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文话| 以文物修复融合文旅发展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让文物活下去 活起来

发布时间: 2021- 04- 13 17: 45 点击次数: 来源: 海报新闻

4月13日,大众网·海报新闻“启航新征程 文旅话开局”主题融媒访谈节目第五期节目启动录制,本期节目邀请到的是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王传昌。

大众网: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是隶属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于2015年2月成立,是全国唯一家由省委、省政府成立的省级可移动文物保护专职机构。虽然中心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受到国内文博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王主任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下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具体职能?

王传昌: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要承担可移动文物的调查、保护修复等有关工作,承担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含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验收的具体工作,承担文物修复的研究、技术推广、学术交流工作,培养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内设综合部、总工办、有机质保护修复部、无机质保护修复部和分析检测部,具有所有门类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资质。

大众网:我们都知道山东是文物大省,也是文物强省。近年来大量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每年以数万件的数量增长,文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想问一下王主任,在“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在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方面都有哪些成绩呢?

王传昌:“十三五”期间,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固本强基是基础、传承发展是核心、改革创新是突破”的工作思路,创建了“两大体系”,做到了“三个提升”,在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方面取得不少成绩,培养锻炼了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为我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大体系”是指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管理体系和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网络体系。

首先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管理体系。在省文旅厅的领导下,由中心统一规划、监督、实施全省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主要包括方案编制,项目评审、资金申报、管理及监督验收,陆续出台《项目技术规范》《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科学有效地把控项目全过程。同时对我省具有修复资质的七家企业进行统一监管,有序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当中。

其次是创建了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网络体系。为合理调配全省保护修复力量,协调区域发展,建成了以省修复中心为核心,地方重点博物馆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可移动文物保护网络体系。

建设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中心,涵盖文物保护实验室、修复室和全省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成立分析检测实验室,采购2000余万元科研设备,开展文物材质与工艺的分析研究,在文物制造工艺、腐蚀机理等方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同时与全省多地文博单位合作,建成了4个地市级区域中心和7个区县级工作站,使得地方文博单位的项目实施能力显著提升,场地设备大幅改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保护修复水平日益增进。

“三个提升”是指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数量、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和交流合作与科研能力提升。

一是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数量资金提升。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便开展了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专题调研工作,编制了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十三五规划,建立了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库,为山东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找准了方向。

十三五期间,组织全省文博单位编制可移动文物本体保护、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方案300余项。通过独立执行、与国内文博单位合作、社会力量招标等方式,组织管理实施重点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168个,其中本体保护94个,预防性保护56个,数字化保护18个,获批补助资金3.26亿元,涉及文物20000件/套。使得珍贵文物的保存环境基本达标,数字化展示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了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和数字化保护的转变。2020-2021年我省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资金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二是文物保护修复人才提升。聘请李化元先生等10位全国文物科技保护权威专家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分两批聘任全省173位修复人员为“山东省文物修复师”,这在山东和全国都是首次。实施“人才培养提升计划”,推出“山东文物保护技术讲堂”,通过业务培训、高校深造、师带徒、项目实习、交流合作等形式,培养锻炼了一支涵盖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修复、考古、物理、美术、材料学等多学科宽领域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

三是交流合作与科研能力提升。成立山东省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为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山东省可移动文物保护半岛科研基地”;与山东工艺美院合作成立“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教育科研基地”;与莱芜职业学院合作,建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学资源库;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莱芜职业学院、南京非物质遗产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教学实习基地”,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大众网:王主任,刚才您也提到了,省修复中心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了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网络体系,您能具体为我们讲解一下这一体系以及它建成的意义吗?

王传昌:2016年,省文物局就明确要求“逐步建立以省修复中心为核心,地方重点博物馆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可移动文物保护网络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建成“一体两翼、多级联动”的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网络体系,将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力量织成一张网,在这张网中,“一体”是指省修复中心为核心,鲁西、鲁东南、鲁中、曲阜四个区域中心和沂源、定陶等七个工作站构成的主体架构。“两翼”是建立起金属器、木漆器、彩绘文物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工作站,成立山东省可移动文物保护半岛科研基地。

网络体系的建成,有效加强了我省文物保护修复力量,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提升了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软硬件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提升了科研水平,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大众网:对普通大众来讲,关于文物修复工作的理解都十分浅显,王主任您能为大家科普一下作为一位文物修复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吗?

