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济南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发布时间: 2021-04-30 17:02 点击次数: 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信息审核员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突出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重点文保单位435处,其中国保单位30处、省保单位161处,国有馆藏文物20余万件。

一、坚持政策引领,扎实推进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站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打造“文化济南”的战略高度,系统谋划文物保护,制定出台《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科学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等规划,擘画新时代济南文物事业发展蓝图。二是实施考古前置改革。出台《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严格落实“先考古后供地”前置举措,从源头上保证文物安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济南市先后有8项考古发掘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仅次于古都西安、居全国第二。三是构建立体保护体系。出台《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建立完善文保志愿专员队伍和文物保护员制度,积极开展“文保全民行动”,加快构建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文物保护格局。

二、强化项目支撑,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一是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出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公布首批87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完成山东工委旧址、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纪念地等一大批革命文物保护工程。编制红色旅游总体策划,建成大峰山等一批党性教育基地,举办革命文物专题展览,组织创作京剧《邓恩铭》、莱芜梆子《新娘》等红色文艺精品,推出“英雄济南”红色旅游线路,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红色”成为济南最鲜明的精神底色。二是实施文物“百项工程”。累计投入2亿元,先后开展150余项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四门塔、灵岩寺、齐长城等重点文物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城子崖、大辛庄等考古遗址公园加快建设,“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扎实推进。三是开展文物“拯救保护行动”。连续三年投入专项资金4400万元,对府学文庙、钟楼寺、峨嵋山古建筑群等13处文物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提升,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

三、注重融合发展,积极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途径。大力实施“文物+”战略,努力让静态文物“活”起来,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撑。一是注重与教育互动。精心打造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曲山艺海博物馆、蔡公时纪念馆、老舍纪念馆、胶济铁路陈列馆等特色“文化客厅”,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党建活动基地、传统教育基地。二是注重科技赋能。整合全市各级文保单位、馆藏文物、考古现场等资源,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平台建设,打造“云上博物馆”,推动6.5万余件(套)可移动文物实现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增强历史文物的穿透力和参观者的体验感。三是注重文旅融合。发挥明府城、天下第一泉、千佛山等特色资源优势,整合提升泰山、灵岩寺、齐长城、四门塔等历史文化资源,连续8年举办济南国际泉水节,推出体验游、研学游、休闲游等特色精品线路,打造世界级体验式消费打卡地和独具泉城特色的国际会客厅。2020年,济南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下一步,济南市将积极抢抓黄河国家战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机遇,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蹚出一条符合济南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争当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排头兵。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