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新奖>项目展示>演艺创新篇

山东剧场院线及票务系统

发布时间: 2020- 06- 13 11: 52 点击次数:

完成单位:山东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林凡军  王  晔  曹  惠  刘  影  房  政  王艳杰  崔晨熙  

连  娜  王  晓



《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

一、项目概况

山东剧场院线及票务系统项目由山东演艺集团发起组建,作为演艺领域的唯一重大项目,已被纳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重大项目,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的《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鲁文旅发〔2018〕26号)重点工作,2019年3月列为中共山东省委制度创新重点任务,同时被评为2018年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大项目补助)。

山东剧场院线及票务系统项目线下组建山东剧场院线实体组织,全省各级剧场采取委托运营、联合经营、演出内容服务等方式加入山东剧场院线,进行市场化运营、统一化管理,建设山东剧场院线章丘总部基地,打造运营、交易、制作、培训“四个中心”支撑院线发展;线上建设山东演艺服务管理平台,不断优化“齐鲁艺票通”票务系统,建设剧场、剧目、剧团三大数据库,以“互联网+”的理念,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演艺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合理配置,强化会员管理,以“用户画像”等技术手段,实现演艺票务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山东演艺服务管理平台

经过线上线下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强化演艺供给,引导演艺消费,夯实全省文化惠民和文化消费主阵地。同时,全面提升剧场运营管理能力,推动全省剧场规模化、市场化、连锁化运营,发展成为国内首创的演艺产业“山东模式”,打响山东剧场院线品牌,实现山东演艺产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开创演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二、实施背景

(一)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先后颁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山东省“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方案》《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山东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均提及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高科技,强化文化科技支撑,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全域共享、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

2015年8月,原山东省文化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山东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拓展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渠道,加快发展山东演艺联盟和剧场院线,完善演艺网络建设,建立优秀作品推广传播绿色通道,实现剧团演出方便,百姓接受方便,传播渠道通畅”;2018年12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印发了《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鲁文旅发〔2018〕26号),并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组建山东剧场院线,搭建山东演艺服务管理平台,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是破解全省剧场利用率低、惠民演出质量不高、院团剧场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演艺消费需求,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创新性举措。目前,此项工作已列入《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2019年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要点》等重要文件。

(二)市场背景

演艺产业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中的核心部分,属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是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产业创新领域。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大背景下,演艺是美好生活需要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也是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重点领域。

现阶段,省市县财政购买文化惠民服务成为我省保障文化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仍然突出。一是政府购买演出供给不合理。结合“文化惠民”现状,政府购买演出服务主体主要分为两类:省市级院团演出质量相对很高,但数量不足,基层覆盖率太低;庄户剧团演出数量众多,但质量整体不高,主要表现为演出质量和演出数量的不平衡、不充分。二是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惠民的激发,使普惠性质的演出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趋于个性化、多样性、互动式的文化需求,形成了演艺市场供需错配。三是剧场院线运营水平亟待提升。现阶段大量专业剧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地新建专业剧场无论体量规模还是硬件设施设备均有质的提升,但剧场运营管理相对滞后,水平不高。一方面,专业剧场定位模糊,不仅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又要实现市场化运作,使其性质和定位模式不清晰;另一方面,专业管理和运营人才匮乏,由于剧场经营的特殊性,缺少懂管理、懂运营、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开展院线运营人才培训成为必须开展的工作之一。四是文化消费习惯有待培育和引导。我省演出市场的文化实质消费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文化消费习惯仍有待培养。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上升,但大部分群众仍习惯免费或低消费的文化消费方式,即使有观看演出的消费意愿,也更倾向于赠票或者免费观看。因此,需要通过改变文化惠民模式,提升演出质量,培育和引导文化消费。

三、总体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总体目标

山东剧场院线及票务系统项目以建立和完善山东省演艺市场体系为任务目标,主要促进解决全省演艺内容供给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演艺消费需求引导和提升问题、合格演艺市场主体培育和壮大的问题、演艺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和演艺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山东演艺服务管理平台

(二)主要措施

以剧场为主要着力点,聚焦于技术集成创新、业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成为国内首创的演艺产业“山东模式”。

一是制定剧场建设和运营标准,对全省范围内省、市、县所属近100个剧场进行现场勘察和数据采集,根据达标情况分批纳入院线,实行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统一管理,盘活全省“黑灯剧场”。

二是开发建设山东演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剧场、 院团、剧目三大数据库,以“互联网+”的理念,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演艺产业供给侧演艺资源的高效整合,逐步覆盖全省。

三是优化完善“齐鲁艺票通”票务系统,强化会员管理,以“用户画像”等技术手段,实现演艺票务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四是服务各级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五是建立全省统一剧场视觉识别系统和统一管理标准体系,打造山东演艺产业品牌。


