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新奖>项目展示>演艺创新篇

以灯带景,以景促灯“淄博花灯”实现文旅完美融合

发布时间: 2020- 06- 13 11: 54 点击次数:

完成单位:淄博市张店区文化和旅游局  淄博玉带湖生态乡村庄园有限公司  淄博市花灯协会

完成人:郝  博  陈跃山  郭福山  张向仁


淄博花灯饮誉古今,有着近3000年的历史底蕴,流传于淄博地区。2014年,淄博花灯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西有自贡恐龙灯,北有哈市冰雪灯,东有淄博闹花灯”的说法,成为全国“三大花灯”之一。淄博花灯会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自2017年起,淄博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承办、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办节理念,在淄博市张店区玉黛湖景区成功举办了花灯艺术节,极大地提高了淄博和淄博花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其成为淄博市乃至山东省一张靓丽的历史文化名片。“春节到张店来看灯”已成为周边游客冬季旅游首选,实现了文旅融合、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传统文化振兴的有机结合。

一、基本情况

淄博花灯以“声、光、动、奇、秀、巧”著称,题材上涉猎古今又突出“齐文化”,展示了民间故事的传统魅力,制灯材料多取决于淄博当地生产的陶瓷、玻璃、绸布和塑料等。灯会之时,万人空巷,观者塞途。与全国的其他灯会不同,淄博花灯会更突显一个“闹”字。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是淄博花灯会传统习俗“闹花灯”的喜庆日子。到了正月十六这一天,在五光十色的花灯灯影下,民间戏剧、民间扮玩、传统武术等绝活绝技精彩纷呈。

近年来,淄博市坚持“打造文化名城、实施文化带动”战略,大力挖掘传统地域文化,以淄博花灯入选国家非遗项目为契机,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自2017年起,淄博市张店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承办、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理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成功举办花灯艺术节,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淄博旅游、观灯,同时,也因为旅游的火爆吸引了国内外的主流媒体争相报道,极大地提高了淄博花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让淄博花灯这张历史文化名片越来越“明”、越来越“亮”。

2017年,淄博花灯艺术节落户玉黛湖乡村庄园,16天共接待全省入园观众30万人次,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一场花灯文化盛宴,也让淄博花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淄博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传承保护、发扬光大又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2018年,花灯艺术节突出“闹、灯、会”三大主题,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作为淄博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花灯艺术节已经成为淄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春节前,“春节到张店来看灯”仪式启动,淄博花灯节先后登上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联播》等品牌栏目,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竞相关注与报道;元宵节前,“山东十七地市党报聚焦淄博非遗”活动启动,新华社再次发通稿关注淄博花灯节,省内其他地市党报也连续刊发专版报道淄博花灯节盛况,玉黛湖成了各大媒体争相聚焦的“网红”。

2019中国(淄博)花灯艺术节总投资3600余万元,展出大型机械花灯70组,各类特色花灯2000余个,玉黛湖还联合北京华奥、广州锐丰,加入现代光影技术,激光、动能球、裸眼3D、LED视频等高科技光影产品,让观众切实享受到科技引领的花灯文化盛宴。其中,“福猪贺岁”花灯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该灯组高18.6米,宽14.2米,可360度旋转,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耗用11吨钢材、8000平米绢布,由20多位能工巧匠耗时40多天制作而成。这一届花灯节既有新华社、央视、人民网、《经济日报》这样的中央级媒体“点赞”,也有巴基斯坦《国家报》这样的外媒重点关注,50家各级主流媒体对2019淄博花灯艺术节进行报道,直播矩阵观看人数突破130万人次,全程累积点击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淄博花灯国内外爆红。

二、实施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淄博花灯这个汇聚着民间智慧的涓涓细流已渐成气候。随着在1985年第一届柳泉艺术节的亮相,淄博花灯作为传统花灯的代表,也开始被更多人关注。1994年,“鲤鱼跳龙门”“中国功夫”等四组花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访俄罗斯。2001年受国务院新闻办委托,设计制作了“龙舟”“华表”“孔雀开屏”“京剧脸谱”等六组大型花灯,随团赴德国参加了柏林亚太周中国年活动,让淄博花灯在世界范围内,有了一个精彩的亮相,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实力。2004年,淄博花灯受文化部门委托专门为意大利、日本进行相关活动设计;2009年,淄博花灯会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淄博花灯荣登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山东乃至江北地区最大的花灯艺术节,淄博花灯艺术节已经成为淄博市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盛会,也是山东省唯一的花灯艺术文化保护项目。

