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山东省印发了《山东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方案》。其间,山东成立协调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省专项调查工作;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专项调查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组建4个调查小组共计48人,承担实地调查和报告撰写工作。经过5个多月的专项调查工作,对省内183处石窟寺、269处疑似石窟寺或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和资料整理,在覆盖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的同时,新发现了16处石窟寺文物点。
山东省石窟寺及石刻资源丰厚,是国务院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会议确定的11个资源集中省份之一。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工作。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副省长凌文相继作出指示。为做好相关工作,山东成立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利用工作专班,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任组长,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负责人员为成员。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调查发现,目前山东石窟寺底数初步摸清,保存状况显著改善,一批石窟寺文物保护和规划项目落地实施,科学研究和展示利用成果初显。
首先是大批文物得到重点保护。价值突出的石窟寺及石刻被相继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清莲花洞石窟造像等9处石窟寺及石刻被列入第七批、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被列入第四批、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过程中收到12处石窟寺及石刻类单位申报材料。
其次是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在全省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健康评估。泰山石刻、驼山石窟、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铁山摩崖石刻的前期勘察研究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长清灵岩寺石刻及千佛殿罗汉像保护修复等40余项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国家、省级累计投入6420万元。
再次是研究成果丰硕。编写出版《云峰刻石全集》《北朝摩崖刻经全集》《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卷》(3册)等报告和专著30多部,出版汉代画像石和北朝摩崖刻经读物4册,《山东古代石刻》等光盘3种。目前,山东唐以前碑刻、汉画像石、墓志等资料全部收集存档,制作石刻拓片7000余份。曲阜孔府孔庙、泰山岱庙及临朐、青州等地收藏了大批佛像、石碑等文物。
此次石窟寺调查,发现新文物点最多的是济南市。许多石窟的发现事出偶然,并在调查中逐渐揭开面纱,比如济南长清区石秀山南麓石秀山石刻画像的发现。当地文物保护人员到陆家庄走访时,从村民处偶然得到这一线索。调查组在2020年底走访时当地村民说:“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山上有个画,我年轻的时候还爬上去看过。”由于石刻画像深藏在山中,此前一直没有被文物保护部门发现,目前长清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已将该石刻画像纳入保护范围。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负责人表示,石窟寺大多开凿于山体丘陵,人迹罕至、山势险峻,调查队员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还要借助绳索、梯子等工具攀爬岩石。有些石窟寺山高路远,调查队员在大山中来回转圈、披星戴月地寻找,有时也会失望而归。石窟寺调查项目开展之际正值寒冬,调查队员身着厚重棉衣,行动不便,时常遭遇恶劣天气,在大雪纷飞中还要测量、登记。但正是因为调查人员的辛苦付出,目前183处石窟寺调查专项报告已经上报国家文物局,省级石窟寺专项调查报告初稿已经编制完成。
此次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山东省石窟寺遗存数量、保存现状和文化内涵,为未来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物考古事业积蓄了正能量。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