山东剧场院线统一视觉系统展示

六是建设剧场院线总部(章丘)基地,设立运营、制作、交易、培训“四个中心”,建立以剧场管理和演出运营为核心,文创、考级、培训、比赛等相结合的业务体系,形成演艺新业态。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动,以市场需求引导文化供给内容,以市场手段调整文化供给结构,实现演出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合理配置,最终形成以财政投入保障均等化、社会化、标准化的基本文化需求,以市场手段满足多样化、群体化、区域化的个性化文化需求,两者融合发展、互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山东演艺产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开创演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四、创新点

作为演艺产业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区别于保利、中演、聚橙院线的全国松散布局,首次组建省域剧场的实体化院线,管理半径更小,集约化程度更高,规模化效益更突出,率先实现了全国院线模式升级的3.0版。


山东演艺服务管理平台业务流程

(一)模式创新

山东剧场院线及票务系统作为演艺领域唯一重大项目,已被纳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鲁政字〔2018〕297号),打造演艺产业发展的“山东模式”。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多部门印发的《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鲁文旅发〔2018〕26号),明确支持全省各级剧场加入山东剧场院线,打造院线品牌。借助政策引导,按照市场规律,建立省域剧场实体化院线,是国内首创,受到中宣部高度认可,江西、四川等多省已来调研学习。

(二)体制机制创新

山东演艺集团作为唯一的演艺类省管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承担着打造全省演艺龙头企业、建立全省演艺产业体系的职责。2013年,联合全省188家表演团体、剧场和演出机构,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发起组建山东演艺联盟,出资注册公司实体,打破体制壁垒,建立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运营机制,有效整合事业属性和市场属性的行业资源。

(三)技术集成创新

在自有专业技术团队基础上,与阿里旗下大麦票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就“齐鲁艺票通”票务系统建设项目合作技术攻关,持续迭代升级,目前6.0版本已上线,并与爱奇艺票务和保利院线票务系统深度合作,技术上已实现互联互通。

五、应用推广

自2017年6月上线以来,“齐鲁艺票通”票务系统已覆盖全省86家剧场,2017、2018年连续两年作为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全省文艺演出唯一惠民售票平台、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2018年服务演出总场次达2031场,其中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演出场次1000场,售票数量54.6万张,票面总金额达4850万元,实收金额达2520万元。

在“齐鲁艺票通”票务系统基础上开发完成山东演艺服务管理平台,目前已建设完成剧目、院团、剧场三大数据库,服务于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通过健全需求反馈机制,提升政府采购效率,从市场出发满足消费者需求,针对山东演艺市场目前存在的政府购买演出不合理,市场供给缺乏导向性与反馈机制等问题,为政府采购、消费者、剧场院线提供有效服务。

2018年初,山东演艺集团与章丘区政府达成协议,委托运营章丘文化馆音乐厅,打造山东剧场院线章丘总部基地,建设制作、交易、运营、培训“四个中心”,快速将山东剧场院线章丘总部基地以市场化角色推向山东演艺市场。2018年,策划开展“传统戏曲公益性演出”“快乐童话季”“首届章丘区家庭亲子艺术季”三个主题演出季,全年演出总场次近90场;举办首届山东省庄户剧团大赛、首届山东剧场院线演艺产品交易会、首届山东演艺发展论坛等演艺相关活动,促成与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等境内外演艺机构广泛合作。

六、社会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

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通过线上管理实现“以需定供”,使政府采购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提升政府购买演出质量与数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购买资金使用效率,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一条途径。

2.推动演艺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演出质量。不仅为政府购买演出服务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激发演出院团的创作活力。各文艺院团通过消费者对剧目需求的反馈,创作出更多满足消费者喜好的文艺作品,不断创新与丰富文化消费服务内容,提升文化消费质量,之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3.培育演艺产业生态,打造演艺文化品牌。通过市场机制介入,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建设剧场运营中心、剧目制作中心、交易中心和培训中心,盘活剧场资源,丰富剧目内容,提升剧场运营管理能力,引领山东演艺产业从创作、演出、交易、培训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培育、优化山东演艺产业生态,打造演艺产业独一无二的“山东模式”。

(二)经济效益

山东剧场院线及票务系统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以收取票务代理服务费、人才培训费、剧目演出服务费、空间租赁费、银行接口费等服务收入为主,同时以演艺为核心,开展旅游演艺、文创设计、艺术空间打造、演艺聚集区运营等延伸业务,具有广阔的盈利空间。随着整体建设的逐渐完成,预估整个项目从开始建设,五年内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实现项目盈利。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