王传昌: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复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史考古知识、专业技术,以及文字和绘画功底,也要掌握化学、物理、材料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第一,掌握修复理念。文物修复既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每件器物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修复措施。只有在充分领悟、掌握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理念的前提下,遵循整体技术路线,才能把握好修复的“度”。

第二,继承传统技艺。修复师除了要掌握广博的文物修复知识外,还应具备修复技能,尽可能全面地继承和研究传统修复技术,熟悉文物质地性能和原始制作工艺,针对器物破损劣化程度,制定相应的科学修复方案并付诸实施。

第三,应用现代科技。作为当代的文物修复师,从主观上要能够充分认识现代科技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要擅于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将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文物保护修复中。

大众网:您能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文物修复工作都有什么样的基本流程吗?

王传昌:因为文物的种类有很多,诸如丝织品、书画、瓷器、铁器、漆木器等,每种文物的修复方式也不尽相同,我就以青铜器为例,简单介绍一下修复流程。

青铜器保护修复大致分为5大步骤。

1、建保护档案: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需要写病历一样,在保护修复前,需要建立修复档案,全面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器物的历史资料、分析检测报告、图文影像资料,以及修复记录等。

2、编制保护修复方案:在实施具体修复措施前,需要根据前面掌握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类似于医生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开展文物的价值评估、病害评估、保存状况评估,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物存在哪些病害,拟采取哪些保护修复措施。

3、对文物本体实施保护修复:把脉问诊,确定治疗方案后,就要开始“治疗”了。不同文物的修复方法不同,也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青铜器的修复主要是:清理、去除有害锈、缓蚀、封护、整形、补配、焊接或粘接、作旧。这是整个保护修复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

4、预防性保护:就像手术过后,需要疗养一样。在完成本体修复后,需要进一步对保存环境进行考量,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方面,通过改善控制展厅、库房的温湿度,为文物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存放环境。微观环境则是通过制作囊匣或者通过在展柜中使用调湿材料、有害气体吸附剂等控制微环境。

5、完善档案:完成所有治疗后,需要把所有治疗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研究和了解。

大众网:王主任您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您觉得文物保护修复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王传昌: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因出土环境巨变,自身材质老化等内外因素所致,文物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毁。文物先要活下去,才能活起来。保护修复的主要目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得文物可以恢复其原貌和价值,以便长期保存下去或者展览利用。怎么活?那就要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充分挖掘文物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技艺,指导现代生产生活。

大众网:“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有哪些的重点工作呢?

王传昌:一、规范管理,优化全省文物保护网络布局

健全制度规范,在项目评审、资金使用、修复技术、工作流程、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定适合山东的、科学安全的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完成2000㎡省级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中心建设,早日发挥综合技术中心在全省网络体系中带头作用。加强对网络体系的管理,制定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现有区域中心、工作站的自身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加大对社会力量的统筹管理,从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方面对具有修复资质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

二、聚焦重点,打造一批精品示范工程

首先是实施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库工程。开展新一轮全省文博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2021-2025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库”,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一批有代表性的保护修复项目,抢救保护一批濒危文物,尤其是当前国家支持的石窟寺和的革命文物的保护修复。

其次是实施全省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全覆盖工程。加大区县级文博单位预防性保护工作,为馆藏文物提供良好的保存环境。同时,以保存环境对文物破坏机理研究为基础,建成全省文博系统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及健康评测体系,提升全省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实现文物保护模式的根本转变。

第三点是实施全省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从全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中,选择尚未开展数字化保护,尤其是保存在区县级文物收藏单位的珍贵文物,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

第四点是实施全省濒危文物集中抢救性保护工程。针对因收藏单位某类质地文物少,难以独立申报而导致濒危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情况,由中心牵头,以地市为单位,按文物质地统一组织申报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三、优化环境,助力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质量提升计划,重点培养一批战略型、复合型、管理型人才队伍,强化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实施人才统筹服务计划,整合全省力量,集中应对大型项目;打造“山东文物保护技术讲堂”特色品牌,做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得有资质、有能力、有口碑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保护修复工作当中。

四、加强合作,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与省内外高校和文博单位在修复研究、材料工艺、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协同进步。加强与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合作,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培养独立申报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的能力,争取更有多的保护专著和科研成果。

五、服务大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深入挖掘文物修复、文物修复师背后的故事,通过举办修复成果展、出版普及读物、推出行业人才,让文物修复融入到文旅融合的全过程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让公众加入到文物修复队伍中来,让更多的人关心、支持文物修复工作。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