然而,淄博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淄博花灯与各大厂矿企业一起陷入低谷。进入新世纪,面临花灯艺人流失、古老技艺式微、产业发展乏力等现实问题。多年来,淄博花灯的制作、展示和传承还一直沿袭着传统模式,没有找到实现产业化的可行路径。

据调查,2017年之前,淄博花灯企业的发展十分不乐观,甚至说已经走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淄博当前的花灯企业仅剩13家,所有工人加起来不足200人,厂房也大多沦为仓库,而在花灯技术、产业创新、业务订单量上也早已被外省花灯企业甩在了后边。此外,花灯手艺人相继去世,很多传统经典的制作工艺没有得到及时的挖掘和保护,由于很久没有花灯生存的土壤,花灯传承后继无人。于是,“点亮淄博花灯,助力淄博非遗”成为了玉黛湖打造淄博花灯艺术节的初衷和使命。在淄博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花灯艺术节成功举办,让淄博花灯有了再次兴起以及发展的希望。

三、预期目标

创新“政府引导、企业承办、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办节理念,通过以灯带景、以景促灯、文游同步、招商联动、科技支撑等有效举措,将国家级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深度结合,释放淄博花灯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成为淄博乃至鲁中地区冬季旅游的核心支撑和代表作。

一方面,以文促旅,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灵魂。旅游资源要彰显自身的文化自信,突出地域的文化特色,用淄博花灯文化养分滋养地区旅游的物质形态,丰富旅游的精神内涵,让更多的花灯文化要素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在深度融合中实现花灯文化的经济价值,不断创造文化旅游融合新产品,催生发展新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另一方面,以旅促文,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空间。旅游不仅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与纽带,更是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要更加注意发挥旅游的产业化优势,依托旅游的市场化手段,丰富和拓展以淄博花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产品的供给类型、方式和供给渠道,实现地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利用旅游渠道广,受众面宽的优势,为淄博花灯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在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四、主要做法

(一)实施政策支持,加强花灯发展产业规划

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做好高标准、高起点的花灯产业规划是传承国家非遗,弘扬淄博花灯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优化周边环境。对景区周边违章建筑拆除,特别是玉黛湖景区门口周边的违章建筑拆除,改善景区周边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落实土地、规划政策,尽快规划打造花灯产业园区。帮助企业完善基础设施,以此来吸引国内优秀的花灯、光影企业落户园区,将产业做大做强。针对目前仅少数花灯企业聚集发展的趋势,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优惠、人才支撑等方式,对仅有的几家花灯企业重点扶持培育,发展壮大,以其示范带动更多企业规模发展、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引领淄博花灯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

(二)加强资金支持,增强企业承办灯会信心

在花灯产业平台打造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方面,采取门票补助的形式,限量年度出售门票30万张(低于30万张,以实际出售门票数量予以补偿),降低门票定价,定价为50元,政府补助10~20元,以增强企业继续做大做强花灯会的信心。另一方面,采取政府年度一次性补助形式,每年由政府安排300~500万元专项资金,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淄博花灯展示进行补助,以项目救产业,促进花灯产业进入一个良性运转的状态。

(三)传承保护并举,开创淄博花灯未来

淄博市致力于淄博花灯的传承与保护,建立传习所,打造花灯产业传承基地和花灯会博览园。传习所坐落于张店区文化艺术中心,面积3000平方米,针对淄博花灯会以“闹”为核心的民俗手工技艺类、表演类等进行保护和传承培训,如传统手工花灯制作技艺、芯子、高跷、聊斋俚曲、五音戏等。同时,张店区文化馆联合五大花灯制作企业挂牌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协调各花灯生产厂家充分利用车间、厂房开辟传承实践基地15万平方米,用于花灯艺人和学员实际操作训练,学习优秀者,花灯企业优先录用,从而建立起集培训、实践、就业于一体的传承保护体系,为淄博花灯产业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亮点呈现

淄博花灯在多年发展中,实现文旅的完美融合,呈现出以下亮点及典型经验。

1.多方合作,组织有序。自2017年起,淄博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承办、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理念,形成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出台多项规划、制度、办法,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花灯艺术节。

2.以灯带景、以景促灯。将国家级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深度融合,实现了“花灯+旅游”“花灯+演艺”“花灯+美食”“花灯+小镇”“花灯+美丽城市”等形式,将淄博花灯全面融入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中。

3.推陈出新,生生不息。在保留传统花灯传统特色、审美情趣、剪纸扎糊技巧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光影技术,激光、动能球、裸眼3D、LED视频等高科技光影产品,全面完善了淄博花灯的科技性、观赏性、互动性。

