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省内外动态>省内外动态

沂水县沙沟镇“六高”举措加快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发布时间: 2021- 07- 09 18: 10 点击次数: 来源: 资源开发处

去年以来,沂水县沙沟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要求,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森林水利资源、绚丽的自然风光,在做好齐长城保护与开发利用基础上,规划建设沭河源旅游区,全力推动“全景沂水·全域旅游”建设步伐。

一是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深入挖掘吸引力。县文旅中心与镇旅游办组织长城学者和文旅专家,先后20余次徒步考察,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反复论证保护开发方案。聘请山东天人规划设计院做好《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和《沭河源旅游区概念规划》,确立了为“一带贯穿、两核支撑、七星闪耀”的总体布局,规划面积6420亩,以沭河源为主线,齐长城、老龙潭开发为核心,建设沂山揽胜(沂山观景台)、长城怀古(齐长城博物馆)、龙潭石谷(老龙潭、溯源栈道、彩石谷、溪石胜境九重天)、沂山人家(寺峪画家村)、民俗小镇(霹雳石民俗村)、大自然营地(索道、树屋)、游客中心七项内容,构筑寺峪长城文化度假区、沭河源龙潭石谷生态区、霹雳石民俗小镇体验区,目前已完成规划。

二是高规格配套,高水平实施,切实增强竞争力。按照“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纲张目举,分步实施”的思路,确立了“一核两点带三村四园”配套布局,即以朱峪·长城怀古体验区为核心,以沂山彩石峪·深山幽谷体验区、寺峪·沂山揽胜体验区为两个支撑点,以沂蒙上峪幸福人家民俗村、对崮峪红色堡垒民俗村、霹雳石沂山人家民俗村三个村庄为辐射区,将沂水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天沐韭菜园区(建设临沂市最大的三农直播供应链平台)、沭河源果蔬采摘园(卞庄温室大棚四季采摘、崖庄晟旭源密码高新农业双创基地燕窝火龙果采摘)、沙沟水库自驾游营地及垂钓园四大园区作为研学拓展区。目前,投资600余万元,已建成游客中心两处,一处位于镇驻地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容游客接待、食宿餐饮、拓展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可同时容纳百人以上团队餐饮住宿;一处位于霹雳石村北,面积120平方米,制度、功能设施齐全,配备专门导游5名。景区周边配套餐饮饭店2家,农家乐20家,设置卫生室1处。投资76万元,沿途安装旅游标识牌、导向牌20处,石刻10处,硬化停车场1处。投资10万元建设高标准旅游公厕一处,投资64万元铺筑水泥硬化路2公里,投资120万元修筑景观拦河坝16道、护坡1.1公里。

三是高层次宣传,高规格推介,迅速扩大影响力。为加快齐长城保护和沭河源旅游区开发步伐,沙沟镇确立了“沂山之南,沭河之源,朱雀栖处,和美沙沟”形象定位,聘请专家提炼了沭河源·溪石胜境九重天的宣传口号。市县文旅、文联、摄协、作协、美协、诗词协会多次组织采风活动,利用丰收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广泛推介,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更多客商参与投资开发。用好国家扶持政策,争取把齐长城沭河源打造成国家文化公园、国家4A级景区、全国知名文旅目的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去年以来,通过旅游开发,实现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000余万元。


附:


沂山沂水齐长城,长城脚下沭河生。

溪唱石舞浑天成,老龙潭里问瀑声。

——高仲平写于2020年11月30日


沭河源·溪石胜境九重天

一重天:溪流潺潺,狭路生风。沂蒙乡土,原始村落,农田阡陌,袅袅炊烟。二重天:天外来客,石岭生蛋。天地造化,令人惊叹。三重天:指动奇石,龙脊忽现。赏龙脊岭、指动石、彩石生花奇观。四重天:钟灵毓秀,巨石清渊。河道内,花岗斑斓,石筋各异,流水深渊,清澈见底。五重天:飞来奇石,峰回路转。巨石嶙峋,碧树夹道。六重天:石老守门,花岗斑斓。巨石门神,守护龙潭。七重天:龙爪守咽,豁然开天。溪流渐阔,巨龙卧潭。八重天:怪石林立,碧波龙潭。碧波荡漾,始见龙潭。九重天:深山幽谷,胜境沂山。五镇之首,巍巍沂山。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