责装修,政府配齐图书和门禁、借还书系统。

新泰市首家“城乡书房”运营后,效果出乎多数人预料。“时值暑假,书房天天一座难求,人满为患,我们一开始以为孩子们开学后就没那么挤了。”高会利说,当年9月中小学开学,书房仍是一座难求,因为孩子们去上学了,一些白天不上班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又来了。

从一开始,高会利就瞅准“城乡书房”在孩子中间的“市场前景”。“一到寒暑假或周末,孩子就没地方去,有的天天在家玩手机。”高会利介绍,后来经过调研,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定先行试点,且不让财政承担过多压力,而是联合有需求的社会力量合办。

如今,新泰市仅城区就开放“城乡书房”8家,乡镇及农村十几家,仍有多家“城乡书房”在建。已经运行的“城乡书房”,有的是周边学校老师代为管理,有的则是社区文化志愿者管理。今年暑假,“城乡书房”已是新泰市知名度最高的文化场所。

读书,是距离孩子们生活最近、最被家长们认可的一种休闲方式。因此,山东在大力建设综合性图书馆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和理念,增加微型阅读场所覆盖面。

4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的意见》,决定在现有公共图书馆提供阅读服务的基础上,以财政投入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开拓性地推进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逐步实现阅读便捷化、均等化、社会化。

博物馆就是大课堂

6月起,孔子博物馆访客量明显增加。7月27日,河北石家庄的游客赵伟专程自驾带孩子来孔子博物馆参观。“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多个展厅走一圈下来,赵伟说自己深受教育,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坚定了他让孩子继续学国学的想法。

“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对孩子来说,博物馆就是大课堂。”赵伟说,孩子平时在学校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多,需要在他们的心里播下种子,增强文化自信。

以教育拓展为目标,这几年山东以青少年和党员干部为重点,用好馆藏资源,发挥阵地作用,打造“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全省博物馆十佳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评选活动。实施馆校合作机制,建立完善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项目库。

红色资源丰富的临沂市平邑县,近几年重点发挥好博物馆的宣传带动作用,以平邑县博物馆为龙头的红色研学线路,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平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崔静说,游客进入平邑县博物馆,只要扫文物上面的二维码,文物简介就呈现在游客面前。通俗易懂的解说加上眼前的实物,让游客对文物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了解得透彻明白。平邑县博物馆还把200余种特色文物的故事创作成短视频,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解说,让传统文物与游客的距离更近。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十三五”以来,中央和省级投入山东的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达8.8亿元,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有538家,占博物馆总数的88%。各级博物馆通过健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规范、延伸服务功能,实现博物馆面向青少年服务的优质化、便利化。

审美教育没有完成时

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也是审美教育的生动载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山东将美术馆资源加以活化、整合,面向青少年推出精品展览,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温润他们的心灵。

“山东美术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始终把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审美教育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说,无论平时还是寒暑假,青少年在馆内观众群占比中都是比较高的。很多学生专程从济南郊区的大学城坐两个小时公交车过来,就为了看一场展览。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目前,一些学校对美育课重视程度仍不够,加之社会需求强烈,公共文化机构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张望介绍,山东美术馆力争把场馆打造成民众终身接受审美教育的场所,打造成中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山东美术馆始终把青少年美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近年来专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探索体验手工坊”“非遗大课堂”“艺术星期五”等多个项目成为在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活动。

家住潍坊市奎文区的孙春莉,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从大女儿上幼儿园开始,她就养成了带孩子去潍坊市美术馆的习惯。“潍坊是书画之乡,经常有名家的作品来这里展出。”孙春莉告诉记者,去欣赏画展或者体验某一类美术课程,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什么,而是“用氛围熏陶她”。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美术创作能培育这种想象力。

济南市美术馆定期创新展陈模式,吸引孩子们观赏。馆内负责人表示,包括审美教育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其高质量发展包括3个阶段:吸引、培育、提高。如何吸引孩子们养成走进美术馆的习惯,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策划一批孩子们能看懂、愿意欣赏、欣赏后有所体悟的展览。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