4.非遗传承,有序推进。淄博花灯协会依托十余家花灯企业,成立了花灯研发高地和花灯非遗传承人实践培育基地,广收学徒,免费传授非遗技艺。此外,还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以社会化认知来推动社会化传承,让非遗的绵延生机有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支撑,从而让非遗的传承与旅游的利用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5.立体宣传,央媒点赞。花灯节期间,淄博市组织了“媒体在行动,聚焦淄博花灯”活动,邀请国内几十家主流媒体齐聚玉黛湖,全方位报道淄博花灯,淄博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网、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都给予了多次大篇幅报道,淄博花灯点亮全国。

6.文化输出,点亮全国。2019年春节期间,由于花灯的火爆效应,无此传统的滨州、东营等地,纷纷来淄博市高价聘请工匠或高价购置花灯举办盛会。随着品牌效应持续发酵,今年淄博花灯协会的十几家花灯公司在全国承接了十几场灯会,淄博的民间扮玩、文艺演出、非遗产品、美食等也有望“借灯出山”,构建“大文化”出口格局。

7.创意赋能,产业集群。淄博市高起点布局,大视野策划,以掘金“夜游经济”为突破口,以花灯文化创意产业为引领,不断拓展花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4000余亩的光影产业小镇,将发展成集观光、体验、文创、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六、问题解决

(一)推进淄博花灯现代化产业发展

淄博花灯产业结构单一,如果止步于低端的花灯生产加工,淄博花灯产业发展就会失去发展动力。因此,淄博花灯迫切需要提升产业的创新、升级能力。要实施现代化花灯产业发展新思路,要重点规划建设好光影产业小镇。通过建设集产品发布、展示展销、商务会议、产业论坛、商贸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会展中心,举办花灯贸易洽谈活动,促进淄博花灯流通环节发展,为淄博花灯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传统+创新”的结合,实现淄博花灯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二)塑造光影产业小镇的品牌形象

在传统花灯产业基础上衍生新兴高科技光影产业,将小镇塑造成光影行业的风向标,定期开展光影文化节,承办各类相关产业高峰论坛交流活动、产品发布,吸引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企业入驻,进一步塑造光影产业小镇的品牌形象。

(三)拉动就业,安置闲置劳动力

通过花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由光影产业小镇带动美丽乡村的振兴。花灯制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层次不一,从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到电力工人、裱糊工人、搬运工人等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均有需求。玉黛湖花灯会的举办可解决周边部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淄博市的30家花灯企业能够全部落户在光影产业小镇,形成规模发展、常年生产,通过对周边村镇闲置劳动力进行花灯制作培训,可以实现大量劳动就业,形成可持续发展。

(四)产业带动,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光影小镇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周边环境,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民俗、文旅等服务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振兴。

七、实施效果

(一)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走出发展新姿势

连续三届花灯艺术节的举办,丰富了广大群众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淄博市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冬季旅游的发展。据统计,三届花灯节共接待游客量达500万人次,旅游收入1亿元。预计三年内每年的金秋灯会和元宵灯会将吸纳约80至100万人次的游客,拉动经济价值约20亿元,直接的门票年收入近5000万元。“春节到玉黛湖观花灯”已成为淄博市民的首选。由淄博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媒体在行动,聚焦淄博花灯”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网等百余家新闻媒体齐聚玉黛湖,全方位、立体式报道淄博花灯,淄博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二)淄博花灯“走出去”,产业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2019年春节期间,由于花灯的火爆效应,没有花灯传统的滨州、东营、潍坊、临沂和淄博市的其他区县,在缺少花灯制作艺人的情况下,纷纷出高价来张店区聘请花灯工匠或高价购置花灯,举办花灯盛会,使淄博花灯产业在2019年春节前达到了空前兴盛,一度到了花灯艺人“一人难求”,花灯“一灯难求”的局面,有力地带动了花灯及其产业发扬光大。2019年春节期间,淄博花灯协会下属花灯公司承接青州九龙峪景区花灯会、诸城野生动物园花灯会、江苏东台西溪文化景区花灯会等共5场外地花灯会,同时也承接了淄博城区亮化和花灯定制。2020年的济南大明湖花灯会已经交由张店本地的花灯制作企业承办,河北省辛集市的2020花灯节也与张店区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其余多个地市正在初步商谈合作形式,振兴淄博花灯有望再创新高。

综上所述,淄博花灯凭借着其独特的工艺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名扬四海,成为民族艺术之林不可或缺的瑰宝。淄博花灯艺术节的持续举办有利于促进淄博花灯产业的繁盛和发展,为提升地区的软实力做出重要的贡献,对保护和利用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