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进公园>意义概念

国家文化公园的缘起

发布时间: 2021- 07- 12 09: 41 点击次数: 来源: 资源开发处

国家公园的概念起源于美国。1832年,美国画家乔治·卡特琳首次提出“设立能够展现原始自然之美的国家公园”的设想,目的是保障生态环境和印第安土著文明的健康与发展。自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在美国建立,国家公园这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模式在全球范围得到迅速推广,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定其为“在储备地球自然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使用自然资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家公园。

如今,国家公园已被广泛认可,被看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国家进步的象征。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环境敏感时代,国家公园的建设较好地处理了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同时,身处不同地域环境的国家对于国家公园有着各自的概念界定,国家公园体系在演进中也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特色发展模式。

国家公园对城市发展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既包含着自然价值又包含着文化价值。在自然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完整性,国家公园成为其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在文化方面,支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展示,国家公园成为自然和文化兼容的科研、教育、观光、休闲、娱乐、保护的综合基地。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国家公园寻求着适合本国发展的途径和模式,但无论是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人文景观为主的国家公园均有共同点,即只有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国家文化公园是新兴事物,其建设无成熟案例可循。但国家公园建设已有上百年历史,世界多国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保护和开发机制,且在各国的国家公园中,依托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历史文化类国家公园兼具自然和人文价值,如英国的哈德良长城、美国的拉斐特国家历史公园等。这些文化类国家公园与我国所提出的国家文化公园的定位与功能存在相似之处,且在管理体制、财政制度、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呈现不同特征,可为我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起步较晚。伴随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等严峻挑战。2012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明确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上升到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发展大计的战略高度。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